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云激
[内容摘要] 宗教信仰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以云南省西部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宗教的信仰和认识后,认为青少年信教有门类多、民族特点突出、传播形式多样、调适机制完备等特点;其原因是民族习惯与家庭亲友的影响、宗教文化与教义的吸引、心理需要等,并提出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青少年;信教情况;调查研究
为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信教情况,更好地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服务,教育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底至2008年初,以云南大理、丽江、迪庆、怒江等地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走访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并深入到部分中、小学校及中专学校,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信教情况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123份,回收3012份,回收率为96%,基本覆盖了云南大理、丽江、迪庆、怒江等滇西北地区的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群体。
一、青少年对宗教的信仰与认识
(一)青少年中信仰宗教的人数有一定规模
大理、丽江、迪庆、怒江是宗教信仰较为普遍的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在城市或乡村, 佛教、本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都拥有一定规模的信众。在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作用下,宗教信仰对青少年有广泛影响。从调查数据来看, 有27%的青少年明确表示对宗教感兴趣。此外, 在回答“你参加宗教活动吗”的问题时,有5%的青少年选择“经常参加”,另有39%的青少年选择“偶尔参加”,选择“不参加”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6%。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大理、丽江、迪庆、怒江等滇西北地区青少年中信仰宗教或对宗教感兴趣的人数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二) 多数青少年能正确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是我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对此, 大多数青少年都能予以正确理解, 并认同宪法关于“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 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的规定。调查中, 除3%的青少年表示国家应对宗教“坚决打击”、9%的青少年主张国家对宗教进行“提倡”外, 绝大多数青少年对国家的宗教政策都能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
(三) 对宗教本质与作用的认识总体上趋于理性
由于当前宗教发展的世俗化与宗教知识的不断普及,青少年对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正日益呈现出理性化的趋势。在宗教与科学、宗教与迷信等关系的问题的调查中, 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对于宗教的社会功能, 78%的青少年认为具有正面作用, 22%的青少年则认为会加深社会矛盾、破坏民族团结。在回答“你认为宗教与迷信相同吗”的问题时,54%的青少年明确认为二者不相同, 另有23%的青少年表示说不清,选择相同的只占23%。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77%的青少年认为二者可以并存发展, 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完全对立的关系。但也有较少部分青少年不能正确把握宗教信仰与民族习俗的区别。
二、青少年信教的基本特点
青少年的宗教信仰有其自己的特点。
第一, 信教门类众多。云南省的西部, 是白族、彝族、纳西族、藏族、回族、普米族、怒族、傈僳族等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云南的发展史上,这一地区曾深受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的影响。如唐、宋时期, 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便盛行于大理地区, 对白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至于到清代吴梅村还有“洱水与苍山, 佛教之齐鲁”之说。同时, 由于云南各民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生活环境相对封闭, 因此, 传统的民间宗教,如白族的本主教、纳西族的东巴教等亦被保存下来, 从而形成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信仰宗教的特点。受这一特点的影响, 滇西北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的门类非常多。根据调查统计, 其信仰的主要类型有: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本主教、东巴教, 以及为数众多的原始宗教。
第二, 民族特点突出。云南是我国宗教类型最为丰富的省份, 省内找不出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调查数据显示,在云南西部地区80%的青少年家庭都有人信仰不同的宗教。按信仰人数多寡排列,依次为佛教、本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及其它宗教。对于“你经常看到或接触的宗教为何”的问题, 受调查青少年的选择则依次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本主教、道教及天主教。需要说明的是, 同一民族的青少年在选择上具有极强的同一性,如白族多选择本主教、藏族多选择佛教、回族选择伊斯兰教、傈僳族多选择基督教与天主教。由此可见,在地方民族文化惯性的影响下,大理、丽江、迪庆、怒江等地传统的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仍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信教呈现出较强的民族性。
第三,传播形式多样。宗教的传播主要依靠经典和仪式, 但在滇西北地区, 由于宗教与民俗活动联系紧密, 因此, 其传播形式便呈现出多样化与普遍化的特点。如,白族的重大节日活动不少都与宗教有关,“三月街”起源于对观音的信仰,“绕三灵”则与本主教、佛教有密切的联系;而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节日几乎就是以宗教为主题。这些贯穿于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各种类型的民俗活动, 不仅扩大了宗教传播的范围、丰富了宗教传播的形式, 同时也加深了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回答“成长过程中, 哪些因素对你影响较大”的问题时,“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本民族的宗教”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5位。此外,民间宗教组织的大量存在,客观上推动了宗教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以白族为例,当下洞经会、莲池会等民间宗教组织遍布各个村寨,大凡条件允许, 每个家庭都有人加入洞经会与莲池会。由于洞经会、莲池会在村落内部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 其与宗教相关的诸多活动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很大。
