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政治
 
世界与教会,谁影响了谁
发布时间: 2018/5/10日    【字体:
作者:郭暮云 赵颖
关键词:  世界 教会  
 
 
罗马陷落
 
比如在当年的罗马帝国,国教化,君士坦丁,可是在国教化之前有过最后一次大逼迫,就是戴克里先年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面对庞大的罗马帝国无法治理的问题,他确立了一个脑洞很大的方略,叫做四帝共治,在帝国的东西部分,各自设立了一个皇帝,叫奥古斯都,又分别给这两位皇帝设一个副皇帝,副手叫凯撒。因此就形成了东西四皇帝共治这个做法。在他的治下,还能hold住,他一死,这个架构非常不稳,引起了很多纷争交战。东西罗马分裂就是从他这里奠定的。
 
西罗马这边经过了帝制角逐,不管合法不合法,最后君士坦丁胜出。他在决战前在梦中梦见个十字架,他就向这个十字架祈求:让我打胜吧,打胜我就信主。第二天他真打胜了。所以后来君士坦丁就皈依了基督教。君士坦丁的归信不能说他完全是假的,他起初当然有很多异教思想,继续玩弄阴谋诡计,搞暗杀,甚至还保留了他异教大祭司的头衔。但是他后来也同样公开表示喜欢基督教,又废除了十字架的死刑,终止了用角斗士格斗的方式惩罚罪犯,又把星期天定为公共假日。到了晚年,他也公开受了洗,受洗之后他就拒绝再穿皇袍,因此在离世的时候穿的都是白色的受洗袍。
 
再往后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罗马陷落。罗马陷落刚才已经提到,《上帝之城》这本书就是在回应这个事。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410年率领他的部队攻陷了罗马,大肆劫掠,他是第一个攻克罗马的蛮族首领,那时候奥古斯丁56岁,他知道罗马被洗劫了。所以他一方面欢迎罗马的难民,给他们找家找住所,鼓励他们,安慰他们。同时他在讲道中比较了罗马被掳和索多玛的审判。他又开始写一本书,最后确立说真正的上帝之城和人间的罗马城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个理解罗马陷落的角度是上帝之鞭。452年的6月,匈奴人的领袖阿提拉,号称上帝之鞭,向罗马进发。在攻克罗马之前,他的军队其实也有很多兵变,瘟疫,也有很多的问题,其实他已经想要退兵了。正在这个时候,罗马大主教利奥作为皇帝的使者来跟他谈判,可以讲他一半是被说服,一半本来早有这个打算,所以居然接受了这个和谈协议。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利奥两次拯救罗马其中的一次。
 
稍后三年,455年3月,你可以称之为上帝之矛,汪达尔人的王盖塞里克,他名字的意思就是矛。同样的方式,也是率领他大批的蛮族部众,他是先占领了北非,又从北非出兵,攻克了罗马。这次虽然是利奥跟他谈判,他也接受了,但是他仍然纵兵抢劫了14天,但是好歹没有屠杀,所以也可以算是挺感恩的事件。这是罗马的陷落。
 
刚才说了,教宗制跟这件事有很大关系。当社会秩序完全崩溃,皇帝都跑了,士兵都跑了,是当时的教会承担起了责任,维持秩序,跟蛮族谈判,组织恢复各项社会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的人民是发自内心尊崇教会、尊崇利奥的,从他开始,罗马主教变成了教宗。
 
然后罗马的崩溃跟蛮族有很大关系。蛮族就是所谓的日耳曼人,日耳曼这群人也是重要的一群人。据罗马的历史学家来看,他们酗酒,赌博,好像臭名昭著。但同样的罗马历史学家,就是塔西佗他们,也赞扬他们很勇敢,很尊重妇女,没有罗马人的恶习。日耳曼人喜好的娱乐就是听他们的吟游诗人背诵远古的英雄史诗。
 
可以讲,他们不是以我们想象中的几大战役把罗马干掉的,不是的,其实是在几百年间不断地渗透,侵扰,争夺,占领,也有退却,是逐渐蚕食的。甚至在那之前,很多的日耳曼人已经作为奴隶或者雇佣军进入了罗马帝国。罗马的兵早就不能打仗了。所以罗马人早期出钱雇日耳曼人打仗,后来很多有罗马名字的日耳曼人的叛乱颠覆了罗马帝国。但是古老的罗马帝国并没有真正灭亡,那个历史意义的罗马帝国灭亡了,但它在死之前,将灵魂交给了基督教,将身体交给了日耳曼,于是它等于说以这个方式在人类文明里又延续了下去。
 
