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一部“明道”与“救世”之作
发布时间: 2021/8/20日    【字体:
作者:余英时
关键词:  明道 救世  
 
 
2018年,许先生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出版。余英时先生为该书所作序言,因故未能随书刊印。今天特此公布,借此表达我们对余先生的追念。
 
本书通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既精到,又生动。作者强调他所采用的是“普通民众的角度”,其实并不尽然。本书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生活相当全面,上起文化精英,下至普通民众,无不包含在内。
 
诚然,过去哲学家论中国文化精神多从精英观点发挥,以致不易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如冯友兰“贞元六书”或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即其显例。
 
今许先生新著特别推广到普通民众,自是一别开生面之创举,因而也构成本书一大特色。但细读本书各章,作者揭示中国精神生活各方面。不但遍引儒、释、道经典以及古典文学等为论证的出发点,而且往往先作哲学讨论然后归宿于民间的一般认识。所以“普通民众的角度”云云,只能看作一种谦词。
 
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项 :
 
01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
 
作者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看作一种多元互动的秩序,因此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分别观察它的表现。
 
但作者并未循流忘源:局部的微观不但没有使他轻忽整体的宏观,反而更凸显出整体与局部之间以及各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所以我称之为宏观与微观的交互为用。若用中国传统的概念表达之,即是既致广大又尽精微。
 
02雅俗共赏
 
前面讲精英观点与庶民观点的兼收并蓄,已涉及雅俗共赏的范围,但仍须作进一步的阐释。
 
现代西方学人论西方文化的雅俗之别(他们的名词是“大传统”相对于“小传统”, 或“精英文化”相对于“平民文化”)往往重视二者之间的 歧异以至冲突。但在中国思想传统中,雅俗之间的互相印证却比分歧更受重视。所以明、清之际的刘献廷特别强调六经和民间占卜、祭祀以至戏曲小说等活动是相通的。这似乎也是本书作者的基本立场,贯穿于全书各章。
 
最使我惊异的是 : 刘氏曾指出,“世之小人......未有不信占卜、祀鬼神者,此性天中之《易》与《礼》也”。而本书第五章论宇宙变化, 从《易经》开讲,步步延伸到民俗的各个方面,简直便可以视为刘氏此语的全面展开。
 
03古今一贯
 
最后更应指出,作者为史学家,其揭示中国精神生活的种种特色,取舍之间始终考虑到时间的因素,尤其注意到自古及今的一贯性。
 
他的论证往往上起最新考古发掘的创获, 继之以经史文本的记载与后世传述,最后归结到他自己的亲见亲闻。所以本书所呈现的文化精神是今天仍可证验的真实存有,而不是无生命的纸上虚构。
 
作者记述亲见亲闻的文化现象,取舍之间也同样有分寸,以印证古今一贯的真实性。所以他详记早年在无锡和少年到中年在台湾的许多见闻(如第三、第七、第八各章),但他对于短期居住甚至偶尔旅游所过的海外华人社群也省察入微,不过着墨不多,以示谨慎,如香港新界的“义门”(第九章)和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祭祖”(第六章)便是显例。总而言之,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
 
写此书时,他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不但如此,他也广泛参考了现代学人的相关论著,除书中一再提及的冯友兰、费孝通之外, 其他流行的看法也往往见于讨论之中。
 
所以本书并非一人闭门造车 ,而是遍检众说、去芜存菁的结晶。本书所揭示的种种文化特色,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都不会发生认同的困难。但作者的终极判断却非从折衷他人之见而来,而是建立在上述三重论证之上,这是本书超越前人之所在。
 
作为一部学术专著,本书体现了现代客观研究的极致。但作者用心尚有更深于此者。
 
他认定西方文化所主导的现代文明,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人与自然之间的分割”,今天已深陷危机之中 ;而中国文化则以人为主体,人与自然也融合互依。因此他希望中国文化的特色能发生他山之石的功用,以“匡救现代文明的困难”。本书的《后言:中国文化的新生》便有力地表达了一位当代仁者悲天悯人的呼声。
 
顾炎武曾说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恰恰是一部“明道”之作,同时又是一部“救世”之作,我郑重地推荐它给读者。
 
许倬云说历史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亚当•弗格森的文明演进论
       下一篇文章:没有自由观念,就没有西方文明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