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宗教与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 2014/3/14日    【字体:
作者:罗兰
关键词:  宗教 社会  
 
 
                               建构一个共同的讨论框架
 
     这么多学者和思想家有机会云集一堂,共同探讨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实属难得。面对世界舞台上的种种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的事业显得非常重要,然而人们对这项事业却常常没有给予应有的考虑。现在来探讨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尤为切合实际,因为现在的人们常常将宗教视为冲突的肇因,而非和谐的动因。由此看来,承认并加强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实在是一项紧要的任务。然而,我们如要有效地商讨宗教的作用,首先需要一个共同的框架和一套共同的词汇。在这个发言中,我想与诸位分享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用来建构一个共同框架,以供大家讨论、探索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科学与宗教
     回顾一下人类历史,我们就会看到,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有两股力量:科学和宗教。没有几个人会怀疑科学及其产物——技术对文明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我们现在能够这样方便地聚在一起开会,无疑部分得益于技术领域的进步:我们是乘飞机、坐轮船到这里来的,而且我想我们每位都用计算机写了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都使用了因特网,而且都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与同事联系。不错,我们可能会怀念往昔生活的某些方面,但很少有人会否认,科学和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舒适——在刚刚过去的150年中尤其如此。

     有些人可能很难明白,宗教与科学一样,也可被视为社会进步的源泉,甚至可以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力量。在大多数人看来,宗教也已成了冲突的源头,或者至少成了冲突的借口。在他们眼里,宗教是进步的障碍,而非前进的动力。然而,如果公正地回顾一下历史,我们也必须承认,宗教在历史上曾经促生了伟大的牺牲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标准。而且,各宗教启示还启发了欣欣向荣的艺术和建筑。那些伟大的宗教导师的教义和价值标准被付诸实践后,还促生了各种法律体系和社会机构,这些法律和机构在这些导师去世之后,仍在指引社会的前进。这些以往的宗教导师对后世的影响历千百年而不衰,而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和统治者的影响一般也不过几十年,有些权倾一世的人物也最终被历史所遗忘。如何解释这样一个明显的矛盾呢?如何挖掘宗教在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呢?

    解决这个明显的矛盾的一个办法就是要认识到宗教和科学一样,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变化的知识体系。要理解这一看待宗教的有力的方式,我们不妨先将具体的技术放在一边,看看科学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人类福祉所做出的贡献,探讨一下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所具有的特征。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有过多种形式。常常,这个或那个历史阶段会盛行诸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仅仅将目光集中在具体的理论身上,我们就会觉得至少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理论彼此是很难兼容的。但是,在谈及科学及其对文明的推进作用时,我们所说的科学通常并非科学家们在这个或那个历史时期提出的单另的、有时是相互冲突的理论。相反,这时候我们常将科学视为我们藉以理解周围世界的实质的一个单一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将这个知识体系比作一条河流:随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更为深刻地理解世界的实质,他们获得的知识会逐渐汇成一条河流,而且这条河流还会不断吸收各种各样的支流,最后汇入广阔无际的茫茫大海。
如果以这种方式来看待科学,我们就会认识到: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经历了一个演化与变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人类关于实质的集体学识。在任何特定时期,人们所理解的科学中可能会有某些原则带有根本性的缺陷,而其它的原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其中更有一些则可能会准确地反映物质实质的本质所在。随着不同背景和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世界,提出新的理论来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那些有缺陷的理论就会被人们抛弃。这种情况有时还会让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产生根本的变化。

    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最初提出的理论含有许多正确的东西,那么它们就会成为产生新的理解与洞见的基础。随着这些理论的原则更为充分地为人们所理解定义,新的问题就会出现,进而带来新的理论。这些新理论虽然不会与以前的“事实”相矛盾,但是会重新审视这些事实,或者会提出一些已有的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这样,不同理论的效度就会逐渐得到界定,新的理论就会涌现,从而使可解释现象的范围得到拓展。例如:牛顿物理学的重点在于力与反作用力,后起的量子物理学并没有推翻牛顿物理学,而是发现牛顿物理学的原则和规律仅仅适用于一定的框架内。在此框架之外,则需要新的规律和理论,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提出的量子理论至少提供了部分这样的规律和理论。

