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追溯得足够远,美国文明的根基可以追溯到处于最开端地位的犹太教先知们,这都记载在《旧约》里面。这些不断加厚的根基按次序来说,也就是柯克所说的四座城:第一座城耶路撒冷、第二座城雅典、第三座城罗马、第四座城伦敦。它们给了美国早期移民极大的精神力量,也塑造了美国文明的雏形或者说根基。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今天活动谈论的主题是“美国文明的欧洲根基”,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一二十分钟里面很难展开。所以我选一个小点的角度,集中谈谈美国文明的宗教信仰根基。
首先说美国文明的界定。美国文明难道不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吗?我们更经常说的是“西方文明”,像在汤因比的划分里,他就不会单独地划分出一个美国文明来。美国文明确实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或者我们说“欧美”,欧洲、美国。更早连美国也不说,而是说欧洲就是西方。但美国的大规模、大体量,使得它后来有一种强大的势力,以至于后来不说挽救了,至少也是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形势。尤其是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如果美国不出兵,结局就很难说。冷战之后,美国又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所以今天把美国文明单独地分出来讲。
即便笼统地说西方文明,美国文明也已经有了一些不同于欧洲文明的特性,并且这个特性相当突出,包括在精神文化上面也相当突出。直到今天,可能在西方国家里,美国依然是一个保存、保持基督教信仰最多、有时候表现得最强烈的国家。美国到现在没有选举出过一个无神论的总统,也没有信仰其他宗教的总统,都是基督教的总统,他们就职时要按着《圣经》宣誓。我这里说的基督教,是广义的基督教,狭义的基督教是指新教。美国还经常有很强烈的福音运动、宗教复兴、觉醒运动等等。欧洲教堂不断地衰落、衰败、放弃,但是美国的宗教虽然也淡化了,世俗化潮流也相当汹涌,但是相对于欧洲来说,其宗教倾向确实要更强烈。从根源上、从开端来说也是如此。
现在就来谈谈开端。对于“根基”,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可以理解为历史的根源,这必须追溯到历史中去。再一个是现实的基础,经过在美国几百年的演化,现在是什么样子了。解读美国文明的根基,这两方面都要结合。
从开端来说,我们不仅追溯到美国的独立(1776年),还要看到在此之前美国还有一百多年殖民的历史、开拓的历史。把这段历史包括进去,美国就有差不多四百年的历史。“五月花”号上的移民以及其他弗吉尼亚的殖民者,大部分是来自英伦三岛的新教徒,尤其是清教徒。《五月花号公约》就是在上帝的名义下订立的,人和人之间横向联系的纽带,要依赖于一种垂直的联系,也就是人和上帝的纵向的联系。包括“山巅之城”、“天定命运”,这些观念都和宗教有关系。当时的新大陆生存条件相当险恶,不像现在的移民,去了觉得是一片富裕的大陆,很快能得到福利和安全。在早期,移民面临着生存的竞争,有时候大批大批地死去,存活率有时低于50%。所以他们要依靠宗教信仰的力量,并且他们本来也都是教徒。
但这里的宗教信仰需要分析一下。它的主体就是广义的基督教。有两位学者,亨廷顿和柯克,他们都曾强调美国精神从根基上讲是基督教精神。不过,亨廷顿更强调新教,强调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新教精神。而《美国秩序的根基》的作者柯克则认为,这还不够全面、准确,他强调整个基督教——他自己是天主教徒——的信仰精神,并且不仅是基督教,而且他还追溯到基督教之前犹太教先知的传统。
我们都知道,《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也是基督教的经典,《新约》是基督教特有的。《旧约》里有“律法书”,《新约》里有“福音书”。两者实际上有一些差别,合起来才完整。如果仅仅是福音书,可能相当的理想主义用到现实政治中应用不了,就像韦伯所说的,绝对不能够用福音书来治理国家,不能用到现实政治中来。作为个人,你可以践行,但它没有办法作为政治家决策的依据。而《旧约》里面则有很多现实政治的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律法。所以两者合起来才是完整的。
如果追溯得足够远,美国文明的根基可以追溯到处于最开端地位的犹太教先知们,这都记载在《旧约》里面。这些不断加厚的根基按次序来说,也就是柯克所说的四座城:第一座城耶路撒冷、第二座城雅典、第三座城罗马、第四座城伦敦。它们给了美国早期移民极大的精神力量,也塑造了美国文明的雏形或者说根基。
到了独立战争的时候,《独立宣言》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文件。“承前”,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基本价值,面对生死竞争——和自然的、和印第安人的生死竞争——的信仰以及独立精神。“启后”,就是《独立宣言》中提到的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尤其是平等追求自己所理解的幸福。这些是启后的,这在当时殖民地人中并不是很普及。当然,新教精神也支持平等,包括后来的南北战争,很多白人之所以帮助黑奴就是因为引入了宗教的精神。
新教认为个人不需要上帝和人之间的中介,个人也更理想主义,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一部分应用到现实政治中来,可能是会有偏颇的。所以我可能更倾向于柯克而不是亨廷顿的观点。当然亨廷顿基本上也说到点子上了,但柯克的观点更全面一些。在后来的演变中,启蒙精神起了很大作用,启蒙精神慢慢推动世俗化的进程,推动向着平等化的进程。
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政治上是分分合合,关系有时候密切、有时候疏远。在精神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方面,美国和欧洲谁影响谁更多一些?是美国影响欧洲更多,还是欧洲影响美国更多?19世纪爱默生、梭罗提出要从欧洲文化的母体中挣脱出来,要有新的美国文化、美国精神。他们的这个目标实现了没有?他们的交流互动到底怎么样啦?我现在有一个粗浅的看法——在美欧之间的精神文化、思想学术交流互动中,和美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对欧洲越来越大正好成反比,在精神文化、思想学术上,可能反而是美国受欧洲的影响更大。这是我说的第二个问题,到底谁更大、更多地影响了谁。
到20世纪很明显,两次大战后,大量知识分子移民到美国,他们中的主流是具有自由和启蒙精神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比较倾向于平等主义的知识分子。此外,还有哈耶克这些奥地利学派学者作为支流到了美国,对美国的保守主义产生了影响。美国自由派可能更多地受另外一些思想的影响,比如现代启蒙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以今天我们会看到一种情况:美国文明在知识领域,其实和欧洲的主流越来越接近,越来越趋同,但是在基层社会,在底层,在白人或者“红脖子”那里,会发现一种顽强的反抗,这就是特朗普的社会基础。
美国的精神有外来的因素,其中欧洲是主要的。刚才时殷弘教授谈到美国从本土生长、成长起来一种比较独特的精神,比如爱默生、梭罗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还有西部牛仔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是种独特的热爱,并深深地带有某种特别强调个性的生活方式。再一个,就是对于大政府的厌恶,在这一点上,美国比欧洲更强烈。因为他们曾经生活在没有强政府的环境里,他们自己向西部开拓,很多秩序是他们自己建立起来的,枪支是他们一直就有的。所以,一个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一个是对个性的崇尚,包括反对大政府、强势政府,这在美国表现得特别强烈。美国人是文明人,很虔诚,但有时候也很野蛮。有人说美国人怕死,其实美国人蛮起来可蛮了,连欧洲人都觉得他们野蛮。
转自闲谈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