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论明清中国士人信徒对祭祖礼的探讨》
发布时间: 2018/11/22日    【字体:
作者:陈文宁
关键词:  明清中国 士人 信徒 祭祖礼 《论明清中国士人信徒对祭祖礼的探讨》  
 
 
「相信上帝是唯一的神,独一的主,可以跪拜祖先,献上祭品吗?」这个问题在华人教会引起的争拗,至今未息。许多信徒仍然惶惑矛盾,许多未信者仍然因此抗拒基督信仰。陈文宁博士为读者提供另外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陈文宁博士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和探讨祭祖礼,让读者进一步思考这课题,包括:耶稣会罗马馆藏明清士人信徒于观点与立论方式上的异同并对其研究之评议;从经学史的角度,了解他们与明末清初经学主流在祭祖礼相关讨论上的异同;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了解他们与17世纪来华传教士、教廷在相关讨论上的异同。本书并附有图表,清晰展示内容,包括:明清士人信徒论祭28篇对儒家十三经的征引的图表;17世纪各修会来华传教士、教廷与祭祖礼相关之文献的图表。
 
杨庆球牧师序
 
陈文宁博士把她的论文《论明清中国士人信徒对祭祖礼的探讨——以耶稣会罗马馆藏明清士人信徒祭礼文献28篇为考察范围》传送给我,确是一份巨着。研究明清天主教与中国文化对话的书籍不少,大部分以当时著名的儒者基督徒为主。本书从罗马馆藏28篇信徒的著作,是前人少有甚至未有的研究,它的价值让我们看到信徒具体的思想和信仰深度。
 
诚如陈博士所说,这些信徒之所以同意祭祖,不是因为与拜偶像妥协,而是对祭祖有新的理解。祭祖礼存在的原因及其重要性,不过是先王先圣出于对「情」、「德」、「治」三方面现实需要的考虑。
 
从「情」的角度协助生者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怀念之情,从「德」的角度教化后代子孙以孝敬之道,从「治」的角度维系家族乃至社会的人伦关系。
 
中国祭祖礼的「祭」与天主教祭祀上帝的弥撒大礼不同,前者并不存在如部分传教士所指责的,视受祭祖先有如神明般向之求福免祸,又或认为先人灵魂会来到祭祀现场享受祭品等观念。
 
可见,这些明清信徒很清楚看到祭祖是伦理的而非宗教的,他们的看法秉承了利马窦的思想,也直接展现了孔子的精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予祭,如不祭。」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对神灵的存在不是知识论的问题,而是人的感情问题,因此祭祖时要诚心怀念先人,这是伦理,不是宗教。所以不涉及宗教上的神鬼临格享受祭品。
 
陈博士以当时经学、士人的讨论,比较28篇及耶稣会传教士的祭祖思想,明末清初经学者于祭祖礼的观点,仍是尊奉朱熹学说,但大体来说对祭祖礼的理解多是一致的。即是仍受秦汉的影响,人死后有延续的生命力,即「气」的暂时存在。因此并不否认祖先有赐福的能力,能藉子孙祭祀时的诚敬之心,招聚祖先的魂魄来格于祭祀现场、得以安顿。
 
28篇的作者认定祭祖礼并不会向祖先求福,祖先也没有赐福予人的能力,相信人死后虽仍具有知觉、但因受限于上帝而不能随己意来格来享。这样看来,28篇的思想更切合孔子的原意,甚至摆脱了汉儒的鬼神观。
 
可惜后来其他修会的传教士并未有深入考据,从民间宗教现象判定祭祖为拜偶像,最后教廷下令中国信徒禁止祭祖,引起康熙的禁教,以致天主教中断了在华活动百多年,殊为可惜,这是后话。
 
本文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对话,如何从基督教观点看中国传统的孝道、宗教、政治,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耶儒对话由上世纪至今百多年,然而,愿意委身深入研究、细心聆听对方的仍是凤毛麟角,盼望本书给学术界耳目一新,无论天主教徒及基督徒,甚至诚实的儒者,皆有广阔胸襟,进深审视我们的信仰。
 
