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疫情长久不散,教会该如何牧养和宣教?
发布时间: 2020/3/14日    【字体:
作者:佳音小编
关键词:  疫情 教会 牧养 宣教  
 
 
疫情的持续发展,对教会的实际牧养也带来许多挑战,当何去何从呢?
 
为此,“凡事茶屋”事工的沙龙弟兄特别举办了一期茶话会,邀请两位资深牧者共同探讨疫情下的牧养和宣教问题。他们一位是海外校园总干事、活水福音教会的华欣牧师,另一位是普世佳音的安平牧师。
 
今天,小编就将会谈的精华列出来,供大家学习和思考。
 
01 疫情的影响
 
*这场疫情对我们华人教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华欣牧师:我们在疫情袭来的时候感受到很大的压力。疫情爆发的那个主日,我们教会的出席率不到40%。中文堂平时加在一起有400人左右,结果那天我们不到200人。所以瘟疫袭来的时候,很多人会恐惧。而且我们很多小组也不能聚会了,出席率大大降低。
 
*普世佳音作为新媒体机构,疫情对你们带来什么影响?
 
安平牧师:我觉得影响非常大。通常往年春节期间文章阅读量相对比较低。因为大家都有很多事情,还要休息。但是因为疫情,跟所有的新媒体一样,阅读量变得非常高。某种意义上,这是媒体的一个黄金时期。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时期,思考怎么去分享、传播什么样的信息。这个对基督教媒体来说,变成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在用我们的媒体资源方式,表达我们的关注和关怀。同时,跟华欣牧师刚才分享的教会所受影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要关注要谈什么。所以,这时基本上所有话题的焦点都跟疫情有关。
 
02 教会与新媒体机构的应对
 
*如何应对疫情期间的谣言四起?
 
华欣牧师:教会里大家都关注疫情,但是信息混乱,很难判断,谣言也很多。我们教会的做法之一就是成立筛选小组,由教会的同工、执事等来筛选信息。筛选完了以后授权教会的公众号来转发。这样会众第一步先看教会转发的,就是已经被筛选过一道的可靠资源,包括普世佳音。然后从中我们帮助会众筛选掉谣言和神学不正确的信息。
 
安平牧师:在这点上其实我们也做了类似的工作。谣言满天飞,这是新媒体本来的现象,特别是在这种大的情况出现后。所以我们有机会采访了主内两位科学家。他们驳斥了阴谋论,也回应了有些基督徒讲的天谴论。而且我们谈到必要的反思。同时,我们得到一封武汉牧者写给我们的信。因为我们在当地有同工,就是教会牧者写的信,所以我们拿到这个信。正好借着“因信说话”的节目,把真实的感受和信息读出来。我们在处理这个节目的时候,选择的节目配乐是一个温和、平安、笃定的背景音乐,不是煽情悲情的音乐。所以整体上,我们希望传递出一种,在神里有平安的信息,让人们能够得着安慰、力量,不至于恐慌。我们分享真实的关注和思考,对那些谣言的、奇怪的、甚至是不符合圣经的论调做出澄清,然后用我们的信息,用神的话语给人带来安慰。
 
*疫情下很多教会转到线上聚会,你怎么看?
 
安平牧师:这七八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动教会使用新媒体,鼓励大家对媒体多重视、多认识、多使用,特别是这个新媒体的时代。我们甚至也提出“新媒体教会”这样的概念。有人说“我们过去一直也不太知道你讲什么,但是现在很简单的讲,我们全在线上。”过去人们会讨论这事合不合理,合不合圣经。现在连这个讨论都不需要,只有一个讨论,就是,我们该怎么做。而且我发现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过去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他们已经采取小组教会、分散聚会,开始使用媒体和新媒体进行牧养。所以当疫情到来,他们采用网上直播时,非常从容娴熟。这很难得,然而也有很多人把它当作一个权宜之计、过渡手段。据各方估测,疫情估计得持续几个月,所以你最少得按半年的时间去规划。既然是半年的计划,作为教会牧者同工,要想的就不只是把讲台搬到网上,必须要想到整个教会的事工。所以教会开展网上崇拜直播不等于就是新媒体教会,实际上,整个观念都需要更新。
 
03教会的公共责任和意识
 
*教会如何应对抗疫?
 
华欣牧师:我们教会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祷告。大家在祷告会祷告,集体祷告,个人私祷或者是(集体)组成禁食祷告的链,在祷告中记念国内的同胞。其次是认献、募捐。教会也定一个目标,让大家奉献。我们的认献目标很快就超过了。第一批物资也已经送到武汉的医院了。同时,从教牧角度,抗疫也是弟兄姐妹灵命成长的机会,所以我们专注在这方面有一些教导,比如怎么看待这个疫情。
 
*疫情期间我们怎么传福音比较好?
 
