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民主普选对教会没有意义?
发布时间: 2013/11/8日    【字体:
作者:罗秉祥
关键词:  民主 教会  
 
 
    随着香港近年政治生态的剧烈变化,很多人对无休止的政治争拗及社会对立感到厌倦。因此,不少教会对于争取2017普选特首运动充满疑虑,甚至认为民主普选对教会没有实质意义。笔者在下文透过剖析三个层次的论述(教会不需要关心社会、教会不需要赞成民主、教会不需要争取民主),希望有助释除这些疑虑。
 
     一、教会与社关(社会关怀)
 
  1. 教会关心的是永恒生命,人死后何处去。

  回应:耶稣为我们立下榜样:除了传道,也医病、喂饱饥饿人;这是全人关怀(灵魂、肉体)。耶稣也教导我们在社会中有好见证,成为世上光盐,成为人皆可见的山上的城(太五13-16)。

  2. 教会的使命是传福音,领人归主。无论2017香港有没有民主普选,都不会影响教会使命的展开。
回应:这是独善其身的想法。教会不应狭隘地只关心传福音,还要关心小区及社会,全人关怀,委身香港。香港若没有民主普选,就算不影响教会生活,但既然影响市民,影响整个香港社会,教会岂可毫不关心?
 
      3. 教会应该有「社会关怀」,如扶贫、救灾,但不适宜参加声称要改变社会的「社会行动」,因为社会行动往往是激烈,不择手段,扭曲真相的。(参〈社会关怀与社会行动—基督徒应作世上之光〉,《基督教周报》,第2546期,二○一三年六月九日;下文简称《周报》社论)
 
      回应:贫穷也有结构性因素。只从事扶贫慈善事业,而不伸张公义,好比只为伤者包裹伤口,但不理会如何防止人受伤。真心扶贫,也应支持在源头上灭穷。真正救灾,不会对灾害背后的人为成因冷漠。教会若真心关怀社会,便要为人为到底,推本溯源,正视不公义的社会结构,因此无法漠视社会行动。一方面,是的,我们要对社会行动有所警惕;但另一方面,对于大权在握的政府及大财团对市民长期扭曲真相却只字不提,会令人觉得教会偏袒权贵,不同情人民。
 
      二、教会与民主的价值
 
      4. 基督徒花时间精力争取民主,容易不自觉崇拜民主,迷信民主,花费时间精神于改善这个并非人终极归宿的世界。千万不要把相对的政治理念变成绝对,把短暂的政治方案变成永恒。更何况一旦涉足政治,就难以抽离,把精力错置。
 
      回应:相信上帝的人都应自觉民主有其限制,并非除百病的仙丹,因此基督徒不应喊「民主万岁」这类煽情口号,也不应把民主神圣化(如「民主女神」等称号)。是的,民主并非终极价值,正如扶贫与赈灾也非终极价值,但却是此时此刻委身香港的教会应该赞成的价值。耶稣在其非常短暂事奉人生中,尚且用时间去医治病人及喂饱饥饿的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在社会中要彰显耶稣基督,在传福音的同时,也应该关心香港2017普选特首。
 
  5. 就算不是终极价值,作为社会价值,民主也不值得教会拥抱,这是因为与民主纠缠在一起的,是一篮子与圣经冲突的世俗价值观,如放任自由、性解放、同志运动等,因此民主可以是一个蛊惑人心的偶像。尤有进者,香港民主派最近大都不尊重家庭价值,所以教会不要对民主运动太热衷,以免被民主派骑劫。
回应:我们目前关切的焦点是2017年普选特首的安排,人民发声支持民主普选,并不等同加入民主派,更不是接受某一种意识形态。教会与任何一个政党,都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为了怕被民主派骑劫,就自动归边建制派,对民主沉默寡言。
 
  6. 基督徒不要把民主理想化及浪漫化。民主政制一定牵涉政党政治,而政党一定把政党利益放在第一位。再者,为求赢得选举,民主政治必然带来更多的政治争拗、彼此对抗;为求赢得选举而不择手段。民主普选貌似吸引,但隐藏很多罪恶。

     回应:没有错,我们对民主政制中的政党私心要有戒心。但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民选授权的特首及政府,难道就没有私心吗?在普选的过程中,候选人或政党的私心都必须接受传媒及舆论的监察,竞选活动都必须在阳光下进行。相反,小圈子选举或小圈子预选都远离阳光,在隐蔽的小圈子密谈,候选人与他人的利益交换可以肆无忌惮进行,候选人有更大引诱为求胜选而不择手段。因此,一个非民主的选举,其中隐藏的罪恶更大、更多、更严重。民主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但这个制度缺陷最少。教会应支持民主,不是因为民主已成为教义的一部份,而是基于基督信仰对人罪性的警觉、教会对社会的责任,以及以史为鉴的务实判断。
 
  7. 个别信徒若有呼召可以民主为事业,但教会不应关心。「世上有太多的人等着我们去把福音告诉他们,而传福音亦是基督徒首要去做的事。」(上述《周报》社论结束语)