后来日耳曼人占领了欧洲之后,东边匈奴人,今天普遍认为是匈奴人,上帝之鞭阿提拉,他们又入侵欧洲。匈奴人就是从中亚草原上兴起,开始搅乱了当时的世界。他们往西来引发了连锁反应,哥特人,汪达尔人,一共十蛮族,引发了连锁反应,罗马陷落,建立了许许多多的蛮族王国。其实同样的这波人也在大概的历史阶段,也就是前后一百年,往东侵扰,那就是中国的五胡乱华时期。
 
在日耳曼进入到欧洲后,他们的思想很简单,非常勇武,大批日耳曼人或早或晚都接受了基督教,因此形成了后来在西欧才有的一个政教分立模式。刚才提到的卜尼法斯膏立的丕平,他的儿子叫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当时统一了欧洲的大部分,确立了许多东西。但是这种大一统还是不能完全维持,在他死后国家就慢慢分裂,成为了今天欧洲各民族国家的前身。这就是日耳曼人,他们的标志就是封建制。
 
这是一部视角遍及全球的最新的基督教通史。一个复杂故事的完与未完。
 
十字军
 
还有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十字军。十字军这件事,简单地说,其实自古以来欧洲的这些基督徒可以去耶路撒冷朝圣,在早年间也没有遇到阻挡,甚至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也没有遇到阻挡。
 
但是在十一世纪,有一个刚刚归信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王朝,土耳其人,比较狂热,他们开始禁止欧洲人去朝圣。再去的还被他们虐待,殴打。而且这些塞尔柱人还攻打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在抵抗不住的情况下向西方的兄弟们写信,要求西方的教会和各个王国的王子们来解救出兵。所以十字军是在这个形势下发起的,是西方发起的自卫反击战,起初是正义的。但是客观地说,也许只有第一次它是既成功也正义,以后就开始乱了。十字军毕竟也是人,而且引入了很多混乱。
 
比如第四次就为威尼斯商人所操纵,不去打异教,反倒攻击了基督教的城镇扎拉,进而更可耻的,居然把君士坦丁堡攻陷了,而且还抢劫,令人发指。在整个过程中,为了筹措军费,焦头烂额的教皇也就发展了之前提的补赎理论,开始卖赎罪卷了,就从这个时候来的。
 
殖民史中的宣教
 
宗教在通史上还和一些大事件有关。比如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新大陆的发现也改变了欧洲的很多事情,比如开始在海外殖民。早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往后新教国家稳定下来后,慢慢往外走。各自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在殖民的过程中,也包括宣教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好多政策的不同。比如说是彻底征服呢,还是去适应当地文化呢?两种政策都有。对于印第安人,好像比较低等的文明,采用的是征服的政策。当然,这样做最多的,主要的是天主教,直接征服,灭绝。
 
而对于比较高的文明,比如来中国的时候,他们就采取适应政策,比如利玛窦这些人。这些适应政策适应到一定阶段后,可能给后去的人看起来你适应得就太过分了。所以在1631年,法兰西斯会士和多米尼克会士到了北京,他们就认为适应得过分了,后来礼仪之争就这么起来。他们强烈地反对对于中国文化这么妥协。结果这种反对也造成了清廷的不满,禁绝了天主教。
 
所以说新大陆的发现也改变了世界格局。南美变成了拉丁美洲,天主教占了很大的势力;北美英国为主,在那里殖民,后来脱离了英国的统治之后,美国、加拿大就这样诞生了。
 
在宗教改革时期,就因为许许多多这种民族的纷争,利益的纷争,十字架东征后这种利益的真空造成的这种纷争,要填补空缺,再加上宗教问题,造成了可怕的30年战争:1618到1648年。
 
这30年战争和刚才提到的波西米亚是很有关系的。波西米亚在胡斯之后200年,新教再次和天主教爆发冲突,从那开始,丹麦出兵,然后瑞典出兵,法国出兵,之后别的国家也开始参战。最后欧洲四分五裂,谁也打不过谁,谁也赢不了谁,最后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今日欧洲的一个基本态势。
 
