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河南省回族史志资料选编(四)
发布时间: 2013/5/4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河南 伊斯兰教  
 
 
临颍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临颍县总人口66万人。其中回族人口4512人。回族的主要姓氏有:丁、白、张、孙、马、杜、洪、杨、王、李、刘、佟、赵、舍、艾、海、巴、铁、卢等姓氏。

  回族迁居本县始自明代,明洪武年间,一些回民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本县的繁城、埚壅口、城关等处定居。明朝中叶,丁、白等姓氏回族从孟县(今孟州市)桑坡村迁来定居。   

         清真寺是回族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本县现有清真寺4座,最早的清真寺是始建于明嘉靖三年岁丙戌次(1525年)的繁城清真寺,其次是创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南街村和埚壅口两座清真寺,黄莲城清真寺创建于清同治六年(18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清真寺或毁或占,无一完好;宗教活动被迫停止。1979年以来各级政府恢复建立了宗教工作机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全县4座清真寺也先后得以恢复开放。

                                                              摘录自《临颍县文史资料》
 
舞阳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舞阳县回族人口2087人主要分布在城关、北舞渡、章化等乡镇。

  回族涉足舞阳始于明初。明初,政府强迫山西、山东、河北等人口相对较多的地方向河南等地移民,其中有不少回族迁入本境定居,从本县一些回族家谱中可以反映出来。据舞阳县西关马氏回族族谱记载:“我始祖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徙到舞阳。”舞阳西关杨氏回族族谱也记载:“始祖原籍山西洪洞,世代信奉伊斯兰教,明洪武年间迁居于此。”另据舞阳县胡姓回族老人口碑代代相传:“我胡氏回族,系明朝开国元勋胡大海之后裔,洪武年间被分封到舞阳,并御赐清真寺一座。”清代,随着舞阳商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外地商贾纷纷迁入县境定居经商,其中有不少是回族人。在这一时期迁居舞阳县的回族有:由舞钢市尚店迁来的刁氏,由郾城县东宛村迁来的宛氏,由平顶山迁来的巴氏,由叶县迁来的刘氏,由孟县(今孟州市)桑坡迁来的丁氏、白氏,由开封迁来的闪氏、杜氏,由郾城县七里头回马村迁来的周氏,由平顶山杨西村迁来的王氏,由西平县迁来的吕氏等。清代以后又有从外地迁入回族以及本县境内的回民互迁。如赵氏回族1947年由安徽临泉迁入,李氏回族1953年来自封丘县后荆圪答(现名后荆乡,也是回族聚居地)。

  舞阳县回民和全国回族一样,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活动的场所,虔诚的回族穆斯林不仅在清真寺沐浴、礼拜、封斋、学习经典,而且婚丧嫁娶等仪式都在清真寺内进行。所以,凡是回族聚住区都建有清真寺。舞阳县现有清真寺四座,始建年代最早的首推舞泉镇镇的西街清真寺,明洪武七年创建。其次是始建于明嘉庆十二年的河北街清真寺。北舞渡清真寺建于清光绪二十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建章化乡裴庄清真寺。“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停止活动,寺内房屋大部分被拆毁。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全县清真寺陆续开放,穆斯林群众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至今,全县共有清真寺四座。

                                                              摘自《舞阳县志》
  
                                   郾城县

  郾城县总人口87万,辖18 个乡镇,455个行政村。其中回族人口10528人。

  回民迁居郾城已六百余年。据《河南通志郾城县采访稿》记载:“郾城县回民自明洪武年间由山西迁来,又于明末自淮庆府桑坡迁来一般。”另据郾城县许氏回族家谱记载:“我许氏回族,原属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世代信仰伊斯兰教,明洪武年间迁居郾城县。”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志》也证明了此说。回马村回族老人也说,其祖籍系山西洪洞县,明初,来祖弟兄四人因经商迁居郾城县北关,百余年后分住到回马村等地。清代, 清代,随着郾城县商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外地回民先后由周口、开封、孟县(今孟州市)、叶县、襄城县、西平、舞阳等地迁入本境定居经商。民国十七年(1928年)左右,境内已有780余户,6430人。1986年底统计,全县6368人(因回民较多的五沟营,漯河二镇先后划出郾城县,故现在数额相应减少),是我县九个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其居住区域广泛,城乡皆有。主要分部在召陵、邓襄、十五里店、商桥、大刘、新店、龙城、城关等乡镇。其中,召陵回民最多达三千余口,占全县回民总数近50%。主要居住在归村、常村、前油李、后油李、久寨徐、齐庄等六村。居乡务农,居城镇 者亦商亦农,尤以贩牛羊皮及屠宰业者为最。不管务农还系经商,均与汉民和睦相处。