第四,调适机制完备。外来宗教文化与本土宗教文化共存,是云南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不管是唐代传入的佛教、道教, 还是元代传入的伊斯兰教, 都能在传播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适, 形成了与本土宗教共同发展的局面, 有的甚至还被本土宗教所吸纳。如白族的本主教就包含了大量佛教、道教的因素。这种长期形成的调适机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 使得各种宗教能够符合国家标准, 而且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融入民族文化, 在信仰该宗教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规范、教育发展、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等各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大理、丽江、迪庆、怒江等地的宗教活动, 便依靠“民俗传统”的复兴渗透到了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例如, 对于“升学考试前, 你或家人会去什么地方求神保佑”的问题, 73%的青少年选择了到各种宗教场所, 不去求神保佑的只占27%。宗教信仰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仍有较紧密的联系。
三、青少年信教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信教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主要原因为:
民族习惯与家庭、亲朋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对宗教的态度必然会受到民族习惯及家庭、亲朋等因素的影响。在滇西北地区,那些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民族习惯、充满宗教氛围的家庭环境、经常参与宗教活动的亲朋, 成为了青少年信教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受这些因素影响而对宗教感兴趣的青少年占到了总数的38%。其中, 受本民族文化传统影响的为22%,受家庭及亲朋影响的为16%。对于一个有着明确宗教信仰的民族而言, 宗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建构民族内聚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宗教文化与教义的吸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都形成了自己较完备的理论和仪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对人生、社会、自然等进行了诠释。这些诠释建立在超自然、超人力的基础上,通过神秘的故事文本, 给予了信众自身直接体验所不能获得的观念、意识、心态和情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加之其又往往伴随以精美的艺术形式呈现,因而对追求理性知识的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隔阂、公平正义的缺失、丰富的物质生活与贫乏的精神生活之间的反差等,都为倡导修身行善、慈悲济世的各种宗教提供了广阔的土壤。无论是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本土的本主教、东巴教,其教义当中都有不少亲仁善邻、尊师崇德、急公尚义、惩恶扬善的道德戒律, 直指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时弊,为青少年寻找精神寄托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条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分别有17%和9%的青少年把“宗教文化”和“宗教教义”的吸引作为自己对宗教感兴趣的原因。
心理上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长期滞后, 在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尤为剧烈。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影响下, 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对原有的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观提出了强烈挑战。面对自身在社会价值判断中的迷茫和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挫折,青少年如不能从学校、家庭得到帮助,往往就会把宗教作为自己的选择,希望能得到宗教神灵力量的帮助,从而满足精神上的需要。调查显示,有14%的青少年之所以对宗教感兴趣,就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涂尔干曾说过,“无论是谁,只要他真正参与了宗教生活,就会很清楚膜拜给他带来的欢乐、内心的平和、安宁和热烈等等印象,对信仰者来说,这些印象便是他的信仰的经验的证明。”[1]
外来文化的影响。如果说民族文化传统是农村青少年信教的主要原因, 那外来文化的影响就是城镇青少年信教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外来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大量涌入,正不断改变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构, 而少数民族地区亦不能幸免。在调查中,有近14%的青少年承认,因为受“书籍和影视作品”等媒介的影响而对宗教产生了兴趣,这其中并不乏西方文化的身影。近年来, 原本在云南西部影响相对较小、信教人数仅10余万人的基督教、天主教, 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在空间范围和作用程度上,都呈现出了日渐扩大的趋势。以大理古城为例, 其成立于1881年的基督教会,到了民国初期也只有信徒10余人。[2](P398)现在每到平安夜人们便会成群结队地涌向教堂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从而使青少年通过参与相关活动, 对基督教、天主教产生了兴趣。
四、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有引导、规范作用。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 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调查结果显示, 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有明显的引导、规范作用。对于“你认为信仰宗教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 其中, 有65%的青少年做出了正面回答, 表示信仰宗教会对自己产生好的作用。可见, 在当前社会道德普遍滑坡、人际关系较为冷漠的情况下, 各种宗教关于尊老爱幼、乡里和谐、积德行善、勤劳简朴、济贫好施的道德宣教, 在青少年中是具有很大市场的。一些青少年认为, 通过宗教的道德戒律对思想行为的约束, 能够有效地培养自我人格, 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在做出正面回答的青少年中, 认为信仰宗教能使自己“心态更加平和”的占23% , “知识结构更加丰富”的占18% , “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的占15%,“交往圈子更大”的占9%。
