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百年老寺是违建?
发布时间: 2018/11/22日    【字体:
作者:三宝弟子
关键词:  九华寺 违建  
 
 
今天上午,笔者收到浙江省永康市九华寺住持释能学法师的求助信,称九华寺面临堵门堵路遭强拆,法师涕零紧急求救!
 
浙江永康九华寺,位于永康市区原西街后塘滩8号,始建于民国十四年,是第一届永康县佛教协会会址(见《永康县志》707-708页)。是永康、缙云等地多座尼众寺庙的祖庭,在永康及周边地区佛教界有较大的影响。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时,九华寺是永康两个最早恢复佛教活动的场所之一,并再次成为永康佛教协会的驻地。2002年列为永康市文物单位第三批登录点。
 
2007年10月市规划部门公布了《永康市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文物古迹」条中明确规定“适当扩展九华寺”;直到2010年公示的《建设规划平面图》仍然保持不变。
 
但天有不测风云,永康现任领导一反上届政府基调,自2012年起市民宗局协同市佛协试图胁迫九华寺拆迁出市区,拆迁款收归他们指定账户,以达到假借“九华寺”之名异地新建寺庙,以寺敛财、以权谋利的目的。2015年8月,市规划局在没有告知九华寺的情况下突然公示了“建设用地规划调整”,擅自将百年九华寺这块“宗教用地”改变为“教育用地”,划归永康中学和迁建中的大司巷小学所有。这一“规划调整”犹如晴天霹雳,且不说如此调整明显违犯《规划法》中有关要求“规划的科学性、稳定性”,拆你家的房子连个通知都没有,永康政府的“程序正当”静悄悄的喂了狗。
 
自2012年以来,九华寺住持释能学尼师(年轻时就在永康出家,毕业于上海佛学院)和一些年老体迈的佛教信众就一直受到强拆的威胁和骚扰,正常的寺院秩序和宗教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扰乱;日前,大司巷小学的施工单位还在寺院大门外多处安装监控器,甚至有一些来路不明的男子时刻监视、跟踪出家人的行动和日常活动。她们惶惶不可终日,日日夜夜、长年生活在寝食不安、以泪洗面的苦难之中。
 
为了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保护永康的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佛教寺院,她/他们不得不向市、地、省领导按法规程序层层上访、反复申诉;实事求是、设身处地提出“坚决保留这座百年老寺”的恳切诉求。可是至今不仅没有得到合乎情理、合乎法规的解决方案和结果;相关部门反而变本加厉,指使建工队近日内坚决挖掉寺院向南通道;并硬说九华寺院百年固有的大门(山门)是“违章建筑”!!!
 
更有甚者,2018年11月9日,由永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给寺院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见图1)「永综执西城责改通字(2018)第139号」,该局罔顾十几年前因殿宇破败、为消除安全隐患而经市民宗局和城建部门审查批准原址修建的事实,蛮横无理地认定:这座始建于民国初期的百年老寺是“未经审批、擅自占用土地建设”的建筑,要求在十日内“整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为强拆百年九华老寺制造所谓“违建”的借口让人愤慨至极。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寺院没有法人地位,因此,殿堂庙宇无法办理产权证书,但九华寺有合法的土地证(见图2),房随地走,存续百年的佛堂如果是违建?那100年前或者几年前怎么不予拆除?永康当局视而不见,罔顾历史事实,为了表现某些个人的政绩形象或集团利益而凌强欺弱,非得强行拆除九华寺这座百年老寺而后快,以权代法,简直无法无天!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依法治国”至今,永康执政当局的法制观念和行为竟然还处于如此蛮横和卑劣的程度,岂不悲哉!哀哉!
 
你们以“发展公共教育事业”为借口,无视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有关法规,随意更改城建规划,强行毁寺建校,是可忍,孰不可忍?!无疑是要把一些虔诚的佛教徒逼上绝路。前段时间,九华寺住持释能学法师已经公开宣誓:决心以命保寺——寺在人在,寺毁尼亡;最近法师业己办好遗体捐赠手续,几十万三宝弟子按压着怒火拭目以待。在此郑重警告永康市政府,为避免因强拆而发生恶性事件,给永康现任领导班子造成不良影响,诚望永康当局三思。
 
转自宗教观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及文化意义
       下一篇文章:中唐以前两京地区的东塔宗——兼及《宋高僧传》之编撰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