  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之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其中建筑年代最早的是城关、前油李、东宛三座清真寺,均创建于明初。其次是创建于清代的回马村清真寺。自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回族群众在党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宗教生活。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回族群众正当的宗教生活被停止了。城关、回马庄等清真寺也被强行拆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回族群众无不欢欣鼓舞。被拆除的清真寺又重新建立起来了,各清真寺又都建立了“寺管会”,对清真寺实行民主管理。党和政府对宗教上层人士非常关心。从政治上,在历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都安排了席位。如李明伦阿訇曾是首届县政协常务委员,宛怀甫阿訇曾是县二届政协常委。从生活上,政府逢年过节要到清真寺对阿訇进行慰问,并帮助解决一此生活上的困难,全县回族群众和阿訇也都衷心拥护党和政府,感谢党对少数民族的关心,爱护。目前,全县有城关、前油李、后油李、常村、久寨徐、东宛、回马村、周庄、胡庄、问十等10座清真寺。
 

                                                                 摘录自《郾城县文史资料》
 
                                  驻马店地区

  驻马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外,有回、满、壮、苗、藏朝鲜、维吾尔等四十二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回族历史悠久,人口最多。

  据1990年统计,驻马店地区回族人口53945人,占约全区总人口的0.86%,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2%。九县一市都有回民居住,人数多者万余人,少者千余人。他们在乡下自成村落,在城则成街区,并在聚居区建有清真寺。西平、驻马店、平舆、汝南、泌阳等县市回族人口较多,其中确山县的盘龙、新安店;泌阳县的羊册、象河关、二铺、百秩店;遂平县的石寨铺、玉山、和店、余庄;西平县的北关、蔡寨、五沟营、大吕庄、花马刘;上蔡县的北街、黄埠;汝南县的汝宁、南和孝;平舆县的庙湾、东和店、杨埠、新蔡县的北关、李桥;正阳县的北关、铜钟和驻马店市的平等路、老街等,都是回民比较集中的村镇或街道。

  驻马店地区回回民族的主要来源是元朝屯田的“色目人”(元统治者将人分为四等,其中把回回分为第二种称色目人)和明清以来因经商、避难或其他原因迁居而来的回民。

  元代,统治者把从中亚带来的一些“色目人”中的“回回军”、“回回工匠”编为“探马赤军”与蒙古军并肩作战,战后将这些人遣往各个要塞驻防屯田,长期居住下来。《元史》载:“太宗四年(1232年),首将托雷带东归蒙军,迂回到邓州、唐州、蔡州(汝南),威协金朝京都开封”。这些蒙军中的老、弱、伤员曾被留于上述诸州,汝南回回人口开始增多。“至元二年(1265年),忽必烈分四亲王属州:郑州隶合丹;睢州隶孛罗赤;钧州隶明里;蔡州隶海都”。所谓属州,就是亲王食禄的采邑。亲王手下有一些回回人为亲王经营蔡州出力,这些人也有定居蔡州的。《元史》说:“南北混一后,以蒙古探马赤军屯于中原之地”。“列大府以屯之”。“至元十八年(1281年)世祖诏令:括回回炮手散居它郡者,悉令赴南京路屯田。”蔡州在元代属南京路,在“列大府以屯之”的屯田范围,于是进驻了前来屯田的回回军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世祖命“探马赤军一体随地入社,依例劝课,与编民等”。这样,在蔡州等地屯田的探马赤军取得普通农民的身分,不再是“外来人”了。“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正月,遣回回炮手万户赴汝宁(汝南)、新蔡,遵世祖旧制,教习炮法”。另据汝南、平舆、新蔡等地回民口碑代代相传:咱回民的祖先是阿拉伯人,元朝时被调到咱这里造炮、屯田,并在聚居地创建有礼拜寺,由长者担任领拜、宰牲、主持婚丧、节日等事宜。

  元未,河南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驻马店地区是主要战场之一,受战争影响,全区人口大量减少,土地大面积荒芜,明初,政府强迫山西等人口相对较多的地方向河南等地移民,其中有不少回民迁到驻马店境内的确山、西平、平舆、遂平等地定居,从本区一些回族家谱和清真寺创建碑文中可以反映出来。据西平县柏城镇吕氏家谱记载:吕氏回族,世代信仰伊斯兰教,元末明初,由山西省洪桐县城西北七里涝迁居于西平县北关,后分居于西平县的王店、狄庄、大吕庄、东吕庄、小吕庄、韩庄、五沟营、高桥、吴堂、小王庄、花马刘、蔡寨、徐庄、重渠;遂平县的濯阳镇、赵庄、石寨铺;泌阳县的小吕庄、沙河店、百秩店和上蔡县的黄埔等地。另据遂平县石寨铺张氏回族家谱记载:张氏祖籍河南孟县桑坡,元末明初,为逃避匪患,始祖弟兄二人分别迁至遂平县石寨铺和西平县城东代庄,后又分居于西平县北关、花马刘、蔡寨、狄庄、张坡、吴堂等地。