在30年战争之后,进入到17、18世纪,进入了所谓的理性主义时代。在理性主义时代,人们不再去发动战争,至少不是全面性的,人们开始反思一些其他问题。在理性主义时代开始诞生了以摩拉维亚兄弟会为代表的,开始向外宣教和建立基督教的社团。摩拉维亚兄弟会影响不小,往西对英国的卫斯理有影响,往东对中国今天小群这个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再有这些宣教,这些敬虔运动,这些理性主义时代的运动,今日福音派的一些影响也是从这里来的,刚才提到的大觉醒等等。
 
还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宣称自由平等博爱,这种东西以一个完全反对上帝,以无神的方式组织起来。可以讲对基督教世界是一个强烈的冲击。对它怎么回应也成为一个时代主题。英国风格和法国风格,海洋风格和大陆风格,保守主义风格和激进主义风格从这个事情就能看出来。
 
再到了19世纪,1846年到1878年在位的庇护九世教宗,在他的治下,意大利这里的民族主义运动等等经过了一些错综复杂的过程,教宗国最终消亡了,变成了今天所谓的梵蒂冈。
 
再往后就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南北战争围绕着奴隶制,也确立今日美国南方,北方,以及教会对奴隶制不同的支持还是反对,也形成了今天许多宗派和观念的历史来源。
 
二十世纪三大冲击
 
进入到二十世纪,可以讲世界的三大冲击,用雪莱的话讲:进化论,工业化,还有对圣经的高等批判。可以说法国人发动了政治革命,德国发动了理性革命,而英国发动了工业革命,这几种不同的势力分别影响了这个世代。
 
在二十世纪,世界就进入了一个所谓的意识形态这个时代。在前半段一个纳粹,一个苏联,分别以极权的方式统治了当时的人民。而且在他们的统治之下,尤其是在纳粹的统治之下,路德宗可以讲是失节了,反倒是天主教保持了良心的自由。在苏联,苏联官方对东正教和其他机构也有很多的拉锯战。起初就是直接全面的拆毁,全面否定,后来发现把教会拆了,自己根本管理不了这个社会,于是又恢复了教会的一些架构。
 
应对工业化的问题,其实也出现了多种路线。马克思是其中一种,他要支持和利用这股力量。面对工业化,教会也提出了很多办法。比如说,早年的教会都是支持建立工会的,缓解穷人,工人,弱势群体的痛苦的,也去要求国家出台改善工人工作条件等等措施。
 
另外的第三大冲击,理性的,尤其是自由主义冲击,对圣经开始批判。自由主义神学什么特点呢?三条:把进化论用在宗教信仰,对人特别高估;它的宗教体验是以人为中心;坚持一种道德主义的神观,相信人可以找到神,而且人找到神是很轻而易举的。这就是自由主义神学。它支持现代思想,支持个人体验。主要的思想来源就是理性主义和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
 
按照尼布尔的说法,所谓的自由主义就是:由一位没有愤怒的神,带着没有罪的人,通过服事一个没有十字架的基督,进入了一个没有审判的国度。这就叫做自由主义神学。为了反对自由主义神学而出现的这些基督徒叫做基要派。
 
进入到二十世纪以后,天主教从特兰托会议的愤怒中也慢慢地明白过来。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又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它不再愤怒,不再否定,不宣扬新教条,也不打击异端了,也不去抗击敌对势力了,而是将教会称为朝圣子民,甚至对新教释放很多善意,甚至于引进很多新的礼拜仪式,也就是说当年很多新教的要求它在一九六几年终于回应了,去做了。那你早干嘛了?你要三百年前就这么做,就没有宗教改革了。当然历史不能假设。
 
在二十世纪,随着人们对个人体验的重视,对真理本质的轻视,于是很多其他的宗派就出现了。可能有影响力的就是灵恩派,以及某些巨型教会开始诞生。人们开始以教会为中心,以某种运动为中心,而不再是以宗派为中心了。
 
这就是我们用四种方式总结了一下教会史。当然这个是非常非常粗略的。分别是从圣徒的历史,从人物的角度;从神学的历史,教义的角度;从宗派的历史;以及最后从世界通史的角度,历史事件的角度来总结一下教会史。
 
这本雪莱的《基督教会史》最后的结语非常好,两三千字,是作者本人对于这本书的总结。你把这两三千字要是都能理解,每一个提到的名词,每一个说法大概都能明白它的意思,你应该对于教会史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掌握。好,这就是这一本书,推荐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去读一读。
 
转自橡树文字工作室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上帝之国与世俗之国有什么关系?
       下一篇文章:冲绳的辟邪俗信与文化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