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佛像背后为何有“光环”?
发布时间: 2022/5/27日    【字体:
作者:成都文殊院
关键词:  佛像 背光  
 
 
我们常在寺院、影视剧里看到佛陀、菩萨、圣者的头顶和身后,总会有一个金光闪闪、特显神圣感的“光环”。大家是不是特别好奇,它究竟是什么?
 
其实,头顶上有光环这种设计,起源于古印度佛教造像艺术中。之后从印度逐渐传到世界各地,画家们借鉴了这个佛像的造型艺术,纷纷效仿,在画出各路神仙、圣人画像的时候,都在头后面画个光环。
 
这个光环有个专业名词,叫做“背光”。成都文殊院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三大士殿内供奉的观音大士、文殊大士、普贤大士像,以及天王殿内供奉的弥勒菩萨像等,也都有精美的背光,且形制各异,别有韵味。
 
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常常以物质或形态来象征某种佛教精神内涵,背光也不例外。
 
《造像量度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大智度论》等经典中,都讲到了佛的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又称三十二大丈夫相,是佛所具有的庄严德相。
 
石雕佛像背光则是为了表现佛三十二相中的“眉间白毫”和“长光一丈相”。
 
“眉间白毫”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而右旋,常放光明,是佛见众生修戒、定、慧三学,随喜赞叹而感得的妙相;表示内心清明纯净,能见百亿诸佛光明微妙境界。
 
“长光一丈相”即佛身周围经常放出一丈金色光芒,是佛发大菩提心,勤修无量信愿行等善法所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灭除疑惑、业障,一切志愿皆能满足。
 
所以,佛像的背光是智慧之光,象征光明,代表了佛的智慧和觉悟境界。
 
背光也有很多奥妙
 
背光是佛教造像中重要的特征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表达着佛教的精神内涵,也融合了时代文化与审美。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背光也有特别多的妙处。
 
头光与身光
 
背光其实包括头光和身光两种,头光是“眉间白毫”的体现,身光是“长光一丈相”的体现。
 
一般来说,只有佛才会有头光和身光,而菩萨仅有头光。这是因为修行果位的高低不同。当然,在一些佛教绘画里,鉴于装饰的需要,有些大菩萨不仅有头光,也有背光;声闻和护法有头光,以表示他们的神圣地位。
 
背光的造型图案各异
 
在佛像产生初期,佛光只是一个光环,但随着时代发展,各时期背光既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从龟兹石窟到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以至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背光的装饰图案层出不穷。
 
肉眼可见的是,时代的变迁以及造像艺术的变化,直接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背光造型。
 
背光图案中最常见的是祥云卷草和吉祥动物。
 
常见的头光式样有圆盘形、吉祥图案形及火焰形等。
 
常见的身光式样有圆形、船形、火焰形、莲瓣形、宝珠形等。
 
“圆盘形”背光,自古印度犍陀罗时期就开始出现,大多都是无装饰图像的圆盘。以圆形为主的佛教雕塑背光的外形,通常象征着圆满、圆融。
 
无论在佛教中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火焰都被视为吉祥之物,是中华文化的表征。“火焰形”背光出现的时间较早,每个朝代也有所不同。北周及隋朝时,背光为“火焰形”的雏形;到了北凉,佛像雕塑的背光开始大量选用“火焰纹”。之后,越加成熟繁复。
 
“吉祥图案”是背光运用最广泛的装饰。它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莲花、卷草、团花,可存在于整体背光中。这种图案的使用,从北魏至唐代达到顶峰,并一直延续到元代,细腻地刻划出了佛的尊贵庄严,菩萨的高贵华丽以及弟子的端庄持重。
 
“水波折形”比较少见,是中唐时期突然出现的背光形制。它模拟彩虹进行刻画,以借鉴此意来表现神圣的佛光。
 
有智慧的人,都熠熠生辉
 
不仅仅是佛菩萨,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有属于一个自己的“光环”。
 
我们在世间上碰到善良、友好、有智慧的人,总觉得他们身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吸引着我们想要靠近,想要赞美,想要与他们多多相处和交流。
 
反过来,碰到那些阴险、狡猾的或者负能量满满的人,就像遭遇了暗淡的乌云,我们总是避而远之,不想与其为伍。
 
《佛说大乘百福相经》为大家介绍了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福报是如何修来的,“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大人之相。其数乃有三十二种……一者顶有肉髻圆好高胜。二者发绀青色其毛右旋。三者其额广大平正严好。四者眉间毫相白逾珂雪……是名如来正相福聚”。
 
而以如来八十随相的所有福聚,再翻个无量亿百千倍,才能成就如来身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中的一相。可见三十二相是何其珍贵,何其功德殊胜。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发大愿,坚持修学行善;学习佛菩萨,做那个“头顶有头光,身上有身光”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为他人带去笑容,照亮世界。
 
禅林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进呈书像》与视觉的本土化
       下一篇文章:晋祠, 九百年前的建筑传奇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