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政治
 
英国光荣革命:社会契约不允许出现例外情况
发布时间: 2024/8/2日    【字体:
作者:探事人
关键词:  英国 光荣革命 社会契约  
 


都铎王朝的成就为英国带来了繁荣与稳定,这主要得益于其君主的英明统治和对国家发展的重视。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推动了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在经济方面,都铎王朝鼓励海外扩张和贸易,英国商人在海外市场寻求更低的成本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黑奴贸易为资本主义积累了资本。此外,都铎王朝还建立了如“莫斯科公司”、“摩洛哥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等专门进行某种贸易的公司,形成了完整的贸易网络和贸易链。这些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加强。

 

都铎王朝时期火炮技术得到了完善,海军拥有了更先进的武器,造船技术和海上战术组织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1588年,英国大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这一胜利不仅巩固了英国的海上霸权,也为进一步的海外扩张打下了基础。

 

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英国涌现出了威廉·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他们的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还见证了“城市喜剧”等文化形式的发展。

 

然而,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在位期间,却因宗教政策和对国会权威的挑战,迅速消耗了民众的信任。詹姆斯一世在统治期间,尽管试图维持国内稳定与国际关系的和平,但其君权神授的观念和对议会的轻视导致了与议会的矛盾。

 

1、内战的爆发

 

查理一世在位期间,试图将英国圣公会的教义和仪式强加于苏格兰,这一行为直接触发了苏格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抵抗。16377月,查理一世发布了一项命令,强制苏格兰接受英国国教的主教制、礼拜仪式与公祷书。这一政策的推行,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宗教实践,但这一做法忽视了苏格兰长老会的宗教传统和政治独立性。

 

苏格兰人民对查理一世的这一政策感到愤怒,认为这是对他们宗教自由和地方自治的侵犯。因此,苏格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领导层发起了反抗,他们于1638年签署了《民族誓约》,以示对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忠诚,并拒绝接受新的祈祷书和主教制度。这一反抗行动很快演变成武装起义,并在1639年攻入英格兰北部,击溃了英军。

 

为了应对苏格兰起义并筹集必要的军费,查理一世不得不在1640年召集了长期关闭的议会,希望得到议会的财政支持。然而,这一行动并没有平息国内的不满情绪,反而加剧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议会中的反对派利用这个机会,对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进行了猛烈抨击,并提出了权利问题。议会拒绝征税,反而起草了《大抗议书》,抨击查理一世的暴政,并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

 

查理一世对议会的反抗感到愤怒,他拒绝接受《大抗议书》,并试图逮捕议会中的反对派领袖,但遭到了伦敦群众的强烈反对。这一事件标志着长期国会与国王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了1642年英国内战的爆发。内战中,议会军与王军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经过多年的战斗,最终在1649年,查理一世被议会军击败并被送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查理一世的政策和行为,不仅引发了苏格兰的起义,也激化了与议会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英国内战的爆发。这场内战不仅是政治权力斗争的结果,也是宗教、经济和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

 

2、内战阶段(1642-1645

 

马斯顿荒原战役,发生在164472日,是英国内战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战斗中,克伦威尔的骑兵首先冲下高地直扑敌军,尽管受到了王党部队的勇敢抵抗,但在议会军其他将领的声援下很快地击溃了荒原上的王党右翼部队第一、第二线骑兵,迫使鲁珀特亲王落荒而逃。

 

马斯顿荒原战役的胜利不仅扭转了议会军连连失利的局面,而且使得议会军从此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克伦威尔的骑兵在这场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为议会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克伦威尔本人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16452月,英国议会通过《新模范军法案》,这是英国内战期间的一个关键决策,旨在建立一支统一指挥、纪律严明的新型军队,以取代之前分散、效率不高的议会军。这支新成立的军队被称为新模范军,它在英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常备军。

 

新模范军的组建基于几个关键的考量和措施。首先,它以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的东部联盟军为基础,这支军队已经在格兰瑟姆、盖恩斯伯勒和温斯比的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特别是克伦威尔的骑兵队,即“铁骑军”。

 

为了确保军队的统一性和效率,议会采取了《自抑法》,规定议会议员不得兼任军事领导职务,这一措施有助于消除军队中的政治派系,确保军队的专业化和中立性。通过这种方式,长老派军官被清除出军队,为改组议会军奠定了政治基础。

