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佛教慈善公益的理论基础
发布时间: 2019/8/8日    【字体:
作者:黄夏年
关键词:  佛教 慈善  
 
 
佛教慈善,不仅仅是一种爱心行动,在佛教徒看来也是修行的必由之路,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理论作为支撑。只有了解了佛教的慈善理论,才能更好践行推广佛教慈善。本文介绍了佛教公益慈善的理论基础,为促进佛教慈善事业提供了思路。
 
近年来,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迅猛,广大群众积极贡献爱心,为国家和政府分忧解难,为社会慈善做出重要贡献。中国佛教界也大灾大难之时,捐款捐物济生济世,平常助学济贫,送医送药,获得信众拥护,了政府表扬,社会好评。作为慈悲济世的传统,佛教在慈善公益事业上一直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同愿同行,大慈念一切”,“大慈”是佛教慈善公益的理论核心,现有的研究对此多在“事”的层面上进行表述,缺少在“理”层面的上的阐发,本文从“理”上做一些介绍,以飨读者。
 
佛教说“若于一众生,不生瞋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由此可见,佛教所讲的“慈善”是给予它人快乐而设立的。佛教禅定解脱体系中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无量”是不可计量,多到无数。慈悲喜舍被称为“四无量心”,就是因为所谓的“四无量心”,就是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令离苦得乐,而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佛经说:“善男子!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善男子!唯四无量,能令菩萨增长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间者。善男子!因世无量,得出世无量,以是义故,名大无量。”(《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慈、大悲、大喜和大舍之四种心态,构成佛教慈善理论的基本框架。四无量心将“慈”列为首要心,强调“慈心”的重要性,因为“慈”是在解脱理论中的四心之本,也是如来现示之最真实之处。佛经说:“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习慈心,能生如是无量善根,所谓不净、出息、入息、无常、生灭,四念处、七方便、三观处、十二因缘、无我等观,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正勤、如意、诸根,诸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四禅、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一切入、空、无相愿、无诤三昧,知他心智、及诸神通、知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为根本。善男子!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佛教强调众生要拥有此四种心态,其中大慈心是核心,其它的大悲、大喜和大舍皆是大慈心的延伸。众生在世,苦患无穷,欲要解脱,唯有离苦得乐。慈的基础是拥有爱,用爱的心情去同情或关照所有众生,包括世间的一切,这就是“慈”。“爱”是善意的表现,《成唯识论》卷五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能够利益他人,引人向上,就是善意,做到了善意,就拥有爱心,就是大慈。因有大慈,而能予人拔苦,即能得乐,生出喜悦,忘记自我,与众生一体,进而最后菩提觉悟。“四无量心”贯穿了以“慈 ”为核心的一条内在的逻辑线索,因为慈爱,进而悲悯,与人慈悲,可得喜乐,最后解脱,所以佛经说:“一切诸佛说慈为无畏,慈为一切功德之母,慈为一切功德钻燧,慈能消灭凶暴诸恶,是故修行当勤方便,修离欲大慈。”(东晋三藏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卷下)
 
从大乘佛教的般若不二之相即角度来看,“慈”就是佛,就是父母,就是净法,就是无量的如来世界,经中说:“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善男子!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者能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慈者即是如来。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覩见,佛性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大空,大空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虚空,虚空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是乐,乐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是净,净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是我,我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甘露,甘露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者即是一切菩萨无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者即是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总之,将“慈心”列在首位,是为调伏心所用的,如果心未调,就不能拥有“大慈”,而拥有“慈心”,就得正道,进入“诸佛世尊无量境界”。包括“最极恶者名一阐提,初住菩萨修大慈时,于一阐提心无差别,不见其过故不生瞋,以是义故得名大慈。”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慈心重要性在于是为解脱服务的。佛教办法会,是为事佛增进信仰服务的,但是也比不上拥有慈心重要。佛说“月月设大会,乃至百千数,不如正信佛,十六分之一。如是信法僧,慈念于众生,彼大会之福,十六不及一。若人于世间,亿年设福业,于直心敬礼,四分不及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因此在佛教僧团里面,佛陀强调:“苾刍当知!一切修习福业事中,慈心解脱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慈心解脱威德炽盛,映蔽一切诸福业事。以彼诸事所有威德,欲比所修慈心解脱,十六分中亦不及一。苾刍当知!譬如小大诸国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所以者何?转轮圣王威德炽盛,映蔽一切小大诸王。以彼诸王所有威德比转轮王,十六分中亦不及一。诸福业事亦复如是,欲比所修慈心解脱,十六分中亦不及一。又如小大诸星之中,其满月轮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是满月轮威光炽盛,映蔽一切小大诸星。以彼诸星所有威光比满月轮,十六分中亦不及一。诸福业事亦复如是,欲比所修慈心解脱,十六分中亦不及一。”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本事经》卷第二)因为慈心是用来修福的,它的功德与威力最盛,覆盖了一切生福之事当中。在印度文化中,转轮王是最大的理想中的圣王,但是转轮王的威德与慈心相比,不及慈心的十六分之一,所以在修福事业中,所有的事业与慈心比较,也只占了十六分之一。
 
