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教会的社会服务
发布时间: 2018/2/12日    【字体:
作者:张远来
关键词:  教会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socialservices; social work;community service)是通过社会自身的力量来进行资源的调节和相互关怀的行动,以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它是构成现代文明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教会内部,基督教作为社会团体,基督徒作为社会成员,常通过其社会服务来传递基督的爱,并借此表达基督教信仰的福音关怀。对中国基督教而言,教会的社会服务还是我们走出教会围墙的一扇门,是赢得社会的关键。本文希望简析中国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资源及愿景等,希望一点管见能吸引教会对其社会服务有个较为客观的认知。
 
一、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信仰传统与现实意义
 
过去,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社会留给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不多。也因为教会自身的能力有限,对社会服务的意义及与教会使命之间关系的认知度不足,致使中国教会在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后,社会服务依旧比较滞后。其实教会的社会服务超越服务及社会活动的本身,而对教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社会服务是教会的信仰实践
 
社会服务理念有着悠久的信仰传统。旧约时代,圣经把社会服务视为一种社会及个体人的责任及义务。摩西律法对如何善待孤寡等社会弱势群体、外来寄居者、环境安全、生态环境等都有明确的教导。摩西五经教导以色列人要奉献十分之一,这些财物不仅是祭司阶层的收入,也是国民教育、社会福利等的支出之一。五经教导以色列人收割庄稼时要留下田边地角的谷物留给孤儿寡妇和野地走兽等。村庄和城市需要对其领地任何公民和寄居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摩西五经教导以色列人要保障弱势群体能有尊严地生活,亲属、公民和同胞之间互相尽上义务,以帮助家庭得以延续,生存得以保障,社会安宁得以维护。五经特别把保障社会福利交给社会而非政治,既维护了人之生存尊严得到保障,公民社会得以健全,也制约了单一权力体过大而造成的泛滥。
在新约时代,圣经把上帝之爱延伸至每一个人,教导信徒要超越民族和信仰的界限,爱世上的每一个人。耶稣自己和他差派门徒出去传道的时候,都会把传道、医病赶鬼视为一个统一的福音工作。也就是说,耶稣不仅关心的是灵魂的得救,也关注一个人生活的尊严。他不仅讲道,也用五饼二鱼喂饱饥饿的听道者。他不仅传福音,也参加人家的婚礼,并且为尴尬的新郎变水为酒。简单地说,圣经文化创造了福利制度。传统上,我们把教会的社会服务视为教会的一种使命之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传教士,伴随其传教的都是大量而且有质量的社会服务。这些社会服务帮助了宣教士们把福音带给当地的人民。
 
2、社会服务是教会进入公民社会,并参与社会交流的一扇门
 
社会服务是让教会走出围墙,进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借着社会服务,教会可以逐渐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学会与社会平等交流,从而带出基督教普世价值的理念和伦理,起到光和盐的作用。
 
今天,大多数中国人从知识的层面都知道基督教和教会的存在,但却不认为基督教或教会与他个人的生活或社会发展有什么关系。教会人也逐渐把自己的活动和社交圈子蜷缩在教会的围墙以内,并且以为缩得越紧就越属灵。这一行为阻断了教会与社会的交往,也局限了教会的发展。教会只有走进社会才真正了解社会,也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社会对教会的认识最终是通过教会的社会行为去认识她的。在偏远的农村,不少人不知道基督教,但知道爱德基金会;在汶川,鲜有人了解救恩,但对教会的赈灾总是赞不绝口!在贵州的苗寨,读过圣经的人屈指可数,但对伯格理,对石门坎无不钦佩有加。在印度,当年天主教鲜为人知,但提到德勒莎修女,妇孺皆知。当然,因为德勒莎修女,天主教在印度也有了影响力。这一切都是教会通过社会服务来展示的信仰实践,而这正是社会认识和认可教会的途径,是教会增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途径。
 
3、社会服务是教会为传福音松土
 
教会历史上,宣教事业总是跟慈善和社会服务是分不开的。不管是为了宣教做社会服务,还是为了社会服务而宣教,这一点在近代宣教史上难以分离。但真正的基督徒,社会活动总能彰显出信仰;而即使单纯的宗教活动,也总会有实实在在的仁爱之举。当耶稣呼召门徒到普天下让人作门徒时(太28:19-20),他其实是呼召他们进入世界,进入社会,见证基督的福音。不单是搞一次宗教活动,而是像耶稣一样:“传福音给贫穷的人;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 神悦纳人的禧年”(路4:18-19);医治疾病,关心人的需要,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同乐!——是在对人之生存深切的体验中,在同理心的关怀中,一同经历基督的拯救。通过社会服务,教会可以改善其在社会中的形象。时至今日,社会依旧对基督教有着诸如“洋教”、“怪人、穷人、老人、妇人去的地方”、外国人的宗教等各种误解。这些误解多半源自人们对基督教先入为主的无知,当然也有教会自身未能以健康的身份步入社会生活有关。我们不能靠行政力量去改变人们的观念,也无法在教会的院子里去影响外面的世界,但需要通过社会服务,向社会展现一个健全的教会形象,改变人们对基督教的不正确看法。通过社会服务,教会可以建立与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对话平台。社会服务可以帮助教会抛开“宗教包袱”,而以“社会公民”的社团身份与政府和社会有更多对话与交流的机会,并在这种机会中表达教会的声音和教会的身份。在当今教会处境中,社会服务不啻为教会与政府和教会对话交流的途径。
 
