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化寺东院殿房与已经腾退的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一角。
北京市鼓楼西南的后海北岸有一条幽静古老的鸦儿胡同,胡同中部有保存完好的一座古刹,寺名广化寺,始建于1342年前后。广化寺建筑布局严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北京着名的佛教十方丛林,现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然而,广化寺在“文革”后恢复成完整的院落,却用了23年的时间。可见,宗教房产落实工作是在艰难中前行的。7月的骄阳下,记者走进了这座古刹。
庙产腾退:在艰难中前行
走进广化寺,记者发现寺庙的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四进殿堂以及东西配殿、配楼等建筑油漆彩绘一新,正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寺庙的东院则还是一片工地,砖瓦沙砾随处可见,而其留存在原址上的建筑物风格跟寺庙其他建筑也迥然不同。
事情还得从二十几年前说起。1985年12月,《中央办公厅调查组关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及有关问题的调查报告》出来了,报告中指出,“文革”期间,全国佛、道教寺观中的僧道人员几乎全被赶出庙门,许多名寺名刹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凡经各级政府批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寺观,以及现有僧道人员居住并有宗教活动的寺观,应将它们及其附属的房屋交给佛道组织和僧道人员管理使用。报告中还列举了一批重要的寺庙宫观,广化寺就是其中之一。
“从1985年开始,寺庙周围的住户腾退工作一直在进行,我们的房产也在一点点收回。” 广化寺方丈怡学法师告诉记者,“广化寺周边的散居住户大概有二十来户,还有单位。由于腾退牵涉到很多问题,因此,落实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和容易的事情。但是,这个工作在一点一点地向前,最终还是成功了。”怡学法师感慨道。
2008年,占用广化寺东院的最后一个单位——北京市自动化技术研究院腾退。去年2月4日,广化寺东院房产交接仪式在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举行。北京市佛协与北京市自动化技术研究院签订了《交接书》,自当日开始,原北京市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所属的鼓楼西大街64号院的产权及使用权正式移交给北京市佛协管理及使用。广化寺东院落实工作历时23年,至此,在各方的努力下,广化寺周边所有的占地腾退工作基本完成。
“群众对宗教的正确理解,是成功解决广化寺房产归还问题的关键。”怡学法师说,这是他在广化寺23年的房产归还中最大的感受。怡学法师告诉记者,自1980年国务院第188号文件下发,尤其是1985年的“报告”出来以后,北京市宗教局以及北京市佛协等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广化寺的房产落实工作。但问题最终能够解决,还是在于群众对于宗教的正确认识。“只有让老百姓正确认识和理解宗教,把宗教与封建迷信区别开来,从而把宗教看成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老百姓才能接受宗教和信教群众,才愿意为宗教场所腾出一席之地。”怡学法师说。
什刹书院:对广化寺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谈及对收回的东院的利用和构想,怡学法师笑了:“这个我们早就有打算了。”今年4月,广化寺针对东院的修建和用途,特意邀请有关单位召开了广化寺东院设计论证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初步确立了东院修建设计方案。
“一年后,这里就是一座什刹书院。书院将凸显广化寺的宗教文化和什刹海的景区文化特色,体现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给游客和信众以精神上的熏陶。” 怡学法师告诉记者,修建什刹书院也是对广化寺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广化寺在发展教育、传播文化方面有着百年传统。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1908年,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将个人藏书存放寺中,奏请成立京师图书馆。次年获准,清政府派缪荃孙(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主持建馆事务。中华民国成立后,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派大学者江翰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次年开馆接待读者。不久迁馆它处,广化寺又恢复为佛教寺庙。l939年,广化寺创办了广化佛学院,招收学僧数十人,聘请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佛教学者任教,培养僧伽人才。后又创办了广化小学,免费招生,为贫苦困难的学生提供书籍和学习用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办。
“书院将在广化寺原有东院的基础上,再向寺内扩占一些,总面积大概在2万平方米。建好的书院包括藏经(书)楼、讲堂等建筑,将集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于一体。”怡学法师对正在建设中的什刹书院满怀着憧憬,目前他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把好书院修建的每一关。
“时不我待,一步走了23年,我们必须要抓紧。”怡学法师感叹道。记者站在东院工地上也跟他一起向往着,明年,这里将是风光无限!
转自佛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