    回顾一下宗教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体系的这种演进与变化进程,不仅出现在科学中,而且同样出现在宗教中。科学关注的是物质实质的精确本质,而宗教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关注的则是人类生活的精神方面,以及如何将精神原则应用于实践,以期改善世界。宗教这一知识体系的基础是:承认人类不仅仅是物性的创造物。人类被赋予了许多能力——体能、智慧和精神能力。同动物一样,我们具有物质本性,而且正是这种物质本性滋生、助长了人类的许多低级倾向:贪婪、自私、竞争,等等。然而,人类也具有精神本性,而且正是这种高级本性最终将人类同其它存在物区别了开来。爱的能力,牺牲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分辩善恶的能力,超越自我与私利的能力,这些就是使人类有别于其它生物的几项人性要素,也是宗教的终极关怀所在。可以这样说,宗教这种知识体系旨在净化和指引人的本性的发展,强化人的精神本性,使人类能够克服源自低级本性的欲望和倾向。

    科学借助科学家和思想家的理论和洞见而发展,而宗教的核心在于启示的进程。在历史上,每过一段时期,总会有一位伟大的精神导师给人类带来关于精神实质的本质的教义,以及这种精神本质对人类生活的组织形式的含义。如果将对精神实质的理解与科学上的进步结合起来,就会产生真正的文明,人类的持久幸福与福祉也将会成为现实。

    这些连续出现的启示旨在重新唤醒人类,使之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潜力,推进意识和文明的发展。每个启示不仅含有关于精神实质的本质的新洞见,而且含有一些主要涉及如何将这些精神原则付诸实践,满足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别需求和状况的教义。这些特别需求和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为不仅人类生活其中的物质环境和社会条件在不断变化,而且人类自身也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可使人类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建一个和谐、和平的世界文明。

    人类的成熟进程类似于个人的成熟过程。一个人在婴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的能力和需求各不相同,同样,整个人类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能力和需求。

    人类必然要经历自己的婴儿期和童年期,而这两段漫长的时期已经退居到了后台。现在,人类正在体验种种与青春期紧密相连的骚动。青春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为骚动不安的阶段。一旦青春的冲动和激情达到高潮,就必须由冷静、明智、成熟这些成年特征来取代。此后,人类将到达成熟的境界,人类将在这种境界获得维系自身终极发展的所有能力。
 
(守基·阿芬第,《巴哈欧拉的世界体制》,英文版,第202页)
 
    连续出现的宗教不仅向人们教导永恒的真理和指引,而且还会满足当时的人类在其成熟过程中的特别需求。认知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解决世界上某些宗教在教义上的一些表面矛盾。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各个宗教,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所教导的精神教义大都是相同的。所有的宗教都引导人类培养这些精神质量:公正、仁慈、怜悯、勇气,等等。过去各大宗教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它们有关社会的教义上。各宗教在社会教义上的这种差别并不否定它们的根本一致性,而恰恰表明宗教教义需要满足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需求。这就好像不同文化的人们有着各异的服装、饮食、语言和习惯,但这并未推翻人类只代表一个单一种族的事实,而是表明人类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要求。
 
    对宗教的这种理解背后是这样一条真理:宗教的核心所在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的进程。宗教信徒以及那些虽然不信教、但却努力通过宗教教义获得对精神实质的理解的人士,会进入一种学习、行动和反省的过程,以便更充分地理解经典的含义,发展启示所呼吁的那些精神质量。只有通过这种行动与反省的过程,才能获得真正的洞见,才能加强人的精神质量。坐在自己家里享受关于“诚实”的一句话带给自己的启发,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一个人不将自己的理解与同胞一起应用于实践,他的领悟始终是受限的。有了实践经验后重新来学习熟悉的经典段落,常常会从中学到新的含义,常常会发现自己原来的理解是不够的或不正确的。如要将洞见应用于整个社会,这种探索、行动、反省的模式则显得尤为需要。