安平牧师:我们在疫情发生之后有很多不同侧重的公众号,有灵修方面的(如“每日箴言”),有崇拜方面的(如“寻求你面”),也有青少年关怀方面的(如Young Light)。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所有的话题和内容都以疫情为中心,这是我们第一步做的。但是在任何时候,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做的是和他们在一起。特别是在这个时候,讲太多道理是无感的。某种意义上说,抗疫、传递这些信息、传递经审核好的捐助信息,这本身就是灵修,本身就是崇拜,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
 
*我们的公共神学是否给这个社会带来安慰?
 
华欣牧师:我们分享的经文是哥林多后书一章的3-4节。这两节经文四次讲到“安慰”。那我们就提出,现在疫情很严重,医院的院长都去世,这种情况下安慰从哪儿来?这就成为了我们宣教的一个点。我们自己明白我们的安慰从哪儿来,藉着我们思考怎么去安慰那些失去亲人的人,怎么去安慰那些在焦虑中的人?
 
两个点,一个是“安慰”,一个是“平安”。第一个是疫情过去后,一些线上的人会回来,也有一批线上的人会不回来。这正是神给我们的发展机会,因为教会的座位空出来了,你可以继续发展。线上的人还在,线下的人其实是增加了。其实神给了我们这个推力让我们往前走。
 
安平牧师:我因为做新媒体,所以看什么问题都会从新媒体角度去看。我一直认为4G时代激活了两点,第一,是教会的公共性;第二,是教会的媒体性。公共性和媒体性是教会本来就有的,但是新媒体的发展把教会的公共性和媒体性激活了。新媒体下,你被放到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直接跟信的和不信的一起在话语中讨论,而且你在新媒体上所有的言行都反映出你的基督的品格和形象。
 
还有一个,就是教会的公共性——讲公共神学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候会跟政.治神学联系到一起。当然广义上看,公共的就是政.治的。公共方面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的。例如所有的人,在家躺着,就算是给国家做贡献了。公共卫生,也都能体现出来。那么教会呢?教会在公共领域如何去发挥呢?我们也有人看到在街上发福音单张,发口罩。武汉的一个牧者跟我们讲,其实整体来讲,教会还是蛮软弱的,在这方面做得还真是比较少。
 
华欣牧师:这个疫情实际上提高了大家的意识。前些时候,《举目》上登过一篇董家骅牧师的文章。他说,现在这个世代,特别是中国人的这个环境当中缺乏公民意识,就是说我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我有公民意识。而教会应该是培养公民的地方。她当然也是培养神的儿女,但首先你得是个公民啊。然后你才是世上的光,世上的盐。这个公民意识要从教会中培养出来。
 
04疫情后的教会牧养
 
*后瘟疫时代,教会如何牧养?
 
华欣牧师:这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转机。接下来就是散居,分散式的聚会的机会,会成为一种主流。虽然它看上去是散的,但实际上是集中的。这种聚会的形式会通过瘟疫这段时间就锻炼出来了。我们不知道是因为危机才发觉,还是突然醒悟,原来神要我们做这个其实就等着这件事呢。
 
安平牧师:这下子我们都上线了,只是没想到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其实这就是新媒体的概念,真正的新媒体的概念是自下而起的。
 
无论疫情是几个月也好,都是暂时性的,但是社会的整个发展趋势和科技发展基本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你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反思,不是被动地因应这个瘟疫和逼迫,而是应该主动地去思考,迎接未来对整个社会的一个挑战。我觉得当我们这样改变的时候,可能这个意义就超出了我们现在所讨论的。
 
05一起为主发声
 
沙龙:今天的茶会二位肯来,算是神为我们组织的小团队。我们非常需要华人教会的属灵长辈出来担当,让我们能看到方向,然后跟随。
 
华欣牧师:有个说法叫:以前是前喻时代,现在是后喻时代,就是后辈反过来将知识传授给前辈。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沙龙:我觉得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的分工是明确的,我们的合作是精诚的,我们的团队应该是完整的。就像基督的身体应该是完整的。
 
安平牧师:我们承诺会继续在媒体方面努力。你所说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们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团队:打仗不能只有前锋,也得有医院、拉拉队等后备力量。有争战的,还得有给你托手的,都得有。
 
华欣牧师:我们抓住那些来了、信主、又回的人,让他们成为福音的种子,在国内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在海.外的帮助他们,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内外呼应的合力。
 
安平牧师:我还从新媒体方面建议一点:教会要把每一个弟兄姐妹当做宣教士来培养,然后教会要把自己当成媒体机构看待自己并开拓事工。
 
沙龙:每个教会要把自己当作媒体机构看待自己,在后瘟疫时代的宣教会非常重要。
 
华欣牧师:我们一起为主发声。
 
今日佳音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四旬期守斋的价值与意义
       下一篇文章:守斋与行善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