  明末清初,随着回族商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外地商贾纷纷迁入本区各县定居经商。如西平县蔡寨回族乡肖洼村的白氏,原籍孟县桑坡,明代因经商迁居肖洼,后分居于遂平县的诸市、泌阳县的百秩店、上蔡县的北关、宁庄等地。在这一时期迁居本区的回族还有:西平县芦庙乡坡寨村的周氏由郾城县周庄迁入;五沟营镇的李氏由郾城县前油李村迁入;芦庙乡大吕庄的艾氏由叶县红岭沟村迁入;芦庙乡小赵庄的赵氏由禹州市山货场迁入;蔡寨回族乡的黄氏由甘肃凉州(今武威县)迁入;遂平县玉山镇杨庄和泌阳县百秩店、王店的杨氏由封丘县后荆乡迁入;汝南县的马氏由潢川县迁入;新蔡县吴庄的吴氏由睢县迁入;另外象驻马店市的马、王、杜、杨、陈、沙、宛、穆、方、韩、买、孙等姓氏回民大多是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因经商先后由周口、郾城、开封、南阳、沈丘、淮阳、太康、长葛等地迁入。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旧称之为“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公元610年,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开始传述伊斯兰教。由于伊斯兰教重视科学,顺应民心,所以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宗教。公元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自明代后,中国先后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东乡、保安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驻马店地区的伊斯兰教是随着回民的迁入而传入的。

  阿訇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自伊斯兰教传入驻马店以来,全区曾先后产生了一大批名载青史、流芳千古的优秀阿訇。如:李世杰、张海州、张庆林、刘朝宗、吴孝连、吕全志、吕万章、巴文祥、舍学仁、白锡宽、杨清川、杨文太、杨保荣、李华堂、杜英敏、吕焕章、吕大衡、吕令智、李子英、闪文明、吕存志、吕成真、吕全印、吕书庆、吕金虎、吕万超、吕贯贤、吕小庭、黄常庚等。他们不仅为推动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各民族的团结和睦、社会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活动的场所,虔诚的回族穆斯林不仅在清真寺沐浴、礼拜、封斋、学习经典,而且婚丧嫁娶等仪式都在清真寺内进行。所以,凡是回族聚住区都建有清真寺。本区清真寺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回回军”到豫东一带造炮、屯田,后落户于豫东各县。汝南、新蔡、泌阳曾有“回回军”屯驻,并在聚居地创建有礼拜寺,由长者担任领拜、宰牲、主持婚丧、节日等事宜。元末明初,回民大量迁居本区,回族人口随之增多。其间,西平、遂平、新蔡、正阳、汝南、确山、平舆、泌阳等县先后创建或重建了清真寺。其中,汝南的城外清真寺和新蔡的李桥清真寺尤为雄伟壮观,李桥清真寺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奉旨重建。清朝是伊斯兰教发展的繁盛时期,本区各县皆有清真寺建立。至民国初期,全区已有清真寺40余座。到解放时,全区清真寺发展到65座。1958年实行宗教改革,一些清真寺被合并,全区仅有清真寺25座。“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清真寺或占或毁,无一完好,回族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被迫停止。1979年以来,地、市、县各级政府,恢复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机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全区大部分清真寺也先后得以恢复开放,到1990年底,全区有清真寺71座,阿訇72人。

                                                                摘录自《驻马店地区宗教志》
                                     驻马店市

  驻马店市有汉、回、蒙古、壮、满等九个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回族人口有6863人。

  回族最早迁徙到驻马店的时间始于清末。清光绪初年,有孟县桑坡张、丁等姓氏回民来此开皮货店。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驻马店曾设一等宿站,远近商贾云集车站,竞相购地建房,开店设铺,商业逐渐兴盛。其间,周口、开封、郾城、沈丘、西平、淮阳等地不少回族商人相继迁入驻马店经商谋生。据调查,此次迁入的回族姓氏大致有:从周口迁来的马氏、王氏、杨氏、李氏、陈氏、沙氏、苏氏、穆氏、买氏、袁氏;从淮阳迁来的方氏、马氏;从开封迁来的买氏、杜氏;从长葛迁来的孙氏、海氏;从郾城迁来的宛氏、李氏;从博爱迁来的程氏、买氏;从沈丘迁来的李氏、马氏、倪氏、刘氏;从孟县迁来的白氏、张氏;从禹州迁来的赵氏;从西平迁来的吕氏、李氏、黄氏;从遂平迁来的潘氏、马氏、艾氏;从太康迁来的韩氏等。随着回族人口的不断迁居,逐渐形成了人民街平等路老街等数个回族聚居区。至民国初,驻马店回族人口已达到两千余人。

