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从垃圾分类看佛教时尚
发布时间: 2019/7/4日    【字体:
作者:中国佛教报道网
 
 
导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当大家被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垃圾分类”搞得愁眉不展时,佛教界早已走在“时尚前线”,开始“垃圾分类”活动。
 
瓜子皮属于什么垃圾?纸巾属于什么垃圾?花生壳又属于什么垃圾?“垃圾分类”,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很多人因此“头秃”,只因大家看垃圾分类如同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当大家被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垃圾分类”搞得愁眉不展时,佛教界早已走在“时尚前线”,开始“垃圾分类”活动。
 
垃圾分类与佛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究其内在,则关联深刻。
 
“垃圾分类”践行者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摄影:唐雪凤)
 
关于垃圾分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佛教界作为社会一份子,倡导广大信教群众共同行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响应政府号召,走在“垃圾分类”的前线,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助力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上海玉佛禅寺内的分类垃圾桶(图:上海玉佛禅寺)
 
 
☉上海玉佛禅寺出版的《释小白教你垃圾分类那些事》,受到广大香客好评(图:上海玉佛禅寺)
 
前不久,上海玉佛禅寺两序僧众在觉醒大和尚的带领下,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垃圾分类,上海玉佛禅寺特意制作《释小白教你垃圾分类那些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信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在世时佛陀曾对弟子说到:“遵守国王法,不违毗尼行”,佛陀自身就是爱国爱教的倡议者与践行者。这一仪制也一直延续至今。
 
佛教的时尚,在于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高举爱国爱教旗帜,是各项政策的坚决拥护者。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垃圾分类作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着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的福祉以及未来。
 
佛教历来珍惜生命、尊重自然。佛教认为人与环境是有机统一体,主张慈悲为怀、善待生命。《大般涅槃经》有云: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佛教的慈悲,包容一切,其中就包含环境保护、生态保护。
 
佛教界积极倡议通过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等,引导广大信众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如“合理放生”、“科学放生”等,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佛教的时尚,在于积极发挥其正能量,利用自身优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建文明和谐寺观
 
2008年,国家宗教局提出了“探索和谐宗教理论,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倡议。自提出倡议以来,佛教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践行此倡议。
 
例如,诸多寺院皆在门口贴上倡导“文明上香”的公告,并对上香礼佛的知识做了解释。有的寺院内部甚至安排专人进行讲解与监督。在各大重大宗教节日期间,各地佛寺如期举办宗教活动,往日的混乱场面已被有序上香所取代。
 
寺院通过免费赠香,每人限请三支香,谢绝多香、大香、微调敬香位置等一系列方式,实现“文明和谐寺观”的场景。而如今,在寺院内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也成为了创建文明和谐寺观的重要举措。
 
如今走进寺院,总能看到多个垃圾桶整齐排列,上面贴有各种垃圾分类的小标签,方便游客正确分类。甚至有些寺院建立垃圾房,用于回收处理分类好的垃圾。如此一来,寺院内的环境更为清净整齐。
 
佛教的时尚,在于不断为“创建文明和谐寺观”融入新鲜方式,确保道场的和谐清净。
 
心灵环保
 
《维摩诘经》中说道,“若菩提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净心,则佛土净。”佛法在世间,不离人间觉。佛教徒将垃圾分类工作也视为一种佛法修行。
 
杭州灵隐寺内曾有过这样一条横幅:垃圾分类生态和谐,心灵环保一念之间。垃圾分类,佛教教徒在此过程中可达到“心灵环保”,净化心灵。“心灵环保”与“环境生态”相辅相成,同等重要。佛教修行,正是从净心开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只有先确保内心的洁净,才能更好地出路外在的生态问题。心态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生态状况。生态保护,一切是从完善自身、改变自身开始。
 
佛教的时尚,在于能够处处参禅,处处学佛,于垃圾分类中构建“心灵环保”,发挥佛教引领教化作用。
 
从垃圾分类活动看,佛教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政策的响应者与积极践行者。
 
同时,新时代下的佛教,不断丰富内涵,在继承仪制的基础上融入时代新元素,形成佛教所特有的“时尚”。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太原崇善寺
       下一篇文章:宗教元素浓厚的三个世博亚洲馆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