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干涸的沙漠,却在人类发展和文明孕育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书由知名文化人类学家岛田义仁撰写,作者立足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以自己在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历时三十年之久的田野调查结果为基础,重新解释了“人”是什么、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以及沙漠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建构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历史观:干旱地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环境严酷、缺乏生机的沙漠地带是文明诞生的摇篮,资源匮乏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动力。
本书对于世界各大洲干旱内陆地域文明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相信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
序言
人类文明的悖论
通过干旱地域反思人类文明
在沙漠和草原广阔覆盖的干旱地域,人类文明是如何延续下来的呢?对于人类文明的形成,干旱地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这30年间,我在撒哈拉沙漠及其周边区域反复地进行着人类学研究。
无论是中东地区还是蒙古国的草原和沙漠地域,我都曾踏足其间。在那广阔的草原上,牧民放牧着成群结队的家畜。在与牧民的交往中,我见识到皮毛帐篷和树枝搭建的小屋下的畜牧生活。
在有着横穿撒哈拉的骆驼贸易的繁荣都市里,我曾居住过;在撒哈拉绿洲的椰枣林下,我有过短暂的休息;在稀树草原的猴面包树下,我曾惬意地生活;我也曾在高粱旱地里,模仿过农民如何耕作。
在干旱地域由河流冲积而成的广袤平原,有渔民和农民劳作,他们的生活我也清楚地知道。
在土坯堆砌的泥房子和巨大的清真寺里,我居住过,也参加过礼拜。
在长年的调研生活中,我渐渐习惯了由季风气候形成的水田耕作文化。放眼望去,茂密的森林把整个盆地包围起来,隔绝了一切。相反,在旱地生活的人们,对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形成,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这样追问的话,就会引出一个问题:人类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如今我们知道,干旱地域的生活揭示了人类历史和生命历史的悖论。
生命历史的悖论——在陆地上繁荣的生命
地球是在46亿年前诞生的,而生命是在40亿年前的原始海洋中诞生的。海洋生命正式登上陆地的时间约在4亿—5亿年前,登陆前的35亿年间,生命一直在海洋中生活。众所周知,水分是生命存在的第一前提,而地球被称为有水的行星,是生命的宝库,在过去一个偶然的时间点,一部分海洋生命登上陆地。
海洋生命登陆,本身是一种大冒险。脱离适合自身生存的水生环境,选择进入极端环境开启陆地生活,对海洋生命来说是一种极限的挑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生命获得了一次重大的进化。动物种类经由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最后进化到哺乳类;植物种类经由地衣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进化到被子植物。它们通过以上顺序完成进化。人类也是作为陆地生命的一部分而诞生的。
在陆地上,有更为极端的生存环境,那就是怀抱着沙漠的干旱地域。
作为极端环境的干旱地域占据地球陆地实际面积的大部分。由于干旱地域本身难以定义,我暂且将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域称为干旱地域。这样,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大半都被干旱地域所占据,就连澳洲大陆也有接近90%的面积属于干旱地域。
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合起来的旧大陆、欧亚非大陆的中央区域都有干旱地域横跨,从非洲撒哈拉沙漠起,经中东、中亚、西亚、蒙古,直到中国,都有广阔的干旱地域覆盖。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湿润森林区域只分布在欧亚非大陆外围。其中包括季风气候分布的亚洲、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欧洲、非洲环赤道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等区域。
日本是具备亚洲季风文化特征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地球上广泛分布着湿润森林文化。但当我们重新审视地球环境的整体时,像日本这样多雨的气候在世界上却是一个例外。
人类文明史的悖论——在干旱地域繁荣的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到底是从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诞生和发展的呢?是从湿润的森林地域,还是从干旱地域呢?这样追问的话,我们会发现主要的人类文明几乎都在包括沙漠在内的干旱地域形成,特别是在横跨旧大陆中央的非洲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干旱地域中形成。
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华夏文明是古代的四大文明。这些文明最初都是在沙漠地域或者靠近沙漠附近的干旱地域的大河流域中形成的。古埃及文明是被尼罗河流域创造出来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源地是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是印度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形成这些古代文明的原动力是广阔干旱地域中肥沃的大河流域所孕育的灌溉文化。
但是,干旱地域文明的形成不仅仅依靠河流,在旧大陆干旱地域的各地,例如赫梯、斯基泰、匈奴、蒙古帝国、土耳其帝国、波斯帝国、希腊帝国、阿拉伯帝国、倭马亚帝国等,都是没有依靠灌溉文化就形成了的大帝国。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干旱地域,也有马里帝国、桑海帝国、加纳帝国等大型帝国的形成。
