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法律
 
僧人与公民 僧人遗产暴露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 2018/8/9日    【字体:
作者:李向平
关键词:  僧人 公民 僧人遗产 法律  
 
 
【编者按】2010年1月26日夜间,两名歹徒来到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菜园街大悲普度寺的灵照寺,在方丈释永修住处投宿时将其杀害,并抢走其5000元钱等财物。寺庙僧众和其亲属整理遗物时发现,释永修个人在当地各个银行存有400余万元存款和20余万元的债权单据。释永修女儿张译云要求继承父亲遗产被拒后,一纸诉状将玉溪市红塔区灵照寺佛教管理委员会告到法院。
 
2012年6月26日,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9月20日,玉溪市中院宣判:释永修出家后,在寺院生活期间,其或寺院接受的布施、捐赠以及通过宗教活动取得的财产均属寺院所有,400余万元存款属于大悲普度寺,驳回原告张译云的诉讼请求。
 
方丈遇害遗产纠纷一案,法院一审宣判遗产归佛寺,但针对这一存在并以发生的案例,专家又有哪些说法呢?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教授提出疑问:佛教的传统戒律是否具有现代法律效力?
 
有关佛教寺院财产的问题,与当代中国佛教的社会定位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重要。就寺院僧人的遗产而言,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讨论。
 
其一:僧人有没有私人财产?这个问题是僧人遗产问题的关键。按寺院戒律,僧人作为寺院常住,没有个人财产。僧人的所有都属于寺院公有。这就关涉到“宗教人”与“自然人”的权利问题。
 
僧人作为宗教人,自然服从佛教戒律,但是,僧人是否也有现实公民权利值得维护与保证?是否僧人进入寺院就没有了任何的自然人权利?财产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而作为自然人的其他权利如言论、出版、社会交往等权利也应该具有。
 
与此相关,僧人财产的公私之别如何确定?或者是说僧人没有任何私有财产及其相关权利?如果真的是这样,僧人就几乎没有了现代公民的任何权利,如何真正实现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僧人是否还是公民社会的一名成员?
 
如果认为,僧人可以具有私人财产,那么,公私之间又是如何界定?那些居士对法师的供养(财供养)几乎就完全是个人对个人之间的供养关系,其中的所有权又如何界定?能否保证这些财布施都能够上交寺院充公?
 
曾记得媒体报道寺院僧人投资股票,僧人回答说,挣钱了能够从事公益事业?如果僧人没有个人的钱财,僧人个人又如何从事股市经营?
 
其次,最重要的问题是,佛教的传统戒律是否具有现代法律效力?如果僧人的直系亲属(如果有的话),他的法定权利如个人财产、著作版权等,是否就不能由其直系亲属继承。原有的一些案例,就是由佛教协会出具证明,以戒律解除现代法律的功能,直接发挥了法律的功能,取消了僧人直系亲属的继承权。这中间有一个问题值得严重关注:那就是法院把佛教戒律等同于法律了?!
 
如果戒律等同于法律,那么,寺院僧人是否还有公民权利?如果不是,佛教传统又如何与现代法律适应?除非我们公开承认,僧人已经不是公民。
 
所以,僧人遗产问题揭示的,不仅仅是僧人直系亲属能否继承其固有权利的问题,而是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当国家与宗教制度之关系尚未理顺的时候,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其实也还有不少重大关系值得讨论、梳理清楚的。就起社会学本质而言,僧人遗产能否被亲属继承问题,实际上是揭示了信仰自由、宗教财产的法律问题。
 
公民权利都没有了,遑论信仰自由?!反之,一旦成为宗教人,就等同于无形中失去了公民身份了,何能实践自由的信仰?!
 
转自中国佛教网
http://www.ebaifo.com/fojiao-565028.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
       下一篇文章:教会法婚姻与世俗法的关系概说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