      随着回民定居的人数逐渐增多,加上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新街(中山街)开旅社的王炳义倡议,召集市内各姓回民集资,在民众前街(平等路三巷)购顾姓宅地1.7亩,经秦子名会长建礼拜大殿草房三间,后续盖南北讲堂各四间,水房三间。1918年清真寺全部建成,共有房舍十五间。1916~1921年,驻马店回族群众又先后在商务会街(人民街)路南红十字会街(富强路)南段路西和老街村创建清真寺三座,分别称为清真北寺清真西寺和老街寺。解放前夕,为方便回族妇女参加礼拜,又在清真寺南寺北侧创建女寺一座。

      新中国成立后,驻马店回族群众多集中在清真南寺进行宗教活动,其余四座寺先后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被禁止,清真寺改作成街办工厂。1978年后,落实宗教政策,清真南寺和女寺恢复开放。1991年,清真西寺也得以恢复开放。目前,驻马店市回民有8870人,清真寺三座。
 
                                                                 摘录自《驻马店市志》

                                      新蔡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新蔡县回族人口5097人,主要分布在城关、 李桥、砖店、陈店、黄楼等乡镇。

  新蔡县有回民定居始于元代。“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正月,遣回回炮手万户赴汝宁(汝南)新蔡,遵世祖旧制,教习炮法”。元末明初又有一些回民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新蔡定居。明清时期,不少回族商人到境内做生意,并在一些集镇码头定居下来。

  解放前,全县有清真寺九座。其中李桥清真寺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奉命创建。“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清真寺被关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关、李桥、常湾、吴庄、新汝边等清真寺先后恢复开放。
                                                              摘录自《新蔡县志》

 
                                          平舆县

  据1982年人口普查,平舆县有回、苗、蒙古、壮等八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4453人。

  元代以前,平舆一直为汉民族的居地,自元英宗年间起,始有“回回”人涉足。明清时期,潘、蒋、马、常、吕、李、白等姓氏回民先后由孟县、西平、沈丘、新蔡、项城、汝南、正阳等地迁居县境,并逐渐形成庙湾、杨埠、马楼、东和店等几个回族聚居点。解放前,平舆县建有庙湾清真寺、城关清真寺、白辛庄清真寺、潘庄清真寺等八座清真寺,其中除潘庄清真寺创建于民国期间外,其余七座寺均创建于清代。“文化大革命”中,八座清真寺或毁或占,无一完好。1980年后,除城关清真寺尚未恢复外,其余七座清真寺先后恢复开放。

                                                            摘录自《平舆县志》

  
                                          汝南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汝南县回族人口5297人,主要分布在城关、和孝、三门闸、罗店等乡镇。

      汝南回族的由来,远可追到唐宋时期,那时已有大食波斯和其他信奉伊斯兰教的“胡商”来蔡州经商和留居。到了元代,部分随蒙古军并肩作战的“回回军”开始定居。“太宗四年(1232)年,首将托雷带东归蒙军,迂回到邓州唐州蔡州(汝南),威协金朝京教开封”。这些蒙军中的老弱伤员曾被留于上述诸州,汝南回回人口开始增多。”至元二年(1265年),忽必烈分四亲王属州:郑州隶合丹;睢州隶勃罗赤;均州隶明里;蔡州隶海都”。“英宗至治三年(1323)正月,遣回回炮手万户赴汝宁(汝南)新蔡,遵世祖旧制,教习炮法”。明清时期,汝南属汝宁府,是豫南的政治经济中心。不少外地回民商人先后由潢川,槐店(沈丘),新蔡,西平,信阳等地迁居汝南经商。随着回族人口的增加,汝南城乡先后创建或重建了六座清真寺。即:位于县城东北(今平等街路东)的城里清真寺;位于县城东门外(今马号口道东)的城外清真寺;位于和孝集的和孝清真寺;位于平舆集(今平舆县城关)的平舆清真寺;位于留盆清真寺和位于三门闸乡的野岗清真寺。解放后,只有城里与和孝两座清真寺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一度受到压制。1980年后,清真寺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到1999年底,全县有清真寺四座。