 

新模范军的组织结构非常严谨,包括11个骑兵团、12个步兵团和1个龙骑兵团,总兵力约2.2万人。骑兵团每团600人,步兵团每团1200人,而龙骑兵约1000人,主要负责侦察搜索任务。新模范军采用募兵制,士兵主要来自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而军官则多数是独立派乡绅代表,部分从士兵中提拔。

 

克伦威尔在新模范军中担任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而托马斯·费尔法克斯被任命为总司令,负责组织和训练工作。新模范军实行统一的军服、纪律和编制,确保了军队的统一性和战斗力。

 

在纳西比战役之前,英国内战已经持续了近三年,从1642822日的Edgehill战役开始,标志着内战的正式爆发。这场战争是保皇党与议会军之间为了争夺国家控制权的一系列武装冲突。

 

保皇党由国王查理一世领导,他们主要支持君主专制和圣公会的宗教政策。在战争初期,保皇党军队在一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例如164210月的伍斯特战役和16437月的阿德沃尔顿荒原战役。这些胜利部分得益于保皇党在乡村地区和北部、西部地区的广泛支持,以及查理一世本人的领导和军事才能。

 

然而,议会军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政治和宗教改革方面有着共同目标的苏格兰盟约派加入之后。苏格兰盟约派主要由长老会教徒组成,他们在1643年与议会达成协议,支持议会军对抗保皇党,以换取在苏格兰推行长老会教义的权利。苏格兰盟约派的加入为议会军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力量和财政支持。

 

在战役中,保皇党军队由国王查理一世亲自指挥,而议会军则由托马斯·费尔法克斯爵士和奥利弗·克伦威尔共同指挥。保皇党军队大约有9,000名士兵,而议会军则拥有约14,000名士兵。在战斗中,克伦威尔的骑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首先击溃了保皇党的骑兵,随后转向攻击保皇党的步兵,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损失。

 

保皇党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据估计约有1,000人伤亡。这场失败严重削弱了保皇党的军事力量,而议会军的胜利则加强了他们在英格兰的权威,并为最终结束内战铺平了道路。克伦威尔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的名字和他的“铁骑军”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传奇。

 

3、清教徒分裂(1645-1649

 

战后,清教徒内部分裂为几个派别,其中最主要的是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的温和派,以及更为激进的平等派和士兵派。

 

平等派是17世纪英国内战期间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他们主张宗教宽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更广泛的选举权。据史料记载,平等派的成员主要包括伦敦和其他城市中的小商人、工匠和一些下层军官。他们对议会军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但也对战争后未能实现他们所期望的社会和政治改革感到失望。

 

平等派在1647年至1649年间起草了《人民公约》,这是一份重要的政治宣言,反映了他们对政治改革的要求。公约包括了一系列原则,如成年男子普选权、议会的定期选举、宗教自由、法律平等和废除封建特权等。这些原则在当时是非常激进的,因为它们挑战了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秩序。

 

士兵派主要由议会军中的普通士兵组成,他们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宗教自由和政治改革。他们通过军队中的“agitators”(代表士兵利益的代表)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士兵派与平等派在许多问题上有共同之处,但他们更侧重于军事和经济问题。

 

克伦威尔和他的支持者则代表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政治立场。他们支持一定程度的宗教宽容和政治改革,但并不希望彻底颠覆现有的社会秩序。克伦威尔在内战中崛起为议会军的主要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使他成为战后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查理一世被俘后,他被控以叛国罪等多项罪名。164911日,下议院通过了对国王的审判法令,但上议院反对这一决定。然而,下议院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在16日组成了由约翰·布拉德肖领导的高等法庭。审判过程中,查理一世拒绝承认法庭的合法性,他坚称自己是上帝选定的统治者,议会无权审判他。然而,法庭坚持其权威,并最终判处查理一世死刑。在审判中,法庭主席约翰·布拉德肖法官强调了国王与人民之间的契约关系,认为国王未能履行保护国民的职责,反而成为了国家的敌人。

 

查理一世的处决不仅是对个人的最高刑罚,也是对君主权威的否定。之后,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即英格兰联邦,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为国务会议的主席,并在1653年自任护国公,建立了独裁政权。

 

