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宗教不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黑格尔体系中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15/4/24日    【字体:
作者:于涛
关键词:  黑格尔 宗教与国家  
 
     
      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作为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黑格尔逻辑学中,宗教被归入绝对精神的范畴,是自在自为之真理,国家则是客观精神的最高层次。但黑格尔没有停留在逻辑学层面,而是将宗教现实化到法哲学领域与国家进行比较,在其法哲学中,宗教与国家关系的论述主要集中于客观精神的伦理维度,宗教这一原本属于个人层面的精神实存,被纳入超越市民社会的国家领域进行现实性的研究。黑格尔对宗教概念的现实化给出准确的定位,认为宗教本身不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这不仅是黑格尔处理现实世界中宗教与国家关系的态度,也是辩证法在其政治哲学中的体现。
 
  在黑格尔哲学中,国家作为伦理性实体,其目的是追求特殊利益实体的普遍利益,这与其法哲学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密切相关。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澄清国家与宗教关系本质的基础。由此出发,黑格尔批判了经院哲学把宗教信仰视为国家的基础,并试图以国家这一政治实体来维护某一宗教信仰绝对性的错误观点。在他看来,宗教以绝对真理为其内容,最高尚的情绪是宗教情绪。由此可见,宗教采用感情、表象和信仰等主观形式来展现自身与绝对物的关系,宗教中的一切实存都是偶然的,而非永恒的。宗教否定了法律客观普遍的有效性,代之以虔诚的信仰。面对现实的苦难,人们凭借自我的任性和激情,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完全依赖主观意见和任性的偏好往往会导致宗教狂热,排斥任何国家制度、法律秩序,排斥一切家庭和市民社会中的理念和定在。
 
  但黑格尔也认为,现实的宗教并不否定国家,它会在拥有独立地位的条件下承认并支持国家。在现实社会中,宗教需要地产、财产和人员以维持各种仪式和教化活动,因此必须与国家发生各种具体的关系。而一个组织完善的强国往往会把教徒交给市民社会管理和约束,不拒绝宗教触及国家事务的某些方面,甚至会允许教会用替代的方式来完成对国家的义务。
 
  在黑格尔那里,国家作为现实的合理性而存在,伦理真理则作为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法律而存在。宗教的真理并非通过思维和概念被认识,而是通过一种权威性的义务被感知和信仰。只有通过哲学,才能正确地认识到教会和国家的真理和合理性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非内容上的对立。教会只要传播客观的、理性的伦理思想,就会过渡到国家领域。一般伦理原理和国家秩序也应得到来自宗教的认可,以使国家的真理性得到更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对宗教的主观真理的认同,国家必须保持客观和理性的形式,并与不合理的主观主张相抗争。教会可以成为国家在主观上获得普遍认同的途径,但绝不能成为国家在客观上的主宰。宗教应存在于内心之中,而不能进入和干预现实生活。
 
  在黑格尔看来,政教分离原则应该成为现代国家必须遵循的一条金科玉律。宗教只能在国家依照其理念运行中发挥精神上的辅助作用。这是一种国家理念至上、以法为核心的宗教观。
 
  黑格尔所阐释的国家与宗教的关系,是其法哲学逻辑推演过程的一部分,也是其国家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层面,体现了客观精神与绝对精神两个层面的关系,对后世政治哲学和宗教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于涛:赫尔辛基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学院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网,2011年06月02日 。
http://sscp.cssn.cn/xkpd/zjx_20158/201106/t20110602_1119753.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寺庙财产民事纠纷案件处理的司法立场与裁判依据 \吴昭军
摘要:关于寺庙财产的规范调查,不论是日本宗教立法的圣俗分离原则,抑或是美国的法律…
 
“帝国基本法”与统治的契约化——契约观念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改革”(1500—1521) \王银宏
摘要:1500-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改革是1495年沃尔姆斯帝国议会所确立的"帝国改革…
 
战后日本“政教分离”原则下的政治违宪——以自民党与统一教的关联为例 \赵刚
摘要:2022年7月8日,日本宪政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行刺者是一位深…
 
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 \赵博文
摘要:英国宗教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确立了一个听命于至尊…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古代帝王靠迷信统治人民?
       下一篇文章:“神自身在地上的行进,这就是国家”——新书《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自序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