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基督徒要做好慈善 更要重视门徒培训观
发布时间: 2018/2/8日    【字体:
作者:王璐德
关键词:  基督徒 慈善 门徒 培训  
 
 
伴随着社会需要和政策的发展,宗教组织、宗教人士参与公益慈善也成为一种弘扬正能量的美好行为。其中也有越来越多基督徒开始更多关注和参与慈善,然而,时下仍旧有许多欠缺与不足。如何做能够促进基督徒更好参与慈善?
 
日前,一位过去近10年来一直帮助和培训教会与基督徒参与慈善的G弟兄分享说,看上去做慈善跟门徒训练不相关,但要想基督徒在做慈善上真正有果效并且取得长足发展,最关键是要更新门徒训练的观念,要让知道:慈善不是仅仅献爱心那么简单,也不是简简单单只是自己觉得做点好事内心更有满足感,而是要有一种付代价、并且长期付代价、甚至是即使不见直接传福音的果效也要长期付代价的心志才可。
 
G弟兄分享说,首先这个时代中的社会大环境已经有不少改变。“现在出现很多NGO非政府组织,者是因为现在社会有很多需要,以前政府是包办所有的,但是出现‘小政府’的概念,不用国家来负责所有,国家只是一个指导性的群体。”正是因此,许多公益慈善机构也应运而生,包括不少基督徒和教会也投入其中。
 
但他提醒说:“做公益和做传道有同样的试探:就是觉得是在做好事,很容易骄傲。传道人讲一篇道的有时候都很难判断他的动机,比如讲了一篇关于谦卑的道,但是内心和动机仍旧外人不是很知道。但是公益反而更加隐蔽。公益是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好事,很少人挑战说你做的不对。”
 
除了这样的试探外,还有就是做公益有太多时候很想短期的时间内见到果效,尤其志愿者更是如此,这就很难激励人长期坚持做下去,基督徒也同样会有类似的情况,尤其如果只是带着要让服务的对方信主这样短期传福音的目的的话,反而更难长期做。“比如有的机构收养一生下来就残疾的孩子,筹款给他们治病。比如兔唇、先天性心脏病等等,医治好之后,然后在一些地方寄养,之后让人收养。这个机构有一些志愿者,当妈这种事情没有价值,而且抱这样的孩子基本很难传福音给他们,他们的将来也不是你能控制的,你做这个事情有没有效果都不是我们眼见的范围之内的。如果这是亲妈,那可以持续下去,就算是亲妈还有的时候会生气,但是不是亲妈,这种委身程度就很低,看不见效果,所以很多人就来1,2次就不来了。如果最开始就以传福音为导向的,反而不会去做这类的慈善。他们会问;‘你做这么多,他将来真的得救了吗?’”
 
在G弟兄看来,做公益慈善时基督徒要更有门徒的心志。他说:“从门徒训练的角度,我们教会之前和现在大致上只是讲讲上班职场、夫妻角色,但是....在大城市里面生活的多元性越来越多,从门徒训练的角度来说,我们怎么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活出主的托付,这是一个挑战。”
“我认为神给我们最重要的是门徒训练,光是信耶稣还不是荣耀上帝——要让他跟从耶稣。”G弟兄说,“门徒训练就好像教给孩子自己学会剥桔子的皮一样,最终我们是跟上帝一个好的关系、反映上帝的品格——这就是桔子甜的部分,剥桔子皮只是方法,我们有的时候错把方法当目标了。比如,读经、祷告是为了让我们享受神的恩典和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把方法当做目标,比如我每天读5章圣经就可以了,这是比较容易量化的。工业化的时代比较容易量化,这样的背景下所以我们会统计全民读经、等等,但是我认为门徒训练的核心是帮助一个人成长。”
 
“做慈善做公益、做社区服务两个层面,帮助他的需要解决,帮助他成长。比如一个小孩子摔了,你不扶他起来、让他起来,那是让他发展,但是他遇到障碍跌倒了你要令他起来,这不是发展,而是让他淹死了。”
 
