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独特风景
在大昭寺附近的西藏拉萨清真大寺,曾被评为中国模范清真寺,是当地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团结融合的象征。
星期五正午刚过,拉萨大昭寺附近的东孜苏街上,传来悠长浑厚的宣礼声。西藏拉萨清真大寺每周最隆重的“主麻日聚礼”活动开始了。
据史料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穆斯林往来于吐蕃与西域、克什米尔之间,并在西藏的城镇定居,拉萨清真大寺始建于公元10世纪中后期。13世纪元朝正式行使对西藏的主权后,一批批穆斯林先后随军队和商队从内地进入西藏,构成了目前拉萨穆斯林的主体。
拉萨清真大寺几经历史风雨,目前拥有一座融汇了藏、汉、伊斯兰等多民族特色的大殿,建筑面积1160多平方米。平时,来清真寺做礼拜的穆斯林有250-300人,“主麻日”人数达3000多人,包括近些年从内地来拉萨经商的“新穆斯林”。
“我们的清真寺最近一次改扩建是在4年前,礼拜大殿从一层变为两层。清真寺有8名阿訇,能够满足信教群众的需求。”拉萨清真大寺的教长亚古说。
50岁的亚古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拉萨穆斯林。1980年高中毕业时,恰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他先后去中国西北的阿拉伯语学校以及印度学习深造10年,返回拉萨后任大清真寺副教长,1997年担任教长。目前是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中国伊斯兰协会委员。
亚古身材魁梧,蓄着络腮胡须,汉语、藏族和阿拉伯语都很精通。他说,“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的原意是“和平、安宁、顺从”,伊斯兰教与藏族兄弟信奉的佛教一样,是一种主张与不同文化和平共处的宗教。进入拉萨的穆斯林与当地藏族世代通婚,相处和谐融洽,可谓“亲上加亲”。现在,世居拉萨的穆斯林平时也穿藏装,但男子戴白帽,妇女披盖头。除了信奉伊斯兰教外,在饮食、住房、语言等方面与藏族没有太大区别。
西藏和平解放前,拉萨穆斯林大多从事餐饮、缝纫、种菜、磨面等小本商业和手工业活动,现在则进入各行各业,教育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赴麦加朝觐为例,虽然往返一次的费用要4万多元人民币,但自1984年至2005年,报名朝觐的拉萨穆斯林逐年增多,累计已有144人完成了这项被穆斯林视为神圣的功课。
“在藏传佛教的中心,有一批穆斯林落户生根并与藏族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自由开展伊斯兰宗教活动,本身就是民族团结、平等和睦的一个证明。”亚古说。
西藏的绝大部分藏族和门巴、珞巴、纳西族群众等信奉藏传佛教,同时还有部分群众信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自治区现有清真寺4座,天主教堂1座。
2000年,拉萨清真大寺被评为中国模范清真寺,成为拉萨对外开放和旅游观光的一道独特风景。亚古自豪地说,“凡是到拉萨访问参观的国内外穆斯林,都会到清真大寺做礼拜。清真寺的圆顶、古兰经的吟咏,为佛教寺院林立的拉萨平添另一种异域的风情。”
(来源:新华网)
转自宗教学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