    在宗教中进行学习——这一理解与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宗教教条和迷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可以这样说,宗教狂热主义、对某种阐释的独断坚持以及迷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忘掉了这种学习的进程,失去了一个追寻真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质量——谦卑。宗教的核心在于:要领悟到上帝的本质是不可知的,任何定义上帝的尝试最多只代表我们自己的能力和理解,而非上帝的实质。同样,我们对上帝教义的理解也总是受限于我们自己的能力的。

    如果我们承认宗教是一种知识体系,其核心要求是不断探索真理,那么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就变得更为明显了。宗教可被视为许多基本的精神原则和概念的源泉,这些原则和概念可以指引社会前进,促进社会和谐的创建。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学会得当地应用这些原则,并将它们转变为确保公正与和谐的体制。

    若要将精神原则明确地应用于创建社会和谐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有一定的措施来衡量某一个原则是否被付诸实践,就需要将有益于社会和谐的精神原则作为评价我们国家或小区发展的一个明确部分。不然,我们就会掉入一个这样的陷阱:一方面谆谆告诫人们重视精神原则和社会和谐,一方面却仅仅用这些尺度来定义所取得的进步:民众的收入、汽车和计算机的使用量,电话体系和高速公路的覆盖率,等等。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衡量进步的办法,各种精神原则将会停留在模糊的渴望阶段。要使精神原则和价值观明确成为我们关于发展社会和谐的讨论的一部分,一个办法就是使用精神指标。

    “指标”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用发展指标来衡量某一民众或全体国民的整体医疗卫生或经济福利水平。在某些情况下,发展指针是一些具体的数字,人们用这些数字来衡量某一具体现象,而这一现象往往被认为是民众福利的一个基本部分,比如说婴儿死亡率。在其它情况下,几样因素被糅合到一项旨在理解重要变化的指数中,比如说健康概况指数,教育指数,或者食物安全指数等。联合国的机构和各国政府用这些指标来描绘趋势,解释事项,阐明某个具体社会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指针能够提供信息,而这些信息不仅能够表明需要改变政策、目标或者优先考虑对象,而且会促生各种项目和实际行动来处理一些已经确定的问题。

    精神指标指的是那些能够用来评估因为精神原则与概念的运作而取得的发展与进步的指标。这些指标是建立在人类的精神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普遍原则之上的。这些指标的应用表明,人类绝不仅仅是高级动物,而是在根本上属灵的生物,其幸福和满足取决于自身各种精神质量和潜力的发展。因为人类在根本上是属灵的,精神原则就能够跟人的本性产生共鸣,有能力从人身上挖掘出最好的东西。创建一个和谐社会必然需要种种改变,而精神原则能够激发这些改变所不可或缺的那种精力、决心和牺牲精神。

    在讨论如何将精神指标作为一种可行方式、藉以来促进宗教对有关社会和谐的讨论的贡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截至目前,精神指标并不存在。这只是将精神原则应用于发展社会和谐的可供考虑的一个途径而已。我在这里表达的想法与《在发展中体现精神文明》一书中表达的思想一样,仅仅代表了对这一概念的一个初步探讨。不过我希望这个想法将被证明是有用的,能把我们对宗教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的讨论从理论的层面带到实践行动的层面来。

    另外,我们在探讨精神指标的潜能的时候,既要认识到它们的价值,也要看到它们的局限所在。跟任何类型的指标一样,精神指标可用来衡量一种变化,但是衡量现实通常不能单单依靠它们。进步不是一个事件,也不是一个统计量,而是一个由无数因素构成的进程。光靠一个指标,或者仅仅通过对某一时期的一次“快照”,我们是无法理解进步的。大家都知道,统计资料也可以有多种解释,而且我们很容易掉进这样一种陷阱:光看在一个特定时刻得来的偏狭的指标,而后用它来推断定义整体、复杂而不断改变的团体的福祉。不过,如果我们能够避开这些陷阱,并且时刻牢记指标自身并无法改变现实,那么精神指标就可以是帮助形成我们对现实的看法的有益工具。