4、克伦威尔统治(1649-1660

 

1649年,随着查理一世的处决,英国君主制被废除,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取得了内战的胜利。随后,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成为实际上的国家领导人。

 

16534月,克伦威尔采取了决定性的一步,解散了残余的议会。这个议会原本是长期议会(LongParliament)的一部分,长期议会自1640年以来一直在运作。克伦威尔认为这个议会无法有效地支持他的政策,并且担心它可能成为反对派的温床。

 

解散议会后,克伦威尔建立了一个名为“小议会”或“贝利议会”的新政府机构。这个议会由克伦威尔亲自提名的成员组成,目的是创建一个更加合作和顺从的立法机构。然而,由于内部分歧和缺乏公众支持,这个议会在同年12月被解散。

 

在解散了贝利议会之后,克伦威尔在16531216日被宣布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作为护国主,克伦威尔实际上掌握了国家的行政和立法权力。他颁布了《政府组织法》,这是一份类似于宪法的文件,规定了护国主的权力和责任。

 

克伦威尔试图清除英国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残余,推动了教会的进一步改革。他支持简化的宗教仪式,反对奢侈和迷信的做法,力求使教会更加符合清教徒的理念,清教徒获得了更多的宗教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宗教活动,不受国家教会的限制。这一时期,清教徒的影响力在英国社会中显著增强。尽管清教徒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但天主教徒和其他非主流宗教团体仍然面临限制。克伦威尔的政府对天主教徒持有怀疑态度,担心他们忠诚于教皇而非国家,因此对他们实行了一定程度的打压。

 

克伦威尔的统治时期,英国与荷兰共和国发生了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在海上贸易和殖民地扩张方面的竞争。英国试图通过立法限制荷兰的航运和贸易,尤其是通过《航海法案》,这引发了荷兰的强烈反应。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在罗伯特·布莱克和理查德·迪恩等将领的指挥下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巩固了英国作为海上强国的地位。

 

克伦威尔还与葡萄牙建立了联系,通过外交手段改善了两国的关系。在克伦威尔的统治下,英国与葡萄牙签订了《1654年英葡条约》,根据条约,葡萄牙向英国开放了其殖民地市场,允许英国商人在葡萄牙的殖民地享有贸易特权,这对英国的海外贸易扩张具有重要意义。

 

1655年,克伦威尔与西班牙签订了《马德里条约》。这一条约结束了长期的敌对状态。条约中,西班牙承认了英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领土主权,包括牙买加,这对英国在新世界的殖民扩张至关重要。此外,条约还涉及了贸易协定,为英国商人提供了进入西班牙殖民地的贸易机会。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其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主。然而,理查并没有继承到父亲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面对国内外的挑战,他显得力不从心。理查·克伦威尔在位期间,英国国内的政治分歧加剧,经济困难,军队的忠诚也出现了动摇。

 

理查·克伦威尔试图通过解散议会和实行军事统治来维持自己的权力。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持和领导力,他的统治很快就陷入了困境。1659年,面对日益增长的反对声浪和政治动荡,理查被迫辞职,结束了克伦威尔家族在英国的统治。

 

理查辞职后,英国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混乱时期,被称为“无主时期”。在这个时期,英国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政治权力分散,各种政治派别争夺权力,社会秩序混乱。这段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的未来都处于不确定之中。

 

5、王政复辟(1660-1688

 

1659年,英国议会宣布解散,随后在1660年初,蒙克将军率军南下,攻入伦敦,并搜罗长老会派和保王党分子组成“新议会”。新议会通过决议,请求查理二世回到英国执行国王的职务。查理二世在荷兰布雷达发表宣言,承诺不追究参与革命的人的责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并保障革命期间确立的财产关系。查理二世于166051日被英国国会宣布为国王,随后他从荷兰返回英国即位,这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时期开始。查理二世的复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包括军队、贵族和一部分民众。

 

在位期间,查理二世试图恢复君主的权威,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议会和民众的挑战,但相较于其父亲查理一世,他采取了更为灵活和宽容的策略。查理二世对宗教问题持宽容态度,这帮助他获得了多数英格兰人的支持。然而,他的统治也面临着财政困难和政治斗争,特别是围绕《多列里宣言》的争议,该宣言试图给予天主教徒和非国教徒更多的宗教自由,但遭到了议会的强烈反对。