“每一个时代的门徒训练是要像耶稣的样式.....”G弟兄在强调历世历代都根本是训练基督徒是门徒,但每个时代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而这就是每个时代的门徒训练都有自己要重视的特殊领域,而不是一刀切,每个时代的门徒训练都有神让我们在这个时代要特别悔改的话题。“我们常常把门徒训练当做一个口号,直接抄教材和方法,但是发现不管用,因为神给这个牧者的托付在那个时代的环境下这群体的人在什么地方悔改,是不一样的。这个是每个牧者要告诉别人的,我认为我所服事的对象应该悔改什么,别人这个东西抄不来的。”
 
而返回看我们现在时代背景,“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慈善机构出现了,我们这个时代都是住在这种城市的公寓里面,不是30年前教会刚起来的时候都在农村里面,我们左邻右舍关系淡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活出福音,如果我们也像40年那样出去唱歌跳舞给他人发单张,忘了我从来没花心思认识旁边的邻居,那这是我们的亏损。”
G弟兄认为,当下教会要更多参与慈善,要在两个关键的方面进行尝试和调整:第一,教会要做一些开眼界的事情,不要仅仅只是在教会小圈子里面,也不要只是做看上去与传福音直接相关的项目,而是有全人的眼光;
 
第二要明白我的邻舍是谁,事实上,耶稣总是强调的是让我们爱身边的人,而不是远在天边的人。“神把我们放在这个环境下,就像耶稣说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说爱我的邻舍,那今天谁是我的邻舍,不要总是想着我要去大西北传福音,其实有成千上万的拉面馆就在你旁边。”
同时,G弟兄强调做社区关怀的时候不要从简单的唯物主义角度出发认为就是关怀穷人就可以。圣经不是这样的,看圣经中的耶稣,“耶稣服事的群体有妓女、被鬼附的等等,他们都是被社会群体排除出去的。相反,当时的主流,法利赛人,他也服事了,所以耶稣看人不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谁更穷),而是从天国角度看困苦流离的人、困扰没有方向的迷失的,这都和穷没有关系。街头流浪者,非街头流浪者,都可能是困苦流离的。”
 
在G弟兄看来,因为一些环境限制的原因,过去家庭教会的角色一直是灰色地带,现在也有很多环境不如意之处,常常只能是很小规模的聚会和团契,但他认为可以换一个角度看,“也许是上帝的一个作为,也许是教会需要掉头、修正。因为过去灰色的教会在服事社会方面亏欠,反而爱邻舍变的可有可无,只是在小圈子里。也许是上帝让我们变得服事社会、爱邻舍,这个是没有人禁止。”
 
他举出一个曾经让他感慨许久的例子,马来西亚一次的国庆日,有基督徒打算以传道布道的方式来做,但是是受限制的。其中一位教会的领袖说:“如果爱上帝并且爱人如己要落实的话,不能用语言告诉他耶稣,但是如果你爱邻舍,用两个小时到旁边马来人的社区去打扫卫生服事,这样有没有法律禁止你用这样的方式爱你的邻舍呢?”
 
他反思说,常常听到一些教会因为被投诉扰民,有的时候教会搬家了周诶的邻舍说:“总算不扰民了!”这说明了什么?
 
“教会是一群人,不是房子,我们在这个房子里,如果不在这里了、不在这栋楼里了,周围的邻舍是说‘总算不扰民了’,还是觉得可惜?我们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G弟兄认为,我们做社区服务、慈善公益中的目标并非让人信主,而是带人开启门徒训练,对于一个人来说得救其实并非终点而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在一切人当中将神的荣耀彰显出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我们信主、有美好的敬拜等等都只是途径,是为了帮助人来荣耀上帝。”
 
转自基督时报
http://www.christiantimes.cn/news/23603/【观点】门徒培训对于基督徒更好参与慈善同样关键!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福利慈善、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
       下一篇文章:教会的社会服务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