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行善不以为名
发布时间: 2021/6/18日    【字体:
作者:品一口茶
关键词:  行善 形象  
 
 
61~616~18
 
那时,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应当心,不要在人前行你们的仁义,为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你们在天父之前,就没有赏报了。所以,当你施舍时,不可在你们前面吹号,如同假善人在会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样,为受人们的称赞;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获得了他们的赏报。当你施舍时,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舍隐而不露,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当你祈祷时,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样,爱在会堂及十字街头立着祈祷,为显示给人;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获得了他们的赏报。至于你,当你祈祷时,要进入你的内室,关上门,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祷;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
 
几时你们禁食,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样,面带愁容;因为他们苦丧着脸,是为叫人看出他们禁食来。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获得了他们的赏报。至于你,当你禁食时,要用油抹你的头,洗你的脸,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来,但叫你那在暗中之父看见;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
 
之前耶稣连用了六个例子来说明法律的真精神应该是如何的。行为是法律的形式,精神才是法律的内容,内容是形式的主体,形式是内容的表达,若无内容,形式的表达则流于虚伪和空洞。
 
为更具体地教导应该如何正确守好法律,耶稣以犹太人宗教生活中最习见的三个善行来说明。实际上哪怕是在今天,施舍、祈祷与斋戒仍然是基督徒为获得天主恩宠的三大法宝。
 
在分析施舍、祈祷与斋戒之时,耶稣都以“不应……而应……”的方式从正、反两个角度来阐述。
 
不幸地,“不应”的方式成了当时流行的方式。这种作法流于夸张与虚伪,目的不在于善工本身,而在于树立自己的“圣洁”形象,图的是人前的虚荣。其“善行”的结局是“他们已获得了他们的赏报”,在天主眼中已无其它价值与赏报了。
 
“应该”的方式,因为是以真诚之心为爱主爱人而做,并不图人前的虚假光荣,使得我们行善工的意向变得更加纯正。其结果是“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因为天主是有善必赏的公义的天主!
 
行善、守斋时爱炫耀是人的通病,意图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享受那种虚荣心带来的优越感。但是,倘若我们能深刻明白我们行善守斋的意义之后,我们会为自己曾经的肤浅感到赧颜。
 
我们白白领受天主的恩赐太多太多,我们在天主面前都是罪人,行善、守斋时,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施主。在天主的爱面前,我们永远是一个负债者,借着向近人施行爱德,我们是在还债及为自己做补赎,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人行为的所谓善恶与主观意向有很大的关系,如若为了炫耀,所谓善工已不是善工。真诚地、低调地、谦卑地去施行爱德善工,必为我们带来丰硕的佳果。正如列子所言: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列子·说符》)
 
茶神父频道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游走在上帝与凯撒之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政教关系研究 \李松锋 李树忠
宗教作为美国的立国基础,在美国一直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世俗政权的联邦政府如何…
 
16-17世纪葡萄牙殖民当局以及教会在印度果阿推行的强迫性宗教改宗运动的历史 \顾卫民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16-17世纪葡属印度殖民地当局与天主教会当局的强迫性宗教改宗运动,…
 
宗教团体合法性重建——以南京马家街道场为例 \谢燕清
摘要:通过建立净空派道场,南京净空派信众确立了自身的合法性,但获得体制承认还需努…
 
默示信托理论下的寺庙财产权利限制 \吴昭军
摘要:《民法总则》将寺庙列为非营利法人,《宗教事务条例》亦规定寺庙财产不得"转让、…
 
调适与冲突:农民的宗教信仰与秩序建构 ——以河北省寨西店村天主教教民的日常生活为例 \侯婷婷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给予信仰者强烈的认同感,并成为…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早期教会与“慈善”
       下一篇文章:宗教与慈善关系之探讨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