                          创造精神指标:进程

    要发展可用以衡量建设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的精神指标,首先需要确定一些主要的精神原则。只有在社会中应用这些精神原则,社会和谐才能建立起来并在将来得到维持或强化。在这一领域,宗教教义和宗教团体的经验将会非常有用。

    显然,可用来发展精神指标的其中一类精神原则就是所有宗教都提倡的那些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例如诚实和诚信等。这些精神原则我们都很熟悉,也常常将它们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然而,宗教教义也含有一些同样重要的其它类别的原则。例如:巴哈欧拉的教导清楚地指出,人类是有能力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他呼吁(人类)“把你们的心思集中到你们生活其中的时代的急需上”。这些陈述意味着虽然参与并不是一项传统的道德,但是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可用它来促生一些精神指标。男女平等是巴哈欧拉所详细阐释的另一类精神原则。其它类别的原则还包括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多样性之统一的原则,值得信赖和道德领导的原则,独立探寻真理的原则等。利用世界各宗教的精神遗产来帮助定义这些原则的简短论文会使我们对这些原则意思和含义产生一致的认识。当然,任何论文最多只能代表人们当时的一种理解和探索。

    一旦确定了一些指导精神原则,接下来就要决定哪些政策领域可以应用这些精神原则。我们可以考虑的政策领域有:经济领域、教育领域、卫生领域、环境管理领域和人类基本需求领域。选定一个政策领域后,我们也许需要分析一下该领域主要关注的是什么,以及在该领域可以应用哪些指导原则。

    举例来说:在着眼一国的教育领域时,我们可能不仅需要简要分析一下该国的教育现状,而且还应分析一下适用的指导目标和原则。就教育来说,这些目标和原则可能包括:民众接受教育对发展社会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非常重要;所有人民都需要大大增加接受教育和参与创造新知识的机会;终身教育应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仅应传授谋生所必需的知识、价值观、技能和能力,还应传授能够帮助自己为社会和谐和家庭、小区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知识、价值观、技能和能力。这种分析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应用精神原则的框架。这样看来,全盘分析所确定的政策领域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是非常关键的。
探讨了主要的精神原则、确定了某个政策领域之后,下一步可能就是要确定一个目标,好让精神指针根据这个目标来衡量进步。当然,这个目标将由精神原则和对政策领域的全局性分析来确定。我们不妨再回到前面所举的关于教育和多样性之统一的原则的例子上来。一些潜在的目标可能包括:在学生中培养人类一家的意识,或者培养为他人服务的价值观。

    我在前面指出,我们要使用明确的精神指标,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宗教教义的原则和洞见来促进社会和谐的建立。它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层次,上可以有用来制定发展计划的国际指标和国家指标,下可以有适用于具体项目的指针。虽然具体的精神指标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在非正式的层次,巴哈伊信徒在努力促进团体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将精神价值观明确作为他们目标的一部分,并且努力依据这些目标用具体的方式来衡量进步。我们不妨看几个这样项目,这将会让我们进一步明白:精神价值观能够转化为切实的社会和谐指标。为清楚起见,我需要在这里非常简要地介绍一下两个不同的项目。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将着眼两个精神原则以及它们是如何在不同领域被应用到巴哈伊的具体项目中的。第一个原则是参与原则。我在前面提过,巴哈欧拉的著作将人视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团体进步的积极推动者。下面是关于这一主题的两条引文:
 
    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推动不断演进的文明而被创造的。
 
   (巴哈欧拉,《巴哈欧拉圣典选集》,第109节)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他特殊的愿望。今日的社会所需要治疗其病痛的药剂,与后代所需要的不可能相同。你们须密切关注你们生活的时代所需要的救药,集中你们的心思以应付它的急需吧。
 (巴哈欧拉,《巴哈欧拉圣典选集》,第106节)
 