 

查理二世在168526日去世。他在位期间,尽管面临了政治和宗教上的挑战,但最终以“欢乐王”的称号被广泛记忆。查理二世在去世前皈依了天主教,这一举动在当时以新教为主的英格兰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位,成为英国国王。

 

詹姆斯二世继位后,他的统治更加倾向于天主教,这在当时以新教为主的英格兰引起了广泛的不满。詹姆斯二世在1668年或1669年转变为罗马天主教徒,并试图在国内恢复天主教并迫害清教徒,这激起了民众的广泛反对。他试图通过《信仰自由宣言》给予天主教徒和非国教徒更多的宗教自由,但遭到了议会的抵制。此外,詹姆斯二世鼓励与法国王室的联系,这在当时与法国为敌的英国民众看来,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6、光荣革命(1688

 

1685年,詹姆士二世违背了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宣誓条例”,任命天主教徒到军队和政府重要职务。1687年和1688年,詹姆士二世发布了两个“宽容宣言”,给予所有非国教教徒信教自由,这一行为引起了英国国教会主教的普遍反对。

 

1688年,詹姆斯二世得子,由于其子可能继承王位并成为天主教徒,这使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他们邀请了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时任荷兰执政)来英国,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威廉接受邀请并于同年9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的继承权。

 

1688115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领着大约1.5万人的军队在英格兰南部的托尔湾登陆。威廉的登陆并非毫无准备。实际上,在此之前,英国国内已经出现了对詹姆斯二世统治的广泛不满。詹姆斯二世在位期间,违背了“宣誓条例”,并发布了两个“宽容宣言”,试图恢复天主教的影响力,这严重危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此外,詹姆斯二世还残酷迫害清教徒,并向英国的商业竞争者法国靠拢,这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在威廉登陆之前,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已经联合起来,他们邀请威廉来英国,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并未遭遇重大抵抗,因为许多英国人已经对詹姆斯二世的统治感到不满。詹姆斯二世在得知威廉登陆的消息后,选择逃离英国,途中被截获并送回伦敦,但最终在威廉的同意下,詹姆斯二世逃亡到了法国。

 

16891月,英国议会在伦敦召开全体会议,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并由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统治英国,他们分别被称为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开始,国家权力逐渐从君主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为了确立新的统治秩序,议会向威廉提出了《权利宣言》,后来这份宣言在1689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成为法律,即《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明确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关系,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法律效力,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这为英国的宪政发展奠定了基础。

 

7、两种革命

 

英国革命是17世纪英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实质上包含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个层面。

 

这场政治革命主要由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领导,他们追求的是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查理一世和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试图恢复天主教的影响力,这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通过议会与王权进行斗争,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与政治革命同时发生的社会革命,这场革命主要由下中层阶级和佃农推动,他们要求宗教和政治平等以及社会改革。在17世纪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化加剧,下层民众对经济不公和政治压迫的不满日益高涨。平等派和掘地派等激进团体在此期间涌现,他们主张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和社会公正。然而,这些社会革命的力量最终未能成功实现其目标,他们的政治要求没有进入英国政治的议事日程,随着克伦威尔的镇压而失败。

 

社会革命未能成功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下层阶级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使得他们的斗争分散且缺乏统一的方向。其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更倾向于与王权达成妥协,而不是支持更为激进的社会改革。此外,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也对下层民众的革命行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最终,社会革命的主张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实现,英国社会依然存在着显著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

 

尽管社会革命未能成功,但英国革命对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革命的成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议会和人民的权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社会革命的呼声虽然被压制,但其所体现的民主和平等的理念,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和社会运动产生了启发和影响。

 

掌镜史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政教协定的界定、历史源流及当代嬗变 \刘国鹏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天主教会拥有国际主体性的最高权威圣座(SantaSede/HolySee)与一般主…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刘太刚 吴峥嵘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王权”与“神佛”——日本思想史的两极 \葛兆光
2020年年初我来到东京,住在上野不忍池的附近,每天走路到东京大学的研究室看书。近年…
 
论加尔文法律思想中的道德律 \周钰明
摘要: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1509-1564)是法国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和思想家,对西方的…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下一篇文章:民族国家的史前史:文明、世界秩序和全球国际关系的起源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