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恩洲
[内容摘要] 军事与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两大重要领域。军队、军事、战争与宗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中外学界研究十分广泛,值得归纳和评述。不确之处,欢迎补识。
关键词:军事;宗教
目前学界尚无对军事与宗教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但有一定的相关性的研究成果,仅笔者搜集到的就有数十部①:“民族宗教与国家安全”研讨会7次。研究报告数份。其中,南京政治学院宗教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报告》较有代表性。
通过Baidu、Google关键词搜索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关键词,结果分别如表1 、2 、3 。
表1 :
关键词 |
军队与宗教 |
军事与宗教 |
战争与宗教 |
相关网页约(篇) |
23 ,600 ,000 |
5 ,220 ,000 |
2 ,980 ,000 |
表2 :
关键词 |
军队与宗教 |
军事与宗教 |
战争与宗教 |
相关网页约(项) |
1 ,400 ,000 |
3 ,250 ,000 |
2 ,720 ,000 |
表3 :
关键词 |
军队与宗教 |
军事与宗教 |
战争与宗教 |
文章(篇) |
84 |
171 |
848 |
从分布上看,单面研究多、关联研究少,分散研究多、集中研究少,用力不均,未成体系。
一、军队与宗教
严兴平、张喜燕认为,宗教教育是外军政治性工作中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内容,对加强外军思想教育和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军宗教教育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是十分鲜明的政治性;二是作用强大的控制性;三是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四是富于情感的说服性;五是体贴入微的疏导性[1]。
神道教是日本人所独有的宗教信仰。原始神道教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积淀成日本的民族宗教。苑爽认为,神道教被奉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支配下,神道教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的思想工具,对外成为武力扩张的精神动力。近些年来,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之势,神道教又成为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思想基础,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日本人民对战争的正确认识[2]。
续建宜、袁静研究发现:牧师制度是美军对军人进行教化与控制的有效手段,美军的牧师具有军职和宗教的双重职务,他们通过在军队内的宗教服务、宗教教育、宗教关怀、品德教育、行政勤务以及与地方宗教团体和福利机构共同开展的活动,达到鼓舞军队士气、凝聚军心、掌握思想、化解矛盾的目的,增强军人履行责任的意识[3]。
李江昌、郝勋如研究发现:俄军新成立的人员工作委员会,在1992年就与俄最大的宗教组织——东正教教会达成协议,向部队下发了300万本《圣经》,官兵几乎人手一册。在泰国,不信仰佛教的军人不能被提拔为军官[4]。
张辉研究发现:以色列军队成立时建立了神甫学院。国家军政领导人利用神甫学院培养军人应有的精神素质和巩固军队纪律。军事拉比(军人职务)负责管理宗教事务。军队里对宗教的重视程度,被看作是对国家传统的尊重和对上帝的崇拜,是必要时增强动员国内预备队、促进军队稳定、提高军人道德素质和军队战斗力的一个因素[5]。
印军上下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以此对官兵进行“精神教育”[6]。
二、军事与宗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国古代,宗教与军事是一个国家的两件头等大事。成吉思汗在长期征战过程中,就曾深刻地认识到宗教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的重大影响和势力。因此,他在每次征战中,特别是在对外扩张的战争中,十分注意利用宗教问题,以达到军事和政治目的。
祝彦认为,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以及红二、六军团由于在长征途中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从而得到了所经地区的苗、瑶、壮、纳西、布依、白、侗、土家、彝、羌、回、藏等少数民族的拥护和支持,并得以克服重重困难,纵横驰骋于汀、黔、滇、川、康、甘、陕等省的辽阔土域,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7]。
红军时期宗教工作多从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杨作山研究发现:红军进入青海果洛地区,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及不拿群众一草一粟的行为,使藏族群众大为感动,原来逃避的牧民,陆续回到住牧地。迄今白玉寺以东大山岩石上,犹留有“响应北上抗日反蒋”的标语字迹[8]。马永超研究发现:西征部队为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出师前颁布了“三大禁条”和“四大注意”[9]。
胡金红认为俄罗斯车臣战争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军事行动与宗教问题脱钩,避免了因伤及宗教感情而诱发国家冲突的危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孤立了车臣匪帮[10]。
三、战争与宗教
“战争比和平发达的早[11]47”。仅二战以来,全世界就共发生了约200多次地区武装冲突。在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中,宗教可以成为民族团结与进步的“粘结剂”,也可能成为引起纷争或冲突的“导火索”。
1. 宗教引发战争
徐宁认为,路德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德国农民战争的爆发[12]。林振发认为,宗教成为冲突和战争的根源,是由宗教的特性决定的。许多宗教有一个突出的特性,就是思维模式的二元对立性。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最为深刻[13]。沈瑞英认为,欧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是在基督教分裂、宗教冲突的基础上爆发的[14]。
2. 宗教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月军认为,宗教不仅是引发冲突或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在战争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宗教可以加剧战争的剧烈程度,延长战争的进程。(2)强化整合军心。(3)调适战时紧张情绪。(4)宗教动员体制可以凝聚战争力量[15]。杨国勇认为宗教对战争胜利的积极作用是:决策作用、战争借口、鼓动、组织作用、推荐军事人才的根据;消极作用是:迷信天命,坐以待毙、迷信神兵,幻想神佑、助长了某些狂妄者的野心、误事误身[16]。杨苓认为,打着宗教旗帜的苏丹马赫迪反殖民主义的失败,与指导运动的宗教思想有着最本质的关系[17]。农民起义之所以大都与宗教有关,冷天放认为,这是由农民阶级所处的阶级和时代特点所决定的[18]。康志杰认为,方腊起义融合了大量宋代佛教的内容,采用的是典型的宗教实用主义[19]。李兴让认为,宗教一旦表达了农民和平民的直接愿望,他们当然会积极地拥进到宗教中来[20]。
