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佛教的当代变貌与俗化迷思(一)——概念的界定
发布时间: 2007/11/8日    【字体:
作者:周庆华
关键词:  佛教 社会  
 
 
 
                                         周庆华
 
 
 
[摘 要] 佛教在当代积极入世,脱去原有的神秘面纱,造成一种异化现象,其中最大问题是正走向一条没有远景可以期待的俗化道路。佛教落入俗化迷思的结果,不但跟原教义相抵触,还无意中加重了人类的负担。而从整个情势来看,佛教重新出发的方向,是在抗拒世俗化,将它原有的神秘性或玄奇性加以发挥,或许才有助于挽救人类因盲目追求现代化所带来的祸害和危机。

    一、概念的界定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早已在印度本土没落了,但北传的大乘佛教和南传的小乘佛教,以及藏传的后期佛教,却在东亚、东南亚和西藏等地延续着。尤其北传的这一支,在中国历经将近两千年,于隋唐时东传日本,现在更传遍五大洲,所掀起的信仰热潮和研究风气,戛戛乎有凌驾其它宗教的趋势。

    这种现象,似乎无法用“佛教的基本教义适合于各种剥削阶级的利益,因而得到不同国家的历代统治者的支持”(吕大吉主编,1993:656)一类简单的理由所能解释,它的偶然性或缘起法及解脱法门特能吸引人心都有可能。因此,我们不妨略去无谓的追溯工作,而专注在佛教实际的运作的考察上,也许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

    这在当代,由于佛教积极的入世,脱去了原有的神秘面纱(由深奥的教义和繁难的修持综合搏成),特别令人刮目相看,而不免怀疑起这一番变动,究竟是佛教的宿命,还是人为的异化。根据个人的考察,后者的成分可能较多,而它所引发的问题,恐怕也不是今人容易想象的。

   “五十年以来,中国佛教历经了佛教徒所谓的‘灾难’。特别税或‘进贡’加诸于佛教教会之上。寺庙被政府、军阀或地方人士改变成学校或军营,分文不赔偿。财产没收充公,拍卖所得用以支助学校、地方自卫队或本省军队的经费。寺庙田地的佃农不交地租。神像被破坏。和尚和尼姑被赶出寺庙之外……但是,佛教并没有向这些灾难屈服。相反的,它抬起头来向前走出坚定而勇敢的步伐”(陈荣捷,1987:72)
 
   “近数十年来,知识分子信仰佛教的人数,有大幅度的增加。然而,不客气的说,这些现代知识分子,真能认识古代教内知识分子所缔造之佛教学统者,并不多见……畸形的发展风气之下,乃产生下列偏颇之论:参禅者不论自己有无体验,往往以‘不可言传’来轻视言教者。学净土者,动辄谓六字洪名(南无**)之外,皆为说食数宝。并以为研求学统,是无谓的浪费精力。学密者更甚,几乎可以将客观的佛教史实及密教之外的大小乘教义全然抛弃不顾。密宗修习之中,虽然也常会有‘学密之前,须学显教若干年’之说,但是目前的学密者真能对显教有较深认识者,恐怕百不得一”(蓝吉富,l991:95—96) 

    不论是佛教本身为了因应外在的变局(上引前文中特指民初时状况)而调整作法,还是信佛者专挑“方便法门”或有利自己发挥的部分持守而“曲引”了佛教的走向,都可看出佛教在人直接间接的“推动”下,已经不同于往昔,而研究者想要以正传佛教或佛教学统来相衡量或相对诤,似乎也不知道关键在那里,而提不出有力的“导引”对策。
 
    这在个人的考察里,佛教最大的问题是正在走向一条没有远景可以期待的俗化道路。它不仅威胁着佛教原有的教义。还有形无形的加重了人类仓皇困顿求生存的负担。这都有待细细掘发论辩,才可望发挥一点匡正的功效或尽一个佛学爱好者所能展现的言责。底下的讨论就从“当代变貌”和“俗化迷思”两组重要的概念界定开始。

    照理说,佛教所着重的解脱法门,应该不限于解脱者所处情境,只要他自觉获得解脱都得算数。因此,像底下这两个例子,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说那不是一种解脱或符应佛说解脱: 

   “(禅僧法演所说)有一个小偷连续作案作了好几年都没有出差错。有一次他的儿子问他是怎么赚钱回家的。这个小偷就带着他的孩子走到一个有钱人的家里,打破墙,弄开一个衣柜,叫他的孩子进去。接着他便把衣柜锁起来,大声喊叫,就跑回家了。宅子里面的人跑出来找小偷,但是后来认为小偷已经从墙上的破洞跑了。那孩子在衣柜里又恼又气。突然他灵机一动,就学着老鼠的叫声,宅子里的人听到了,便吩咐仆人打起灯火打开衣柜检查。衣柜一打开,那孩子一下子跳出来把灯火次熄,敏捷的跑到外面去了。他丢了一颗石头到井里,使追他的人误以为老鼠已经跳进井里。回家之后,他的小偷老子正在等他,他向父亲抗议,而他老子说:‘孩子,从现在开始你不怕没饭吃了。’”(陈荣捷,1987:92—93) 

