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儒家文化对中国佛教绘画的影响 ——以阿旃陀石窟和敦煌的壁画风格对比为例
发布时间: 2021/10/24日    【字体:
作者:路文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中国佛教绘画 阿旃陀石窟 敦煌壁画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其中儒家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影响在佛教绘画艺术上也有所体现。如果将古印度佛教绘画与中国佛教绘画比较,就可以直观地发现两者之间在风格上的差异。
 
笔者拟从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壁画和敦煌壁画的风格对比角度出发,对此进行简要说明。
 
一、古印度绘画“情”“味”的美学范畴
 
古印度佛教注重对于现世的出离解脱。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淡化了出离的色彩,更加强调出世间与世间的统一性。这是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重要区别,也是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这种思想上的差异也体现在佛教绘画等艺术形式中。魏晋时期,佛教中国化逐步开展,佛教绘画艺术也开始了中国化的转变。
 
古印度佛教绘画注重“情”“味”,源自其“六支”的审美思想。所谓“六支”,即人物绘画中的形、度量、情、味、似、颜色6个要素:“形”是指不同物象的外形;“度量”是指绘画的程式以及不同人物之间位置、大小比例的规则;“情”既表示绘画中人物本身的情感,又是指笈多绘画艺术中画面审美世俗化的形式; “味”则是意味、韵味,即在绘画中对嗅觉感官进行视觉化的表达,同时这也是绘画韵味的标准;“似”是指对于绘画对象的相似性的要求;“颜色”既是绘画整体的颜色,也是画面中物象颜色深浅、色调、层次的处理方式。在“六支”中,“情”“味”属于审美趣味,其余的则属于单纯的绘画形式。“情”“味”这对美学范畴在古印度佛教绘画中受到格外重视。
 
佛教绘画艺术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从古印度绘画注重“情”“味”,而转变为去“情”“味”的艺术表现。
 
二、阿旃陀石窟壁画的表现手法
 
位于现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的阿旃陀石窟, 是古印度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址。石窟由公元前2世纪开始开凿,由于主持修建的卡瓦塔卡王朝与笈多王朝关系密切,因此阿旃陀石窟的佛教艺术也呈现笈多艺术的风格。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此地,并在《大唐西域记》中对此有详细描述。
 
阿旃陀石窟佛教壁画数量众多,古印度绘画注重“情”与“味”的审美思想在这里多有呈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第1窟正面佛龛前室右壁壁画“降魔变”。这铺壁画描绘了佛陀在菩提树下端坐时,逐退群魔,而后成道的故事。这也是佛陀“八相成道”之一,历来是佛教绘画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在壁画中,佛陀高大英武,端坐中间,神态庄严。佛陀身边绘制了身体扭动、体态妖娆的魔女。尽管这是佛教绘画,但是画作并不回避表现魔女的艳丽情味:画中的人物使用流畅的线条造型,一气呵成,人物形象生动自然;画面线条呈现黑褐色,在人物身体转折位置的边缘线内使用白色线条加以勾勒,以此显示肌肉的结构,表现人物的活力;使用红赭石色线条勾线,再淡染灰色,表现若隐若现的朦胧意味;此外,还通过“凹凸法”和“高光法”来增强人物的真实立体感。
 
三、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敦煌壁画
 
在公元5-6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随着佛教逐渐衰落,很多僧侣离开印度前往中国,佛教艺术也随之大量传入。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佛教绘画在传入中国之后,就一直伴随着对“情”“味”的改造,这显然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佛教绘画艺术中融入儒家传统的“礼”文化,转变成为一种全新的佛教绘画图像。
 
同样是“降魔变”的主题,在敦煌254窟南壁、绘制于北魏的壁画中,中国佛教画家对此加以改造:在画面构图上,敦煌壁画中的降魔变继承了阿旃陀石窟壁画的中心构图原则,佛陀还是居中端坐,体态高大, 神情肃穆;而魔王、魔女、药叉等围在佛祖周边,形体矮小。不过,敦煌壁画中的意境已经完全不同,去“情”“味”十分明显。
 
例如,两者选择了不同的场景来进行描绘。阿旃陀石窟壁画刻画了觉悟前的佛陀形象,因此画面注重对于魔军武力威胁的宏大场面以及魔女魅惑的描绘(这也是阿旃陀佛教绘画的特征);而敦煌壁画主要注重对于佛陀觉悟时刻的刻画,因此在人物形象上有了很大变化: 画面中出现的3个魔女年纪老迈、形象矮小、牙齿脱落, 而且在服饰上也做了加工,戴宝冠、披长纱,从而去除了“情”“味”的意味,体现儒家“礼”文化的特点。两者在“形”和“度量”上也有很大不同:敦煌壁画中的魔女动态减小、眼睛短平,完全没有阿旃陀石窟壁画中美目顾盼、眼波流转的“情”“味”。在“颜色” 上,阿旃陀石窟壁画画面整体呈现有张力的红赭石色, 属于暖色调,而敦煌壁画画面是白、黑褐色、绿灰、紫灰、暖灰的颜色,属于冷色调。在“形”上,敦煌壁画也是使用“天竺遗法”进行人物造型,但是人物的颜色更加柔和,多使用白色打底,人物的衣服飘带使用石青、石绿两色平涂完成。
 
至此,阿旃陀石窟壁画中的“情”“味”从画面中完全去掉,更加表现出素雅端庄、神俊飘逸的中国化的佛教绘画审美精神。这种转变并非仅仅体现在敦煌壁画中,同时也为中国本土绢纸佛教绘画提供了造像范式, 甚至影响到后来中国禅画的发展。
 
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深入,中国佛教绘画也更加圆熟,最终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佛教艺术,并且不断扩大艺术影响力,对于东亚、东南亚的佛教绘画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微言宗教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大山里的真实僧活:柴米油盐与“诗”和“远方”
       下一篇文章:汉晋时期佛像八凤镜新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