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宗教背后的经济伦理学
发布时间: 2019/7/25日    【字体:
作者:陈伟
关键词:  宗教 经济伦理学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现实的诸多冲突无法解决,甚至无法了解冲突背后的真正缘由,这或许跟我们对事物的研究不够深入有关。重读经典书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启发。
 
昆明暴力恐怖案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哀悼遇难者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事件背后的众多问题。
 
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感叹:“今天的事情宛如昨天的历史,今天也会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会不会重新上演?对于善于遗忘和没有历史感的人,任何重演都是可能的。哪里痛了治哪里,不疼了就忘,国家走得太快,总是在遗忘。”
 
为了不再忘记过去,我们需要像西方学习,如何真正弄明白事物的内在关系和社会价值。看世界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除了犹太教,也只有新教有对发财致富进行辩护,尤其是加尔文教派。新教(P rotest a ntism)是对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的一系列新教派的统称,主流教派有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会。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作者马克思·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从比较的高度,去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通过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韦伯试图回答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且仅在西方文明中,才出现了一种被西方人所认为的其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应归结为哪些事件的合成作用?韦伯在该书中论述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全书正文分上下两篇,共七章。韦伯力图使用分析统计数字确立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兴业兴趣和成功率与基督教新教背景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
 
韦伯指出:“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资本主义愈加放手,这一状况亦愈加明显。”对这种现象,韦伯举了许多例子,分析其中的原因。他指出,从表面看,似乎是由于天主教专修来世,新教着重现在的物质享乐,但同时却又存在既苦修来世又腰缠万贯、极度的虔诚和毫不逊色的经商手腕的惊人结合。
 
这种结合使人们可以推测:“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问题只能是:“艰苦劳动精神、积极进取精神(或不管将其称为什么精神)的觉醒中,往往被归功于新教,必须不要像流行的看法那样,将其理解为对生活乐趣的享受。
 
如果旧日的新教精神和现代的资本主义文化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应在所谓多少带点唯物主义色彩或至少反禁欲色彩的声色享乐中寻找,而应在其纯粹的宗教品性中寻找。”
 
韦伯指出,新教的宗教理想的影响,成为欧洲和美国的社会变革以及经济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是促成发展的唯一因素。
 
最后选几句作者引用的富兰克林教导后人的话:
 
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
 
金钱具有滋生繁衍性,金钱可生金钱,滋生的金钱又可再生,如此生生不已。
 
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
 
假如你是公认的节俭、诚实的人。
 
你一年虽只有6 英镑的收入,却可以使用1 0 0英镑。
 
转自和讯理财
http://money.hexun.com/2014-03-14/163050694.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旅游目的地居民本土休闲文化与地方实践——以云南丽江为例
       下一篇文章:旅游业与塔尔寺藏传佛教文化保护传承问题之思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