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选择清真寺的标准和事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15/11/19日    【字体:
作者:哈米德
关键词:  清真寺 标准 事项  
 
 
 问:我想了解一下选择清真寺的标准和事项是什么?换句话说一个房子具备哪些必要的特征才能成为清真寺?假如一个地方没有具备清真寺的任何特征,但是经常在那个地方按时履行五番拜功,在其中所做的拜功与家里的拜功一样吗?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
 
答:清真寺是为了长期履行拜功而专门准备的地方,它是宗教的公产(沃格夫);一个地方可以通过念宣礼、召唤人们前来做礼拜而成为清真寺,大众学者主张无论是否明确的宣布它是不是宗教的公产都一样,唯有沙菲尔学派认为必须要宣布它是宗教的公产。敬请参阅《教法百科全书》( 37 / 220 ).
 
清真寺应该不属于某人的财产,因为它是公产(沃格夫),所以不允许把清真寺卖掉;在一些机构或者学校里有做礼拜的场地(穆算俩),它不具备清真寺的属性,因为它不是宗教公产(沃格夫),而且大多数时候在其中没有履行拜功。
 
有人在《学术研究和教法律列常任委员会法太瓦》( 5 / 169 )中询问:“清真寺(麦斯吉德)和做礼拜的场地(穆算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也就是说在“穆算俩”中做“庆贺清真寺的礼拜” 是不是圣行?或者是不是可嘉的行为?”
 
回答如下:“清真寺(麦斯吉德)是专门为了长期履行主命拜而准备的地方,它是宗教公产;至于做礼拜的场地(穆算俩),则是偶尔做礼拜的地方,比如履行节日拜的场地、或者站殡礼的场地等,不是专门为了履行主命拜而设置的宗教公产,所以在进入“穆算俩”的时候做“庆贺清真寺的礼拜”不是圣行;但是对于进入清真寺而且想在其中坐一会的人来说,做“庆贺清真寺的礼拜”是圣行,应该在坐下来之前做“庆贺清真寺的礼拜”;因为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如果你们谁进入清真寺,那么就让他在坐下来之前先礼两拜。”布哈里和穆斯林辑录。一切顺利,唯凭真主!愿真主祝福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家属以及圣门弟子,并且使他们平安!”
 
谢赫阿布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本·巴兹
 
谢赫阿卜杜拉·本·额德亚尼
 
谢赫萨利赫·福扎尼
 
谢赫阿布杜·阿齐兹·阿里·谢赫
 
谢赫拜克尔·艾布·宰德
 
有人向谢赫伊本·欧赛米尼(愿主怜悯之)询问:“清真寺(麦斯吉德)和做礼拜的场地(穆算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清真寺的标准是什么?”
 
谢赫回答:“从广义上来说,整个大地都是清真寺,因为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大地为我而成为清真寺和干净的。’从特殊意义来说,清真寺(麦斯吉德)就是专门为长期做礼拜而设置的,无论是不是有石块、泥土或者钢筋水泥的建筑都一样;至于做礼拜的场地(穆算俩),就是临时或者偶尔做礼拜的地方,不是专门为长期做礼拜而准备的地方,它不能称之为清真寺(麦斯吉德),其证据就是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曾经在家里做副功拜,他的家不是清真寺;欧特班·本·马力克曾经邀请先知(愿主福安之)到他的家里,让先知在欧特班做礼拜的地方做了礼拜,这个地方也不是清真寺。所以“穆算俩”就是为做礼拜而准备的地方,但是人们一般没有长期在里面做礼拜,也没有冠以“清真寺”的专名。”《谢赫伊本·欧赛米尼法太瓦》( 12 / 394 ) .
 
综上所述:清真寺必须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1 是宗教公产,而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
 
2 公开念宣礼,召唤人们前来做礼拜;也就是不能阻止想做礼拜的人在其中做礼拜;
 
3 为长期履行五番主命拜而专门准备的地方。
 
真主至知!
 
来源:伊斯兰讯息网, 2015-11-02。
http://www.islam.net.cn/html/yisilanjiao/changshidayi/20151102/7316.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原始僧团中财物的来源
       下一篇文章:教会财产 (上)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