    这两节引文仅仅是巴哈欧拉关于这一主题的大量著述中的一丁点,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看到团体的进步并没有被看成一小撮专家的责任,相反,每个个人都有能力、有责任为团体的进步做出贡献。同时,从这两节引文中还可以看出,为团体服务必然是参与概念的重要的一部分。这种观点与那些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人人都努力追求自己的私利,团体才能最好地取得进步的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面我将要谈及的头两个受到巴哈伊思想启发的项目属于社会与经济发展这个大的政策领域。在此我不会去试图总结这个大领域的条件和目标,不过我想指出,任何对这一政策领域的分析,如果既考虑了物质条件,又考虑了精神原则,那么就需要承认人的幸福和福祉不仅取决于经济状况,而且取决于团体的和谐与团结。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叫作ECTA的组织在尼泊尔进行的小区银行项目。ECTA认为,尼泊尔的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缺乏财政资源。那里的农村妇女尤其缺乏资金。该项目通过一个培训课程来提高农村妇女的能力,让参加者能够自己组建小区储蓄银行,然后给她们银行的成员发放信贷。该项目最初开始是一个扫盲课程,除了基本的读写之外,还传授精神价值观。然后,该项目会致力于增强妇女的金融能力——不仅让她们创建一个地方银行,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她们懂得了透明、稳定的财务管理所需的原则和系统。
 
    当然,小额信贷项目是社会与经济发展领域解决资金缺乏的一种普通方式,但ECTA进行的小额信贷项目有其独特之处:它在创建银行和运转银行的各个方面,都注重提高当地妇女的能力,同时将服务融入整个系统,使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在发展领域中,绝大多数小额信贷项目都是由一个外部的代理来管理运营的。这个代理具有财务知识和金融能力,能够确保健全稳定的财务管理。在地方层次,人们对这种小额信贷项目的参与主要表现为:参加管理代理举行的例会,在会上根据储蓄计划定期进行存款。通常,这种银行业务会议还会开设传授有用知识的研习课程。但不幸的是,由于这些例会都是由代理机构的员工——在有些情况下是由当地银行的代表——举办的,而这些员工或代表还得跟其它许多不同的小组开会,所以这些例会就有一种简单化的趋势。人们在会上所进行的不过是存款、还贷以及查看总帐而已。当地的参与者可能会保留财务交易的记录,但是这些记录只是银行和其它正式的金融组织所使用的更为全面的那个体系的简化版。
 
     ECTA的小额信贷项目和普通的小额信贷项目有几点不同之处。首先,ECTA的培训项目旨在先提高项目参与者的金融能力,进而提高整个小区成员的金融能力。储蓄项目使用的银行管理体系并不是已经建立的银行所使用的体系的简化版,而是跟其它银行使用的一样的综合体系,遵循相同的原则和很多同样的形式。ECTA相信,农村妇女有能力理解并且管理银行体系,而培训课程可以系统地培养这种能力。从储蓄银行的最初建立一直到后来的运作和帐务管理,全部由当地的银行负责小组来处理。其次,项目自始至终贯穿着为服务小区的精神。扫盲班是由小区中的志愿者来上的,而银行的三人管理委员会也是由村民中的志愿者组成的。ECTA会给这个管理委员会一些特别的培训,以便他们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会要求他们在村里举行培训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小区的其它成员。这样,银行体系的知识就不会仅仅掌握在几个人的手里,而会成为小区整个文化和学习的一部分。
 
