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完美融合——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清真寺
发布时间: 2021/4/2日    【字体:
作者:马国利 孙瑞
关键词:  哈尔滨市阿城清真寺 伊斯兰文化 中国建筑文化  
 
 
阿城清真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民主街,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是黑龙江省建造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历经数百年风雨而至今屹立。
 
阿城早期的回族穆斯林居民多由山东、河北等地的贫苦民众为生存举家北迁而来。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满足阿城回族穆斯林居民婚丧嫁娶、聚礼祈祷等生活所需,解决穆斯林礼拜、封斋无寺的问题,乡老杨华先租赁8间民房,设礼拜堂、沐浴室、阿訇办公室等。嘉庆七年(1802),杨华先购置了修建清真寺用地。历经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清真寺竣工。同治十二年(1873),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座历经三帝而建成的宏伟古建筑群。光绪十六年(1890),当地乡族于旧址重建清真寺。至光绪十六年(1900),清真寺复建落成。复建后的阿城清真寺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不仅是阿城穆斯林民众的宗教活动中心,也成为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型建筑。
 
改革开放后,全国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清真寺迎来新生。1981年,经文物部门研究认定、阿城县人民政府批准核定,清真寺为阿城县文物保护单位。19861217日,阿城清真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阿城清真寺被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授予“全国模范清真寺”称号;同年,被国家宗教局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2012年被列入“百座全国模范清真寺”名录。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阿城清真寺的建筑艺术特色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以殿堂为主、由层层院落组成的建筑模式。寺院的整体布局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沿着清真寺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有影壁、门楼和庭院;礼拜殿位于中轴线西侧的月台上;庭院南北两侧各有规模、造型相同的5间讲堂。这些建筑组成了一个伊斯兰文化与中式建筑相结合的特色建筑群。
 
影壁。影壁古称萧墙,又称“照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标志。阿城清真寺中轴线的最东侧是一个对称式的“一”字影壁。影壁下方有一石制清式须弥座。影壁心部分由45度角斜放的青砖贴砌而成,中心区域镶嵌四个大字,东侧是“万古清真”,西侧是“认主独一”。上方有以蓝色为基调的中国山水画彩绘加以装饰。壁顶呈单檐斗拱形,中央有屋脊,正脊两端有正吻,四角有起翘,但垂脊两端没有小兽。
 
门楼。门楼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料往往最为考究。阿城清真寺的门楼坐落在中轴线上,是独立的单体建筑式门楼,高耸厚重,四方朱漆大柱精雕细刻,重彩辉映。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各有一满月窗。门楣高悬“清真寺”匾额,边框镶嵌蓝色基调的花卉图案。对厅门楣正中悬挂匾额“大可参悟”,为1929年王鸿年所送。对厅西侧门楣悬挂匾额“西域宗风”,蓝底金字兼有欧柳之风味,遒劲有力。
 
庭院。阿城清真寺的庭院是典型的中式庭院——前方的门楼、后方的礼拜殿与两边廊庑围绕,形成前庭后院,暗合中国古代阴阳合德的艺术魅力。院内两厢为南北讲堂,其造型为典型的“硬山式”建筑,屋顶融合满族文化与艺术,用板瓦拼接成四瓣花,鳞瓦覆顶,庄重无华。三间对厅的造型为“歇山式”,与礼拜殿相对。屏门、雀替、梁、枋、楣等均为苏式彩绘。
 
礼拜殿。在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中,殿堂的地位最为崇高神圣。礼拜殿是阿城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其面积为323平方米,可容纳300人同时礼拜。礼拜殿由窑殿、中殿和卷棚三部分构成,采用“勾连搭”的建筑组合方式,使空间连通,其中窑殿3间,中殿5间,卷棚3间,卷棚和中殿的平面形制呈凸字形。卷棚是一座面阔三开间的歇山式建筑,空间十分通透,右侧悬挂“教隆宇宙”匾额,为世袭恩骑尉哈广和于光绪四年(1878)亲笔所书。左侧悬挂“万古清真”。中殿为歇山式造型,彩绘栋梁。窑殿殿内由四座莲花墩擎起四根朱漆大柱,柱体贯通全楼,柱面上镌刻着《古兰经》经文。位于殿内西北角的“拜敏尔”为中式阁楼造型。
 
望月楼。寺内最高的建筑当属望月楼。望月楼为木质的六角阁楼,共有三层。一层阁楼外廊为明柱,里面为玲珑苏州门,四面燕雀绕梁,飞檐翼角高翘。六面设有花格木制栏杆,屋顶为四面坡的“庑殿式”。阁楼二、三层是六角亭,屋顶为“攒尖式”,上面再覆以宝顶。顶端为宝葫芦式锡鼎,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鼎上是伊斯兰教的月牙标志,为风磨铜制,月牙内木胎上写有“天德月空”四个字。因阁楼之上可遥望月出,故称望月楼。
 
阿城清真寺每一座独立建筑都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与装饰手法。雀替采用暗八仙的雕刻手法,挂落选取梅花、荷花、桃花、菊花、山茶花等花卉组成春、夏、秋、冬四季的图景。随处可见石榴、葡萄、仙桃、佛手、葫芦图案的砖雕,窑殿山墙磨砖对缝木兰花,更是砖雕艺术中的精华。整座建筑的雕梁画栋,均以苏式彩画中的山水楼阁、奇花异草为主要内容,宛如一幅诗意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阿城清真寺的历史文化价值
 
阿城清真寺现存皆为清代建筑,在院落布局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无论从空间布局、建筑技术还是艺术装饰,都极富中国特色。每座建筑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中和的哲学追求,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伊斯兰教在我国北方地区生存、发展的见证。
 
虽以中国传统建筑群呈现,但阿城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也充分反映了伊斯兰文化的特点。如寺内悬挂的“万古清真”“西域宗风”“教隆宇宙” 匾额及抱柱上的楹联,都体现了该建筑的主体功能。
 
作为民族团结、各宗教和谐相处的象征,清真寺的建筑还受到了当地满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寺门前曾有的一对金代狻猊,则为道教惠赠的镇门石,后因保护文物的需要被置换。这些都是黑龙江各宗教和谐相处的见证。
 
阿城清真寺从清代延续至今,作为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对哈尔滨乃至整个黑龙江地区穆斯林的文化教育及各民族睦邻友好往来做出了自身贡献,是典型的宗教中国化建筑样板,也是伊斯兰文化完美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11
 微言宗教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法门寺“影水精枕”考——佛影与自然神迹
       下一篇文章:中国化的佛教绘画艺术——以宋代画僧为中心的考察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