      回应:是的,社会上需要我们关心的事非常多,教会无法事事投身进去,因为教会有其宣教及牧养使命。但声称关心社会的教会,既然有时间和责任感投身扶贫及赈灾,也应该有时间和责任感选择一些对香港有重大而广泛影响的迫切议题,表明福音全人关怀的立场,与香港人团结。2017年普选特首是一个协议与承诺,必须进行,是香港稳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这样重大的社会议题,教会实在没有回避的空间。教会若选择沉默,等于置身度外,令教会因此失去社会见证,反而有损传福音大业。耶稣说教会要成为放在灯台上的灯,「照亮一家的人」(太五15),「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太五14),因此当香港面对重大十字路口时,委身香港的教会实在没有沉默或隐形的选择,否则便是否定自己的身份与使命。
 
  8. 教会应关心社会,但不需要关心政治;以为可以透过民主普选来解决社会问题是天真。
回应:所有社会问题都与政治有关,真心关怀贫穷人的教会因此也无可避免要关心政治。是的,民主普选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一个透过普选产生的特首,应该会更致力解决市民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因为选民是他的老板。民主程序不担保能产生一个能解决大部份社会问题的英明领袖,但能担保不会产生一个肆意持续藐视民意的特首,不会有一个不断激化民愤的行政会议。
 
      三、教会与争取民主
 
  9. 一般而言,民主是好的,但民主有不同程度(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民主制度),香港可以有多少民主,就应该为所得到的而感恩,不必争拗;这是基督徒的处事态度。再者,与政府要保持对话及有礼貌,对政府施加压力就破坏了这个友好关系。争取民主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当时机成熟,自然水到渠成。

     回应:自己甘愿吃亏牺牲,满足于所拥有的一点点,是高贵的情操。但对他人遭遇,不应采取同样态度。若张三欠了李四一百元,到期只偿还了一元,我们不应该对李四说:「先把这一元袋入袋,为得到这一元而感恩满足」,我们也不应对张三没有兑现诺言诸般宽容,因为这样做是违反爱与公义。再者,近代人类民主改革历史进程清楚显示,民主从来都不是靠政府赐予。相反,因为民主改革意味着政府的政治权力会受到限制,所以大多数政府都对民主改革有所抗拒,都不会主动赐予民主;民主改革都是要靠人民辛苦争取才能得到。人民自己不去争取,就永远不会有时机成熟的一天。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因为其特殊身份(如政府官员),可以扮演循循善诱的角色;但我们不应阻止人民自身走出来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当理性对话无门或无功而返,当权者不愿意落实民主承诺,市民就只能向之施压。
 
  10. 就是民主值得拥抱,教会也不要参与争取,因为争取民主运动内龙蛇混杂,各怀鬼胎,整个运动很容易给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保持一定距离比较安全。
 
      回应:教会可以既支持民主运动,但又与这个运动保持一定距离。教会可以支持一些民主普选原则,但不需加入一些教会对之有戒心的压力团体。教会可以对争取民主提供道德支持,坚持普选理念,而不参与实际争取行动。但教会至少可以鼓励教会内讨论2017普选特首这个问题,而无需过敏地回避这个讨论。
 
  11. 若鼓励在教会内讨论民主问题,政治争拗会导致教会撕裂,破坏教会合一。
 
      回应:教会既然教导信徒不要把今生政治当作终极皈依,就应该教导并且训练信徒心平气和讨论政治问题,并且学习互相尊重彼此不同政见。我们不能害怕可能有冲突场面,就因噎废食。教会要正视的社会问题,不应在乎它有没有争议,而应在乎这问题有多重要。更重要的是,如果持不同政见的信徒不可以在爱中和平对谈、寻求共识,那么我们又怎能真诚地期望广泛的香港市民可以和平对谈、寻求共识呢?
 
  12. 争取民主不适宜用扰乱公共秩序的手法,因为基督徒当顺服执政掌权者,并维护社会秩序。透过「占中」来追求民主更是用错手段,一定导致动乱。
 
      回应:顺服执政掌权者并不是一个绝对命令,而表面上的社会秩序其实可以隐藏很多欺压、不公义、及政权暴力。公民抗命实在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一定是最后途径;因此抗命之前一定会据理力争,说理游说。香港这些年来街头示威游行不断,每年七一游行都是龙蛇混杂,但从没有发生过动乱;更何况参与「和平占中」的人士都要经过特别训练,坚持非暴力。教会对信徒参与「和平占中」可以采用这个态度:尊重信徒良知自由,既不鼓励,也不谴责。
 
                                      结 语

  香港面临一个重大十字路口,香港的教会也同样在这个十字路口上。
 
  长期以来,香港教会大规模参与香港公共事业,如办大量学校(约四成中学由教会兴办)、办医院、提供社会服务。教会有时会有一个狭隘的经营理念,把这些公共事业只当作传福音的工具而已。香港教会应该打破这个狭隘理念,既然透过那么多公共事业服务香港,教会就应该委身香港,责无旁贷关注和支持香港三十多年来对民主香港的诉求。为香港市民讲一句公道话,我相信这是市民对香港教会的期盼。教会领袖及神学院教授可以对「和平占中」中立,但应该打破沉默,诚恳呼吁政府2017落实真正民主普选。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五13)
 
     笔者按:上文是笔者于今年十月十九日「基督徒支持民主政改商讨日」的发言稿修订版,于十月廿一日完成修订。
 
     
  (本文转载自:仁教心学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b0709e940101bexg.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李敖污蔑佛教, 如何对待是正道?
       下一篇文章:如何防止信仰成为专制的帮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