朱永龄认为,宗教本身并不固有“麻痹性”,而随着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它愈来愈具批判性,并被人民群众所利用,成为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精神支柱。道教思想轨迹是(从表面上看)追求现世的享乐——注重现实状况——改变现世的苦难。农民思想的轨迹是现世的苦难——注重现实状况——反抗——战争解决问题。得出农民思想与道思维模式相近,甚至重合的结论[21]。忻平认为,日本佛教各教派追随日本政府对华侵略,在中国各地开教立寺,传教布道。在宗教输出的同时,从甲午战争经八国联军战争、日俄战争、武装干涉西伯利亚战争、直至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均配合日本的军事侵略进行了诸如派遣随军使、战场布道、鼓励杀人甚至直接上战场参与进攻南京的战争等大量的侵略活动。重大的战争责任难辞其咎[22]。
对十字军东征根源研究经过争论,看法渐趋一致。张岚认为,十字军东征根本动因不在于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的尖锐对立,而是以罗马教廷为首的西欧统治集团为了缓和社会危机、解决矛盾和消弭混乱的具体手段,以达到增强教廷威信、驾驭世俗王权、建立基督教一统天下的目的[23]。郭应德认为:十字军东侵绝不是一场宗教战争,而是宗教外衣掩盖下的欧洲教俗两界统治阶级对东方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入侵。于海、戴胜华、孙鸿宗认为,教差异和纷争只是战争冲突的载体和表征,并非实质原因,战争的深刻根源是不同民族和国家间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对抗性矛盾[24]。朱锡强认为,由于天主教罗马教会在西欧独尊地位和在东侵中扮演的角色,它不遗余力为东侵制造舆论,提供指导思想;教会是东侵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狂热的参加者。侵略者高举十字架,喊着收复圣墓的口号,把同伊斯兰教间的矛盾冲突诉诸战争[25]。高福进认为,朝圣运动虽非十字军东征的直接原因,但它是东征的准备,是一次宣传运动和舆论准备[26]。
李陵认为,抗战时期,长沙基督教青年会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战宣传、难民救济、军人服务、保护战时民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抗战事业。作为宗教团体,其能走到抗日救亡的前列,固然与战时形势分不开,此外,还有重要的内外因素影响[27]。
3. 战争对宗教的影响
刘远钊认为,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文化上解决了“维多利亚美国人”的精神危机,使他们摆脱了宗教与道德上的困境。杨文认为,在佛教传入我国过程中,战争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28]。
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日)新渡户稻造著《武士道》,C. M. 德茹瑞著《美国海军牧师团队史》,J . E.格罗著《1971-1980年空军随军牧师》(卷4),盖世金、王志平著《军队民族宗教工作研究》,李祖发、唐复全、李国庆编著《宗教与战争》,张煜、李书吾著《美军随军牧师制度研究》。其它涉及的著作有:(日)井上清著《日本军国主义》,徐以骅著《宗教与美国社会》, (法)让-皮埃尔·韦尔著《神话与政治之间》, (苏)谢·亚·托卡列夫著《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汪维均、贺家红、李爱玲著《定位人生的坐标——军人信仰漫议》
参考文献:
[1] 严兴平,张喜燕.外军宗教教育的作用、特点及其对我军的启示[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5).
[2] 苑爽.试析神道教与日本军国主义[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5).
[3] 续建宜,袁静.美军的牧师制度及其作用[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第2卷(1).
[4] 李江昌,郝勋如.外军重视政治教育[J].疏导,1998(2).
[5] 张辉.宗教在以色列军队中的地位[J].军事文摘,2007(10).
[6] 印度军力报告.特殊军士进行宗教宣传,环球,2006-6-19.http://jczs.sina.com.cn.
[7] 祝彦.长征中红军的民族宗教政策[J].党史纵览,2005(3).
[8] 杨作山.红军长征在藏区的民族政策[J].固原师专学报,1996(5).
[9] 马永超.红军西征战役中民族宗教工作述略[J].军事历史,2007(1).
[10] 胡金红.俄罗斯两次车臣战争的经验教训[J].军事历史,2000(3).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 徐宁.路德与德国农民战争[J].成都师专学报,2000(1).
[13] 林振发.从文化角度看现代战争的根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1卷(2).
[14] 沈瑞英.欧洲三十年战争对近代军事与政治的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2007(2).
[15] 李月军.宗教对战争的影响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03(1).
[16] 杨国勇.宗教在中国古代宗教战争中的作用[J].世界宗教研究,1995(3).
[17] 杨苓.从苏丹马赫迪起义看宗教在19世纪反殖民主义斗争中的社会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3).
[18] 冷天放.宗教与“南笼起义”[J].贵州民族研究,1992(1).
[19] 康志杰.试论方腊起义中的宗教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1987(6).
[20] 李兴让.从号军起义看宗教的正反作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9(4).
[21] 朱永龄.《太平经》和太平道的思想及其对黄巾农民战争的影响[J].九江师专学报,1991(3).
[22] 忻平.日本佛教的战争责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5).
[23] 张岚.十字军东征动因浅析[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2).
[24] 于海,戴胜华,孙鸿.冷战后战争冲突中的宗教因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1).
[25] 朱锡强.论十字军东侵的宗教根源[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4).
[26] 高福进.试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宗教原因[J].世界历史,1994(2).
[27] 李陵.长沙基督教青年会与湖南抗日救亡运动[J].求索,2005(3).
[28] 杨文.佛教在我国传入发展过程中战争的作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3(3).
(本文转载自:《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