二、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资源和途径
 
和30年前的中国教会发展状况与处境不同,今天,社会和政策都给了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而教会自身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后,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的人脉资源、物质基础及管理方法。笔者以为,今天,我们至少有以下途径和资源可以参与社会服务:
 
1、义工团队
 
教会的优势是可以组织一大批具备不同专长的义工。实际上,三十年中国教会的发展主要是靠义工力量。这一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以用于教会发展,同样,也可以将社会服务纳入教会发展规划事工之列,从而让教会义工作为教会服侍的一部分参与社会服务。
 
2、财物奉献
 
目前国内不少教会都有了专门的慈善捐。除了金钱的奉献,教会还可以组织信徒捐献实物,比如为某一服务项目的实物捐款。长期回收信徒不需要的衣物等,由教会服务部门或者相关赠送到需要的地方。
 
3、探访关怀
 
探访和心灵关怀一直是基督教的强项。我们稍微对信徒做一些专业的探访及心理辅导的培训,就能在教会建立起特别的关爱小组。在北方相当多的教会渐渐形成了信徒自发的探访活动。她们去到一些医院、孤儿院、老人院帮助做一些义工的工作,安慰照顾医院病人。广州教会,包括笔者自己也曾多次配合街道办等帮助派送生活用品,慰问孤寡老人。在大别山区,教会经常照顾一些无依无靠,或者子女外出打工的老人,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笔者也曾在安徽组织过社会慈善活动,整合了教会和一些基金会的力量,配合当地的两会组织、民政和宗教部门参与赈灾扶贫等活动,得到了教会和社会积极响应。在南方和合肥部分教会都组织过自己的医疗队,下乡施医赠药。有些教会开办了心理热线,有的教会成立了福音清洁队,负责街道卫生的清理维护,有的教会承接了医院的临终关怀事工。有些教会开设外语及技术培训,心理辅导课程等等。为教会的社会服务持续地培养人才。这一切都对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教会社会服务的愿景
 
社会服务是教会一项长期的工程,是教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大计。针对客观教会情况,或许我们可以保持以下发展愿景:
 
1、规模化
 
教会的社会服务应该发展为一种规模化的可持续的事工。树立教会社会服务意识,提升教会社会服务理念,把社会服务提升为教会发展大计与责任。详细规划,合理布局,整合教会有生资源,联合教会与教会,教会与社会机构,使社会服务成为教会的规模化产业。
 
2、产业化
 
社会服务不仅是教会单一的“付出”,社会服务可以发展为一种可持续发展,不断壮大,有持久影响力的产业化事工。其资源不仅来自教会的“奉献”,教会社会服务的本身即可通过奉献、募捐、销售服务、商业、与其他机构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为一种产业化的事工。
 
3、制度化
 
创新的理念和完善的制度是教会社会服务的根本保证。再加上参与者的信仰情怀及教会资源的投入,可以让教会的社会服务更具自身的优势。我们需要的是社会服务制度化:它隶属教会事工,但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教会需要汲取社会服务机构最先进的理念和制度,建立健全教会社会服务的管理制度。
 
4、专业化
 
教会的社会服务不能仅仅为了多开展一项事工而开展,它是一项关乎教会发展的教会的“社会债务”!要做成教会的一个品牌、一个亮点。需要更加专业的发展思路、管理理念和服务技能。把社会服务建立成教会的常态化事工。
 
金属质感分割线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社会给了中国教会从未有过的发展契机。在教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感受过去那种快速增长的态势行将转型之际,做好社会服务,或许就是我们走出瓶颈,重塑教会形象,赢得尊重理解的关键之一。教会的发展需要走出自己的院墙,走出教会不宜参加社会服务的信仰误区,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或许就是我们今天走出自己院墙的一扇门,提升自己价值的一道坎!
 
转自QT灵修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基督徒要做好慈善 更要重视门徒培训观
       下一篇文章:成立“多元文化教育基金会”专门做慈善、办学、团结宗教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