除了诞生帝国,干旱地域也是宗教在世界上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佛教、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大型宗教,都是以干旱地域为舞台而展开传播的。犹太教中的先知曾反复呼吁犹太民众回到沙漠里去,从犹太教衍生出的基督教,首选传教地就是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以及地中海东部的沙漠地域。
伊斯兰教比基督教更依附干旱地域,它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地域诞生后,从中东地区开始,发展到北非、撒哈拉沙漠,最后一直发展到中亚地区以及被大片沙漠覆盖的亚欧大陆中部,是一个沙漠性宗教。以犍陀罗石佛被人们知晓的诞生于印度的佛教,先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繁荣发展,之后从欧亚大陆中部的沙漠地域向东西方向延伸,又经由丝绸之路、绿洲之路被传入中国。
世界宗教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丝绸之路和撒哈拉贸易等欧亚非内陆贸易路线。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是包含都市、国家和商业贸易、工艺文化以及世界宗教在内的人类文明的摇篮,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人类文明发展的力量之源到底是什么?在非洲干旱地域多年的调查研究中,我注意到,是来自畜牧民族所圈养的家畜的力量。畜牧业是适合干旱地域的独特产业,主要生产物是肉类和乳类物品,这些生产物也是干旱地域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只在食物方面,还有马、骆驼、驴子这些大型家畜在军事和政治方略实施中也是优良的工具,并且在运输物资、人力和收集情报方面也是优良的搬运工具。
牧民是沙漠地域的战士,或者也可以说是强盗,具体是什么,取决于拥有马和骆驼等组建起来的强大军事力量后牧民自身想成为什么。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可以成为国家的建设者。
牧民是驱赶家畜进行商业贸易的民族。巨大帝国建立的背后包含着都市文化,这种文化在布满欧亚非大陆的干旱地域全境的长距离贸易网络和它的节点中诞生。这种文化诞生的基础就是依靠骆驼、马和驴子这些大型家畜所具备的驮运能力而繁荣发展的商业经济,也就是包含丝绸之路和撒哈拉贸易的巨大贸易网络中形成的商业经济。
长安、巴格达、安曼、德黑兰、大马士革、喀什噶尔、敦煌等地域的都市文化都是在贸易网络中繁荣起来的。甚至在撒哈拉沙漠和南非的萨赫勒地带,也形成了盖尔达耶、图亚特(Touat)、通布图、加纳、阿加德斯、奥达加斯特、瓦拉塔(Valata)这些贸易都市。
黄色系的蒙古利亚人种、白色系的高加索人种、黑色系的尼格罗人种是世界的三大人种,他们以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为媒介开启了文明的交流,各民族各部落之间的交流也由此展开。
那么,包含沙漠的干旱地域难道不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吗?这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大悖论,因为在这种不毛之地却容易看见人类文明的雏形。
地处周边的西方近代文明
客观地回顾人类文明史,我们可以认为,像欧洲和日本这样湿润多雨的森林地带,正是因为受到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的影响,才在本土边境地带形成了后发文明。
欧洲文明是罗马、希腊等地中海文明的周边文明。欧洲文明起源于小麦和葡萄的栽培,城市建筑、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法律等领域都在地中海文明的影响下进入发达程度。对于欧洲人来说,所谓的学习就等同于学习希腊和拉丁时代的文化,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你以为仅此而已吗?欧洲还从阿拉伯世界学习了阿拉伯数字和化学。希腊文明的大多数元素是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到欧洲的,并且对欧洲的文明化起到了辅助作用。
日本文明的形成依赖于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入的宗教文化(佛教、儒教、道教),通过引进文字、学问、艺术、工艺文化、城市建筑方面的知识最终形成日本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干旱、半干旱地域发展起来的中国文明是日本文明的源头。进一步讲,日本文明就是千里迢迢从印度途经中亚干旱地域,最终抵达日本的佛教文明,甚至连波斯文明也传到了日本。
《哲学史讲演录》被称为关于世界最初体系的历史书,黑格尔在书中指出。世界历史是由东向西演进的,而日本的历史是由西向东演进。再观察非洲、印度南部、东南亚这些地域,会发现这些地域的历史是由北向南演进的。总体来说,世界历史是从欧亚非内陆中央的干旱地域向周边的湿润森林地域演进的。
从内陆干旱地域文明到以海洋为中心的西方近代文明
从某一时间开始,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文明成为支配世界的先导,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接受欧洲文明才是真正进入现代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呢?那是因为以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的观点去思考的话,人类文明在世界历史的演变中发生过巨大的变化。
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文明急速成长的背后是海洋文明的形成。欧洲的近代文明是与大航海时代一起开始的,航海的本质是在贸易路线和军事征服路线上对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进行充分利用。在此之前,人类根本无法征服海洋。依靠航海技术,海洋成为中心并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了起来,也就是常说的全球化运动。伴随着全球化,迁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开始对亚非地域进行殖民,为处于新世界体系中心的欧洲人带去巨大的财富,也促进了欧洲的产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文明的发展。
支撑欧洲航海力量的,最初只是装有三根桅杆的小型帆船,但在不久后利用煤炭的燃烧升级为蒸汽船。
蒸汽船的出现,为欧洲航海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从19世纪开始的世界殖民运动背后的支撑力量便是蒸汽船。
如果说撑起近代文明的能量是煤炭和石油这些化石燃料,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在化石燃料以前,撑起人类文明的能源又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类到底是怎样利用能源才形成文明的呢?