部分青少年受宿命论的影响消极厌世。面对具有**影响的社会现象, 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不幸, 一些青少年由于不能形成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加之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弱、情绪容易波动等原因, 往往会在价值判断上产生迷惑, 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对于有宗教信仰倾向的青少年而言, 如不能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得到答案, 他们往往会转而向宗教寻求帮助, 从而很容易陷入宿命论的泥潭, 产生消极厌世的心里。调查的结果显示, 对于“你是否赞同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问题, 除了56%的青少年明确表示“不赞同”、15%的青少年选择“说不清”外, 另有27%的青少年持“赞同”或“基本赞同”的意见。
针对宗教信仰对青少年影响, 必须围绕理想信念, 切实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当下青少年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 面对诸多宗教价值观念的冲击, 他们很容易与之发生联系走上信仰宗教的道路。针对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切实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 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素质教育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用先进的政治思想武装师生; 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着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着力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党的宗教政策, 在法律允许条件下, 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监管措施, 对青少年的宗教信仰进行积极引导, 防止宗教对校园的渗透。
加强社科教育, 提高青少年对宗教的正确认识。改革开发以来, 原有的主流价值观受到了各种思潮的强力挑战, 宗教对青少年的传播亦有扩大的趋势。为提高青少年对宗教的正确认识, 就必须加大社科教育的力度。为此, 要采取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举办社科学术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着力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教育,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培养青少年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尊重规律、奋发向上的严谨态度、理性精神和进取意识。同时, 还要引导青少年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认识宗教,既要看到宗教在约束、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道德教化作用, 更要认识其主导观念的非科学性,认识宗教对人们思想和精神的巨大束缚。青少年“只有了解了宗教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本质上认识了宗教, 才能把握自己的心灵脉搏,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做出正确的选择。”[3](P21)倡导人文关怀, 培养青少年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青少年大多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 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 普遍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面对越来越大的学习、生活压力, 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因此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相信宿命论, 并试图通过参与宗教活动找到精神归属。对他们要以人为本, 给他们以人文关怀, 培养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要结合青少年实际, 广泛深入地开展谈心、问卷调查等活动, 全面深入了解和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心理、生活等问题,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处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 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 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社会共同参与, 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新格局。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在对待青少年的宗教信仰问题时, 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首先, 要走出课堂, 利用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青少年的劳动观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 要采取请进来的办法, 积极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先进典型、专家学者等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理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再次, 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先天优势, 把家庭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和文化素养, 与学校一道共同开展对青少年的教育, 使其能够更加理性的认识社会、认识宗教。
_________
参考文献:
[1] 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民国]周钟麟.大理县志稿(第六册)卷十“祠祀部·典祀”[M].
[3] 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 本文转载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27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