“菩萨当转大慈乐,化度一切众生,令生正信得慈善智入萨婆若海。大慈空慧不由魔教,证慈乐果入无生道。”(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八)菩萨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己任,慈能予乐,善能见喜,“若于一众生不起瞋恚,恒慈心与乐,名慈善也。”( 《涅槃经义记》)慈善是菩萨的事业和奋斗的目标,“彼众生不感菩萨施此有五义:一菩萨见众生贫,不作恶业,富即作恶业。二众生贫即修福,富即障善。三众生贫即厌生死心现前,富即不厌。四众生贫即慈善,富即憎恶他人。五众生贫,即不能害众生命,富即损害他命。菩萨由见此五种义,令众生百千万劫常贫穷,不作恶业,染着生死,不令众生于一剎那富,放逸作恶,堕四恶趣。”(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八(尽此回向品))慈善是做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扶贫济困的活动,所以慈善事业的背景是以“贫”为求助的对象,故经中强调的慈善事业是改变“贫”,并将“富”与贫对立起来,如因为贫不作恶,因富而恶。因贫而修福,富是修福的障碍。因贫而厌离生死,富则不想生死。因贫而有慈善心,富则缺少怜悯心。因贫而珍惜生命,富者则残害生命。总之,贫穷不是坏事,因为有了“贫”,才有了慈善的心,不作恶业。佛教指出了慈善的社会性,强调了慈善对弱势群体与贫穷的人所发生的重要作用,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富”的阶层,代表了贫穷阶级的利益,表明慈善的目的就是要让富人出血,让富者发心,整个社会的不公,就是因富人引起的,所以慈善是对富人占有财富的一种鄙视,其中也包括了心灵的鄙视。
 
 “清净是行善,梵行是慈善。”(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八)佛教的慈善不仅仅是大乘佛教利他的善行,也是为自己修行的一个果报,佛经说:“人有三毒,为恼他故生行。善者先自灭恶,是故说降伏其心利益他人。利益他者,行布施持戒忍辱等不恼众生,是名利益他,亦名慈善福德,名今世后世乐果种子。”(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中论》卷第三)心存慈善,修行慈善是有果报的,佛教说:“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是名为慈善,得二世果报。”(偈本龙树菩萨,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般若灯论释》卷第十)所谓“二世果报”是说慈善众生可以得到今世与来世的过报,现在作善业,既得现世乐,又得未来世乐。《大悲经》卷第五《教品》说:“阿难!若复有人心住慈善,当得十一种功德利益。何者十一?一者,睡眠得安隐,悟则心欢喜。二者,不见恶梦。三者,人非人爱。四者,诸天拥护。五者,毒不能害。六者,刀箭不伤。七者,火所不烧。八者,水所不溺。九者,常得好衣、肴膳、饮食、床座、卧具、病瘦汤药。十者,得上人法。十一者,身坏命终,得生梵天。阿难!心住慈善,得此十一功德利益。”大乘佛教就是利他的宗教,菩萨行就在渡一切有情,心住慈善不仅能够给自己带来功德利益,身心得到安慰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最终的解脱境界,而且还能为他人带来利益功德,齐福他者。
 
今天,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佛教慈善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大慈”是佛教共识,现在是世界佛教主题,表明慈善传统在现代社会仍然是整个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主题。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爱心活动,还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系列论证。欲行慈善,不仅要拥有慈善的爱心,更要了解慈善的理论,这就是:慈是指导众生行善的核心,善是慈的准则,爱是慈的表现,“同愿同行,大慈念一切”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转自禅宗文化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基督教与中国近代西医教育
       下一篇文章:教会如何关怀精神疾病患者?这四个提醒激励人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