在使用化石能源以前,人类主要使用的能源是除人力以外的动植物能源。植物能源(如柴火和煤炭)可以生火,也可以用来做饭、制陶、冶炼铜铁。动物能源可以用来驮运人和物资,或者可以用来传达、移动、搬运情报,还可以在政治和军事统治方面使用。动物是耕地和汲水的工具,更重要的利用价值是动物能源可以推进城市和国家的形成以及长距离的商业贸易。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类的早中期文明在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才有可能形成。
以海洋为中心的近代文明在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动物能源的价值却在缩小,再继续使用化石能源的话,它的价值会更急速地缩小。能最快、最强地发挥化石能源优势的是内置蒸汽机的海上专用航船,因此,世界物流的中心从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转移到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成为必然。蒸汽船不仅使轮船的运输力大大提升,还能装载大炮和枪械,以及大批量地运输士兵,所以欧洲才成为统治世界军事的海上霸主。
使用动物能源的文明先于使用化石能源的近代文明诞生,它的中心地带就在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近代文明是在与使用动物能源的文明激烈对战中才成立的,这种激烈的对战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果从欧亚非大陆的内陆干旱地域着手重新考虑,并持续关注人类文明形成中的家畜力量,就能描绘出全新的人类文明观。在本书中,请读者与我一起尝试完成它。其中更重要的是,人类在生命进化史中该如何定位?人类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也试图投入新的目光。
最初,我在撒哈拉沙漠及其周边的干旱地域进行了三十年以上的研究,但是对于干旱地域文明的研究是不可能简单地完成的。我所进行的研究的出发点是以宗教为原点,不过我不是宗教徒,也没有对宗教进行过狭义的深刻思考。我所重视的仅仅是宗教学这门学问里的那种朦胧感和宽泛程度。我一边陶醉在西方哲学和稻作文化的研究中,一边对地球上广阔展开的人类文明全景做出思考,并且开始对这种类型的研究充满热情。下面我将一边回溯过去年月里的研究历程,一边对欧亚非大陆的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的可能性逐一做出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来人类文明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立足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依托历时三十多年的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田野调查结果,系统阐释了“人”是什么、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干旱地域与家畜对人类文明形成的贡献,提出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历史观,即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作者明确指出干旱地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并着重申明干旱地域的家畜资源是早期人类文明形成的原动力的新观点。
【作者简介】
岛田义仁,日本中部大学教授。1981年毕业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部,2000年获得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4—2000年执教于静冈大学人文学部。2000—2014年任名古屋大学教授。已出版《稻作文化的世界观:读 古事记 神代神话》《异次元交换的政治人类学:何谓人类学的思考》等著作,曾获澁泽奖(1986年)、和辻哲郎文化奖(1999年)。
【目录】
序 言 人类文明的悖论 / 1
第一章 对地球人类学的立场 / 11
一 “完美的人”思想和地球人类学的人类观 / 11
二 地球人类学的先驱和辻哲郎的风土文明论 / 22
三 再次考察京都学派的生态人类学 / 32
四 柏格森的创造生命进化论 / 40
五 季风型风土之稻作文化研究 / 45
六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和巴朗迪埃的政治人类学 / 50
第二章 撒哈拉文明与撒哈拉以南非洲文明 / 60
一 摩洛哥行记——撒哈拉文明的一大据点 / 60
二 撒哈拉文明——贸易与绿洲的多部族文化 / 74
三 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国际化(多部族)文明——撒哈拉南部的巨大泛滥平原地区 / 95
四 撒哈拉以南非洲畜牧民建立的国际化王国——在雷布巴的研究 / 115
五 撒哈拉以南非洲文明的发现 / 128
第三章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结构 / 135
一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 / 135
二 全球干旱地域的分布 / 136
三 草原地区形成的狩猎文化和畜牧文化 / 143
四 干旱地域和发展种子作物农业的地域 / 152
五 灌溉文化的文明形成力 / 160
六 畜牧文化的文明形成力 / 171
七 干旱地域的多样性结构 / 178
第四章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四种文明类型 / 186
一 畜牧能源撑起的欧亚非全球化运动 / 186
二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四种生态学类型 / 196
三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四种文明类型 / 199
四 基于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的进一步扩展 / 208
第五章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与人类历史 / 212
一 人类的形成与干旱地域——人类直立行走与地球
环境的干旱化 / 213
二 人类在地球上的扩散运动与干旱地域 / 222
三 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干旱地域——家畜文化和城市
国家文明的形成 / 234
四 近代文明的诞生——以海洋为中心的物流和军事
体系 / 246
五 生命与人类历史的新模式——人类的空间性与时间性运动构成的历史 / 251
六 地球文明时代的课题 / 260
参考文献 / 270
后 记 /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