                                                                摘录自《汝南县文史资料》

                                      泌阳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泌阳县回族人口5110人,泌阳县的回民来源当在元代,那时已有“回回人”来县境屯居。明清时期,不少回族商人到境内做生意,并在一些集镇码头定居下来。据调查,沙河店、百秩店、二铺、小吕庄的吕氏、白氏;羊册、闪庄的赛氏、马氏;王店、百秩店的杨氏;沙河店的洪氏、李氏;二铺的赵氏;象河关的王氏、李氏、刁氏等姓氏回民都是在这一时期因经商由西平、遂平、舞阳、南阳、开封、禹州、孟县、封邱等地迁该地的,他们在聚居地主要从事宰牲制革和饮食生意。为了过好宗教生活,并在各居住点创建了清真寺。到建国初期,全县有清真寺十座,即:象河清真寺闪庄清真寺羊册清真寺百秩店清真寺二铺清真寺王店清真寺沙河店清真寺东关清真寺固城清真寺和赫寨清真寺。1965年后,固城和赫寨两寺划归社旗县。“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停止活动。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大部分清真寺先后开放。至今,泌阳县有清真寺十座。

                                                                  摘录自《泌阳县志》

 
                                         确山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 确山县有九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2358人, 主要分布在城关、新安店、任店、普会寺、藏集等地。

  回族迁徙到确山境内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马、盖、王、李、张、沙、刁、白、吴、杨、巴、吕、刘、周、丁等姓氏回民先后由沁阳、西平、周口、南阳、正阳、泌阳、开封、安徽等地迁居确山县境,为过好宗教生活,他们先后创建了城关、新安店、任店、藏集四座清真寺。“文化大革命”期间,四座清真寺停止活动。1980年后,四座清真寺先后恢复开放。

                                                            摘录自《确山县志》

                                     西平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西平县有回、满、壮、苗等二十八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回族历史悠久,人口最多。回族人口13420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84%,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25%。回族分布较集中的乡镇有柏城、蔡寨、环城、五沟营、芦庙、谭店、焦庄、重渠、出山、酒店专探、吕店等乡镇。其中蔡寨回族乡回民最多,主要居住在蔡寨、桂庄、崔庄、刘庄、肖洼、武庄、徐庄等七个村庄。

  西平的回族溯源当于元未。元末明初,吕氏回族由山西省洪桐县城西北七里涝迁居于西平县北关,后分居于王店、狄庄、大吕庄、东吕庄、小吕庄、韩庄、五沟营、高桥、吴堂、小王庄、花马刘、蔡寨、徐庄、重渠等地。张氏祖籍河南孟县桑坡,元末明初,为逃避匪患,始祖举家迁至西平县城东方桥代庄,后分居于北关、花马刘、蔡寨、狄庄、张坡、吴堂等地。

  明、清时期,白氏,周氏、李氏、艾氏、赵氏、马氏、黄氏等回族先后从孟县桑坡、郾城县、叶县、禹州、泌阳、甘肃凉州(今武威县)等地迁入。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活动的场所,虔诚的回族穆斯林不仅在清真寺沐浴、礼拜、封斋、学习经典,而且婚丧嫁娶等仪式都在清真寺内进行。所以,凡是回族聚住区都建有清真寺。西平县清真寺始建年代最早的首推柏城镇的北关清真寺,建于元末明初(约1365--1375年)。元末明初,吕氏和张氏两姓回族先后由山西洪桐县与河南孟县桑坡等地迁入北关、代庄定居。并在聚居点创建了清真寺。其次为明隆庆五年(1569年)所建的蔡寨回族乡蔡寨清真寺。建于明代的清真寺另有蔡寨回族乡徐庄和重渠乡重渠两座清真寺。建于清代的清真寺有六座,即:环城乡花马刘清真寺、五沟营镇五沟营清真寺、芦庙乡大吕庄清真寺、酒店乡狄庄清真寺、专探乡张坡清真寺和出山乡吴堂清真寺。民国时期,全县又新建清真寺五座,至建国初期,西平县有清真寺十五座。1958年,实行合寺并坊后保留六座,1963年增至十三座,“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停止活动,北关、五沟营、蔡寨等处清真寺被占用,其他清真寺房屋大部分被拆毁。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全县清真寺陆续开放,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至今,西平县共有清真寺十八座。

                                                                摘录自《西平县志》

 
    (杨少华整理)
                               (本文转载自:伊斯兰之星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河南省回族史志资料选编(三)
       下一篇文章:温州人的群体性分流与宣教运动的关系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