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如何做慈善
发布时间: 2019/5/9日    【字体:
作者:弋戈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佛教寺院 慈善  
 
“慈善”一词最早记载于《韩非子·内储》:“王曰,慈惠,行善也。”《北史·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随着佛教的“大慈大悲”思想传播,慈善的原意由“慈悲为怀、广种善果”,引申释义为“以慈行善”。佛教使“慈善”这个概念
从古老变成新鲜,使得慈善这一词汇在中国逐渐定型。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佛教思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与中国文化中儒、道思想交融合流,由此,藉由“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救世思想萌生,佛教经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成为中国佛教多元文化的大集成,慈善事业的践行则作为佛教开枝散叶的“神器”。世界上最早的慈善机构化、组织化、社会化,均以佛教为先驱。
 
佛教有六度(施度、戒度、忍度、精进度、禅度、慧度),六度之首即布施思想,佛陀要求弟子们不求任何回报,无条件地帮助他人。布施也有三种类型,一是财布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惠施众生,称为“外财施”;以体力脑力甚至器官等施舍他人,称为“内财施”。二是法布施,即针对感到前途杳然的众生,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并给予知识、技能的无私传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是无畏施,则是针对深层心灵的苦难,给予灵性及宗教的关怀。
 
《佛说诸德福田经》综述七种佛教慈善事业 :“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令得饮 ;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梵网戒本疏》也开示佛教福利事业为八福田,即“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架桥,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危厄,八设无遮大会。”
 
据史料记载,中国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济活动的范围非常宽广,主要包括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宣传行善等方面。
 
其一,济贫救灾。佛寺对贫苦大众进行布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慈善事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佛寺慈善活动的兴起和盛行。南北朝时期崇佛的梁武帝萧衍依托佛教创办了我国首家慈善机构——孤独园(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也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并且负责为收养的老人料理后事),唐代叫作“悲田养病坊”(集赈恤、收养贫困者和废疾老人于一体的慈善机构),宋朝称为“福田院”。在唐代还创办了社邑,社邑由僧人和民间佛教信徒自愿结合而设。社邑除了供奉佛事外,主要是从事民间经济活动和生活互助。同时,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会也是南北朝时期佛教创建的“无尽藏”, 专门用以救济贫穷等。这种慈善基金会在宋代被称为“长生库”,在元代称之“解典库”,流传到日本后被称为“无尽会社”。
 
其二,施医给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医院也来自佛教,叫作养病坊、疫病坊。《南齐书》二十一卷载,南齐时佛教“设六疾馆,以养贫民”。魏晋时期有杯度、僧惠、佛图澄等僧徒擅长医术,在民间广为宣教。北齐文宣帝时期,北天竺的那连提黎耶舍法师在寺庙收容疠疾患者,这些留寺医疗的方式,被认为是医院之滥觞。养病坊和疫病坊则始自隋唐,也流传到了日本,是现代慈善医院的雏形。
 
其三,规诫杀戮。佛教众僧力主处世以慈悲为怀,佛教寺院及其高僧向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大力倡戒残杀。
 
其四,劝善修德。佛教徒在传道修行的活动中,广劝人们修善积德,讲述佛教的因缘报应,宣传做善事的种种好处,劝导世俗大众多做慈善公益事业。(钟欣摘编)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2018年第11期
 
公益慈善论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孟加拉国世俗主义发展道路的嬗变与现状 \杨玉龙
摘要:世俗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学说、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是当代孟加拉国体制的主要…
 
宗教组织法人类型定位及其治理结构研究 \黄晓林
摘要:《宗教事务条例》中的三类宗教组织法人属于《民法典》中的非营利法人。其中,宗…
 
博尼佐的政教关系思想研究 ——以《致友人书》为例 \潘鹏程
摘要:在11世纪中后期关于帝权与教权的众多论战文章中,《致友人书》以历史为载体,旨…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宗教财产归属的法律思考 \杜应芳 李荣
摘要:宗教财产归属不明,导致社会乱象比比皆是。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对宗教财产…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下一篇文章:救济与劝善:“慈善”本义的历史考察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