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台湾地区系列专题:试谈台湾佛教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07/10/12日    【字体:
作者:何绵山
关键词:  佛教 社会  
 
 
 
                                     何绵山
 
    为完成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台湾佛教与台湾社会的变迁》,2002年7月13日至8月3日、2003年4月14日至30日,笔者应台湾慈光禅学研究所邀请,到台湾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全岛佛教考察,走访了数十位佛教界知名人士,考察了近百所有代表性的寺院和数十个居士团体,参加了多场座谈会,收集了十余箱的资料,对台湾佛教有了一个总体认识。笔者认为台湾佛教已渗入台湾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台湾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现将一些肤浅感受试陈如下。
 
    台湾佛教已从山林、殿堂走进人间,走进寻常百姓家,其中许多活动紧密联系社会热点,贴进百姓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如云华山大华岩寺常举办诸如电脑科技、环保等讲座,有时还组织专家去幼稚园演讲,并长期围绕大家共同关心的健康、家庭、事业、青少年、老人这五个问题展开各种活动,具体有效地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烦恼,将宣传佛法和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受到百姓欢迎。中华佛教青年会根据现实需要,认真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邀请一百位左右法师,分别在全岛进行演讲,每次换一个题目,已经进行了八年。如曾到祖国大陆拍摄有关“毛孩”生活实况,以“‘毛孩’都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生命,我们四肢健全,怎么还常常悲观、对生活厌倦”为题,在学校中进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该会法师还常到监狱举办讲座,改造犯人,受到欢迎。为提高讲座质量,有的法师还常常到大学中学学习有关课程充实自己。中台山提倡佛法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生活化,将佛法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享受佛法带来的好处。
 
    将艰深难懂的佛理变为通俗易懂的故事或可读性极强的语录,化深奥为浅显,使普通百姓可理解、可接受。如佛光山星云大师结合日常生活,出版了《菜根谭》之类警语小书;慈济功德会证严上人将平时演讲中的警语印成系列《静思小语》出版,已印刷几百次。笔者在花莲曾亲闻证严上人演讲,并无艰深说教,也无引经据典,而是结合人人会遇到的问题开启心扉,讲到对父母态度时,上人用闽南语说:“父母并不希望子女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只要子女在回家时能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父母就满足了……”讲到动情处,不由令人潸然泪下。笔者目睹另一次中学生演讲会上,一个头发染成金黄色的男生上去讲自己染发过程,另一个女生接着对这种“炫”的作法表示不同意见,最后由证严上人进行评点,她在表示不同意中学生染发时阐述了对美的看法:“端庄是美,活泼是美,自然是美……”字字句句入心田。中台山惟觉长老在弘法时往往先通俗浅显地讲出佛学道理,然后用生活中小故事进行印证,效果极佳,连续讲了近百次,集成《自在步红尘》百集vcd,在民间广为流传。法鼓山圣严法师的弘法演讲也是深入浅出,并长期在《人生》杂志上结合对人生的各种感悟介绍佛法,其智慧语录亦结集为《人间摆渡》出版,倍受欢迎。
 
    佛教界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举办各种活动。举办从幼稚园到高中生的夏令营活动,已成惯例。如台北文殊院经常于暑期举办少年夏令营,由大专院校的在校生任辅导员,吃饭前由辅导员先训导,然后一起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后再用餐,从小就在营员心中种下福田。中台山常于暑期举办由中、小学生参加的“小星辰禅修营”,教中、小学生生活行仪,在课程中穿插许多佛典故事,着力培养小朋友们“因缘果报”及惜福、培福观念,让他们起心动念都知道行善、尊敬别人、结善缘等。修禅七也是佛教界为社会提供的一种常见的活动,仅法鼓山的圣严法师就组织过近百次禅修活动。
 
    极力推动社会各类公益事业,救灾、济贫、扶困、助学等已成为许多佛教团体不可或缺的内容。从许多佛教团体的墙上悬挂着各级政府颁发各类奖状,可看出佛教界已将“为社会排忧解难”为己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慈济功德会,可以说哪里有困难、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慈济人。9·21大地震时,慈济人在第一时间赶到救灾现场,并捐助受灾地区盖了五十座希望小学。此次美伊战争一开打,就有慈济人在伊边境发送救济物品。笔者在走访慈济中区分会时,见到一位失去双臂的青年在会中任基金总务,不但工作能胜任,下班后还当志工,在他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佛光山寿山寺不仅创办了老年公寓、戒毒所等,还创办了大慈育幼院,专门收孤儿,根据不同年龄,分为好几个班。负责人萧老师介绍,从这里长大的孤儿对这里都很有感情,把它当成自己的家,常回家看看。看着这整洁的被褥、明亮的房间、琳琅满目的玩具,我们感动地在留言本上写下了“孤儿不孤”。
 
    将佛教的慈爱精神推向社区,使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笔者在走访慈济中区分会时,发现该会已将文明推至工区的建筑工人。在慈济所盖的护理大楼工地上,用餐时慈济志工站在餐厅门口,向工人递上擦手毛巾,要求工人做到五点,即:不吸烟不嚼槟榔不讲脏话,不赌博不投机取巧,孝顺父母,遵守交通规则戴安全帽,不参与政治活动不示威游行。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从超越世俗到走向神圣 \曾润波
摘要: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总统普丁在公开国家发言中所涉及的宗教和神秘元素,选择了能够…
 
阶级投票、宗教投票与德国两大“人民党”的选举表现——基于北威州与巴伐利亚州的比较分析 \张孝芳 李祉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德国两大"人民党"中,联盟党的支持率保持相对稳定,而社民党…
 
南京国民政府基督教团体立案政策与实践 \杨卫华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图以立案为抓手,加强对基督教团体的管理与控制,并进行…
 
试析新教参与韩国政治的过程及特点 \郑继永
摘要:宗教对韩国政治有着重要作用。解放之后,新教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在政治和组织…
 
中国近代的基督教社会主义 \周伟驰
内容提要:在基督新教向全球传教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优先传文明还是传福音”的讨论,…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台湾地区系列专题:台湾佛教社会运动之兴起
       下一篇文章:重建中国文化——徐景安 茅于轼 王占阳 党国英对话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