   “半世纪以前,某州立监狱中的一名囚犯成功地越狱了,但在几星期之后他又被逮捕回来。监狱的守卫对他进行好几天的疲劳审问:‘你是从那里取得锯子来切断铁窗的呢?’他们不断地盘问着。不久后这名囚犯崩溃了,招供了他是怎么设法切割铁窗。他说他是利用在机器房工作的机会收集小股的麻线,然后把它们浸入胶液中,收工后偷偷地带回他的牢房。每天深夜他都起床去锯有一吋厚的钢制铁窗,三个月后他就潜逃出去了。守卫们接受他的解释,将他再度监禁起来。这一次不再让他有接近机器房的机会。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结。大约三年半后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名囚犯又再度越狱成功了。守卫们发现铁窗又以完全相同的手法被切断了。虽然这名囚犯再也没被逮捕回来,但他逃狱的方法在囚犯间被四处传诵着。原来他在两次越狱中都没有用到机械房中的任何东西。他有更好的应变手段,他是使用得自他袜子的羊毛线,以唾沫濡湿后,再在水泥地上揉成有切割功能的条形物”(芮基洛(V. R. Ruggiero), 1988:134—135)。

   后者被用来印证成功者“富有应变的才略”,而该囚犯的应变脱逃自然也是一种了却烦恼的上乘作法。
前者被用来点出中国禅所着重的是“心灵在处理困局时的敏锐”(不像在印度那般是一种戒律修持),而该小偷儿子的机智解危无疑也是一种免受困扰的极佳策略。

    虽然如此,佛教所说的解脱,在消极面有以贪瞋痴慢疑为戒,道德色彩仍然浓厚,上述囚犯、小偷儿子的业障并不会因他们一时的逃离束缚而减轻,以至这不可能会是佛教所极力认可或鼓励的模式。因此,如果有人要再以这类例子充当佛教的解脱的经验,就形同是一种原始解脱法门的歧出。这个问题本来也是值得探讨的,但它仅仅是个特例(个例)还不足以用大篇幅来处理。

    换句话说,这里所谓的“当代变貌”﹐是特指由过去的常态转变为现在的常态(而“当代”和“非当代”约略以二十世纪“现代化”出现为分界线)。

    至于“俗化迷思”部分,是指佛教在当代的演变日趋世俗化,而世俗化正是佛教的一大致命伤,所以分析佛教的现时作为有不切实际的嫌疑(迷思是myth的音译,意为神话,在这里还让它兼有“迷惑之思”或“迷失之思”的意思)。

    原来一般所谓的世俗化,是指“有关于超自然的信仰以及和这种信仰有关的实践已经失去权威,两宗教的制度也失去社会影响力的过程”;而世俗化的因素很多,包括“科学的成长”、“民族国家的兴起”、“资本主义的传布”、“宗教问题的妥协”、“宗教社会的失落”、“其它体制”(世俗节日和活动取代教会的社会教化功能)等等(参见史美舍(N. J Smelser),1991:509—511)。后来又指宗教本身有意扩充“救赎”和“解脱”的范围,它以历史化的方式来诠释罪这一观念,认为自罪中解脱必然跟社会和政治的解放不可分离(同样是历史性的过程),结果是解脱不仅须包括心灵救赎的方案,同时也须包括社会/历史性的方案(在这一救赎方案所提出来的替代性社会秩序中,其社会结构不会系统地割裂人和上帝,以及人和其兄弟姊妹的关系(参见林本炫编译,1993:86—87)。

    前者因本世纪末有不少新兴宗教在世界各国风行(参见托佛勒(A. Toffler),l991:449—452;奈思比(J. Naisbitt)等,1992:278—281),使得宗教权威有复振的趋势,而降低了该所指世俗化的色彩;倒是后者一出现,俨然有成为宗教世俗化的新指标,它不只显现在基督教将“神圣”和“世俗”约二元区别逐渐解消,也显现在佛教将出世和入世约二元区别逐渐解消(参见傅伟勋,1986:395-396;周庆华1997a:206-207)。

     这里所说的世俗化,自然是指后面这种情况。此外,佛教的世俗化主要是以台湾一地为考察点,因为它是当代佛教事业少有的发达区域,很可以作为我们讨论反省的素材。 
 
                  
                                (本文转载自:《台东师院学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愿所有寺庙的门票都取消
       下一篇文章:佛教的当代变貌与俗化迷思(二)——传统佛教的样貌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