    第二个例子是巴迪基金会在中国实行的社会企业项目。这个项目既针对社会与经济发展领域,也面向环境管理领域,因为它旨在提高农村妇女的能力,使她们为自己小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巴迪基金会的项目并没有像ECTA的项目那样处理基金匮乏问题,而是集中精力提高妇女的能力,使她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这样一来,她们就可以做出有意义的决定,促进她们小区的可持续发展。许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一般都将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介绍具体的技术上,或者花费在培训参与者使用外面的专家特别决定的、符合本地区情况的“可持续”技术包裹。巴迪项目虽然也会传授从当地就可以得到的技术,但主要利用这些技术来讲解生态科学,讲解那些区分可持续与不可持续体系所需要的概念。
 
    参与巴迪“环境建设课程”的妇女先要接受为期5天的基本培训,然后将她们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家庭或小区的各种项目中去,比如温室培育和沼气发电等。这些具体的项目完全由当地妇女自己设计,而且一切所需资源的组织工作,不论是金融上的还是技术上的,也都是由她们来操办的。许多妇女都会调整她们自己的农业操作系统,使它们更具持续性。一些妇女还会贷款来对他们的生产系统进行大的调整。在有的地方,妇女还一起修路搭桥。受过培训的妇女将她们所学的科学应用于实践以后,她们其中有兴趣的成员可以作为“环境建设课程”基础课程辅导者,同村里其它的男人和妇女分享自己所学过的课程。这样,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理解就变成了整个小区的科学文化的一部分。虽然最初的培训是由巴迪基金会的人员进行的,但是这些受训的农村妇女以后会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培训她们村庄中的其它村民,以此来服务她们的小区。
 
    ECTA项目和巴迪项目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它们给我们提供了洞见,让我们看到如果将参与和服务视为建设社会和谐的精神指标,从中又会产生怎样的精神指标。在这两个项目中,参与者(受益人)都在积极主动地运行项目——在ECTA项目中,是建立和运转银行;在巴迪项目中,是将所学材料传授给小区的其它成员。两个项目都努力使参与者深入理解所传授的科学——ECTA项目向所有项目参与者教授金融管理的科学,而巴迪项目通过生态和农业向参与者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最后,两个项目都贯穿着为小区服务的精神,而且参与者也明确地表现出了这种精神:或者志愿作为扫盲培训或银行管理委员会的一部分(ECTA),或者志愿作为其它村民的辅导者(巴迪)。这两个项目中可能发展起来的一些精神指标有:当地人进行决策和管理的程度,一个项目能否在自身体系中培养当地人的管理能力。对于服务而言,志愿者举行志愿活动的百分数也可能是一项指标。这项指标可以包括两部分:项目参与者(受益者)所表现出的志愿程度以及项目参与者以外的志愿者表现出的志愿程度。另一项指标可以是:花在学习特定领域的科学的时间与花在学习具体技术上的时间的百分比。
 
    前面说过,这里所举的仅仅是将来自宗教的洞见应用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种方法的例子。如果觉得这是一个较为有用的概念,可以在小组专题讨论时进一步讨论这个领域,因为这些会议是按主题组织的,而这些主题在很多情况下都可视为政策领域。在小组专题讨论中,我们也许可确定一些相关的精神原则,探讨如何将它们转变为目标和指针,这将是十分有用的。当然,一次由数量有限的学者和实践者参加的会议并无法完成构建一个适当的讨论框架、确定一些具体的精神指针的任务,但是如果这个概念被证明是有价值的,我们以后也许可以继续进行关于确定精神指标的探讨。
 
    (本文原载:《宗教与和谐社会》,新世纪国际出版社,2007年。)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政教协定的界定、历史源流及当代嬗变 \刘国鹏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天主教会拥有国际主体性的最高权威圣座(SantaSede/HolySee)与一般主…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刘太刚 吴峥嵘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王权”与“神佛”——日本思想史的两极 \葛兆光
2020年年初我来到东京,住在上野不忍池的附近,每天走路到东京大学的研究室看书。近年…
 
论加尔文法律思想中的道德律 \周钰明
摘要: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1509-1564)是法国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和思想家,对西方的…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藏传佛教”概念分析
       下一篇文章:从马航失联看宗教的双面作用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