任敏儿牧师序
 
「相信上帝是唯一的神,独一的主,可以跪拜祖先,献上祭品吗?」
 
这个问题在华人教会引起的争拗,至今未息。许多信徒仍然惶惑矛盾,许多未信者仍然因此抗拒基督信仰。
 
教会一向从神学向度去响应这个问题,观点因应对上帝的认识而有差异。信徒即使立场坚定,每当面对未信家人的质疑,往往未能得着理解体谅。
 
作者的牧者心肠让她敏感到这个问题的重要,她的国学素养则促使她尝试从中国文化的向度入手。透过阐释明末清初经学主流对祭祖的观点,透过考究当时士人信徒对祭祖的观点,揭示了祭祖礼的源流变化,作者为读者提供另一个立足点去理解整个问题。
 
除了明清士人信徒和经学主流的观点,作者同时对17世纪来华天主教不同修会的观点逐一检索,为读者指出教廷和修会的立场,其实有着传教实务的考虑,而非纯粹基于圣经对献祭吩咐的阐释。
 
中国士人的观点,相比西方神学家的观点,无疑更能响应中国信徒的疑惑。虽然对稍欠国学根底的读者,本书或者略嫌艰涩,但一定不会难倒认真寻问的人。
 
作者的研究并没有为华人教会提供完美答案,不过凭著作者的研究,今日华人教会思考如何响应祭祖问题的时候,可以不停留在判断对错的层次,而是同时拥抱基督徒和中国人双重身份,学习用不同向度去处理信仰和文化的互动,理解教会传统的历史背景,辨认出分别为圣的界线,更新祭祖礼。
 
自序
 
当东与西,陌生的、却同是千百年来于人心世情担纲重任的两种文化相遇,前辈们代代的求索、寻问,为后世建起了可行之路,让我们可以走近彼此,在源自古远心灵的德性光辉里,更具智慧地审视、搭建今天与未来。
 
惟愿,一点的研究,能成为筑路工程中的一颗小石头,接续前人的努力、为后人提供方便与参考。
 
七年来,在全职工作、半职攻读学位的历程中,最深的体会是:若说,我们能达成了甚么的话,没错,个人的勤勉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不能忘记,每步人生路,其实是多少人的扶助、付出,才能得以完就此刻的自己。
 
今日,将博士论文稍作校正、付梓出版,特愿在此感谢伴我同行的众位师友、家人:
 
悉心引领我雕琢于学术的论文导师罗秉祥教授、向我勉之以人生召命的吴有能教授、多方并多番鼓励关心的杨庆球牧师、自大学起便如师如父的郭鹏飞教授及郑滋斌教授,在我尚年少时已是倾心而教的傅雪漪老师、古兆申老师、张丽贞及苏思棣老师,感谢他们学术、艺事之扎实与真诚,感谢他们以生命为榜样;
 
陪伴我于幽谷里反得以开悟生命之美的任敏儿牧师,给予空间与体谅的同工、执事们,成长天空下一起面对、经历风与雨、乐与悲的好友、一众青少年与导师们,感谢他们让我的内在更为淬炼、更为宽广;
 
带我走进诗词世界的祖母、教我以书法练心的祖父、开启我对中国文化与社会无尽好奇的父亲、身教更胜言教导我思想人生而为何的母亲、对所爱之戏曲数十载热忱如初的姑母、于我于家都是支柱的丈夫,更重要的,是家人们自始至终的疼爱与信任,给予面对人生路最需要的底气。
 
当然,尚有红出版的编辑与设计师,在出版过程中的细致与体贴、成熟与专业,让人深感安心。
 
儒家教人以报本,基督教常言感恩,诗人的那一句,最能代我作结:
 
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祢的路径都滴下脂油。
 
中国基督宗教研究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入华粟特人墓葬伎乐飞天图像中的多民族文化表征
       下一篇文章:中古祆教半人半鸟形象考源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