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发布时间: 2019/4/25日    【字体:
作者:方建聪
关键词:  慈善 撒玛黎雅人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是每个基督徒都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面对需要伸手援救的人,司祭和肋未人却那么冷漠无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撒玛黎雅人不仅停下脚步为其包扎伤口,而且还细心照顾了这陷于危难的人。

撒玛黎雅人见义勇为,表现出了最大的爱心。一个获得永生秘诀的人,竟然是一位异教的陌生人,他没有法学士那样博学,也没有司祭那样显贵的地位,但他知道如何去实行真爱。真爱是自发的、实在的、无私的、有同情心的,所以耶稣说撒玛黎雅人动了怜悯的心,这是一种看到受伤或不幸就会引起强烈感动的心,是一种不可抗拒而义无反顾地去援助他人的恻隐之心。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就是仁爱之心,这仁爱之心是与生俱来的。当天主依他的肖像造了人,对人嘘了一口气,人就有了生命,有了心跳,这跳动的心是由天主的气催生的,所以它就带有天主的爱。有爱的心就是“良心”,天主借由梅瑟颁布的十诫,要人自内心去主宰自己的行为,行善避恶。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霍克是一位出名的建筑师,不幸事业失败,加上疾病缠身,只得居住在一个村庄,过着贫困的日子。

他的邻居养了一只凶猛的狗,霍克要求邻居做些防范措施,对方不但不理,还恼羞成怒摆出一副蛮横的姿态。一天,霍克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这只狗攻击了他的小女儿,没来得及抢救,这个可爱的女孩即因伤重而亡。

这件事激怒了所有村民,虽然法官让人射杀了这条狗,但大家对这只狗的主人仍然愤怒难平。到了播种的时候,所有的田地都耕好了,但大家都拒绝将麦种卖给他,没有种子,这农夫(狗的主人)将因无法播种而面临饥饿的困境。霍克虽然满怀悲痛,却出乎意料地在一个大清早,拿起了仅有的最后一袋大麦种子,播种在邻居的田地上。当麦苗长起来时,发生了很明显的对比,霍克的田有一小块裸露着黄土,而邻居的田则绿油油一片。

霍克这种宽恕和爱的行为,其动力来自天主,当你爱你的近人时,就会体验到天主的爱。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谁是“近人”。圣经上要求我们爱近人要像爱自己一样,但近人并不是指我们最亲近的人,而是指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的含义有如耶稣曾提过的“谁为我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一样,泛指需要爱的关怀、爱的扶持的人。耶稣讲完了例子后就问法学士,谁是被强盗侵害者的近人,法学士回答:“是怜悯他的那个人”。这正反映出他仍然无法摆脱种族的仇恨,不愿说是那个撒玛黎雅人。但耶稣并不因此灰心,仍充满希望地鼓励他说:“你也照样去做吧!”可见耶稣怜悯的慈怀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他的爱是纯粹的,是无边的。


其实,不管你在何处,总会遇到有些人躺在路旁,急待他人援助和施救,像耶稣所讲的那个可怜的受伤人一样,我们可以视若无睹地溜走,也可以停下来施以救援。

让我们在主耶稣面前反省一下,我对我的近人怎么样?蒙吾主赞赏呢?还是要受他斥责?他把我与那司祭和肋未人并列,还是把我和那好心的撒玛黎雅人相媲美?换言之,我如果看到有急难者求救,我是立即伸出援手,还是不闻不问?也许我们有许多理由和借口: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没有能力、没有……不一而足!试问:在公审判时,我们也能向吾主耶稣提出这样的借口吗?公审判时,耶稣会对你说:“可咒骂的,离开我,到那给魔鬼和它的使者预备的永火里去吧!因为我饿了,你没有给我吃的,我渴了你不给我喝的……”(玛25:41-46)

请问,到那个时候,你我将如何呢?

转自信德网
http://www.chinacatholic.org/News/show/id/33734.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慈善的多元呈现
       下一篇文章: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如何做慈善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