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每周推荐
 
宗教自由的未来
发布时间: 2013/3/23日    【字体:
作者:约瑟夫•理查德•普瑞维欧
关键词:  宗教 自由  
 
 
                                约瑟夫•理查德•普瑞维欧
 
    作为有灵性的存在,人类只有在能够自由彰显其基本尊严时才能茁壮成长。

    60多年前,联合国发布了《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12月10日), 宣言称“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然而根据皮尤宗教和公共生活论坛的观点,此项人道主义原则正在遭受全球性的破坏。
当今世界对宗教持不宽容态度令人恐慌,由此引发了对此种现象的严肃研究,一个很好的开端是由俄克拉荷马大学政治科学首席教授艾伦·D•赫泽克主编的《宗教自由的未来:全球化挑战》(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这本新书。赫泽克曾就读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他著有多部著作,如《解放上帝的孩子:人权全球联盟的不可能性》(2004年)和《在华盛顿彰显上帝》(1988年)。赫泽克曾出现于CNN、BBC世界服务、PBS的报道中,他还作为焦点人物出现在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伦敦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以及今日美国。

   《宗教自由的未来》这本书汇集了全世界顶尖专家的15篇有关宗教自由的充满智慧的文章。在对这些文章的介绍中,赫泽克指出:“维护良知、信仰以及实践的自由是在21世纪的泥淖中航行的最好的——也许是唯一的方式:要在这个日渐堕落的世界中活出我们的最不同的风采”。艾伦•D•赫泽克在本次专访中对这本新书进行了介绍。

    您编辑这本新书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在2009年,约翰•坦普尔顿基金会邀请我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组织一场全球研讨会,这是一个简单却令人望而却步的挑战,因为要将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召集到一起来探讨关于宗教自由、法律以及社会生活的议题。研讨会期间各位学者关于现代世界面临的争议话题的睿智探讨深深启发了我,因此我号召那些学者以及其他的参与者对全球宗教事件进行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中国、俄罗斯、欧洲以及中东。这本文集阐述了宗教自由对各种宗教之间的和睦共存、社会的繁荣以及世界安全作出的贡献,并且将这些发现应用到伊斯兰文化下促进自由和民主的重大事件中。

    在当今世界,宗教自由面临着怎样的日益严峻的威胁?

    如书中所记载的,世界人口中有75%生活在对宗教严加限制的国家。这些限制来自于政府行为和社会的敌对,并且通常加诸于宗教少数派。根据皮尤宗教和公共生活论坛的许多报告,这种限制从2009年到2012年在不断增多。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情况也给政策制定者、宗教权威以及文明社会的领袖们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机遇,即将保护良知和宗教行为的自由作为在21世纪的泥淖中航行的最好方式:在日渐堕落的世界中活出最不同的风采。

    宗教冲突怎样成为全球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这本文集中,一些作者证明了宗教压迫如何引发宗教冲突,而后者则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安全。例如,布莱恩•格瑞姆提供的统计数据证明了压制宗教自由与政治动荡和暴力之间的关系。汤姆•法尔则关注宗教自由的扩展能够排干孕育宗教恐怖主义和冲突的沼泽。其他人谈论了宗教自由与民主和地区稳定之间的联系。
您的书是否为政治领袖提供了促进宗教自由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
    是的。国际法专家科尔•达勒姆给出了大量的建议去制定更好的法律和宪法。安东尼•吉尔讨论了政治领袖如何加强对宗教多元主义的鼓励。艾哈迈德•库鲁则为国家如何在对待不同的宗教群体时实现真正的中立提供了指南。宾纳兹•套帕克则提供了解决社会压迫的方式。其他人也为外交官、宗教领袖以及拥护者提供了指南。

    联合国在面对伊斯兰恐惧症以及其他形式的宗教偏执的挑战时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联合国可以通过“关于宗教或信仰自由的特别报告”强调滥用宗教自由的现象。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能够而且已经发布了针对宗教少数派生活状态的重要报告。在面对伊斯兰恐惧症和其他形式的宗教偏执的挑战时,最有效的方式是确保所有的宗教团体能够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本书认为宗教不容忍来源于对宗教行为的不断管制和压制。当所有的宗教团体能够得到法律和社会的平等对待时,憎恨、争竞以及偏执将会减弱。
为什么说世界人权宣言(1948)具有持久的重要性?

    人权宣言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第十八条是本书奠基性的永恒原则: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单独或集体、公开或秘密地以教义、实践、礼拜和戒律表示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

    我们见证了高端研究和各种事件的历史性聚集,因为这些研究建立在永恒的视野之上:人类是有灵魂的生命存在,只有在享有彰显其基本尊严的自由时才能最为兴盛。

    我们如何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支持“良心的英雄”?

    本书的重大发现之一即是弱势团体遭受的威胁终将临到其他团体。因此,作为公民、教师、宗教领袖和政治权威,我们的言论必须要代表那些压迫、暴力或者歧视的牺牲者。那些勇于捍卫良知自由的人们通常都会冒着极大的个人危险,当其他人在这场争战中与他们并肩而战时,他们会受到极大的鼓舞。
 
 
    (翻译:于洁)

(本文为普世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译自: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再议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宪政中现实主义发展的影响 \刘贤达
摘要:本文从基督教新教文化和美国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来作为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方向。本…
 
马丁•路德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余佳琦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开创者。他不…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政教协定的界定、历史源流及当代嬗变 \刘国鹏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天主教会拥有国际主体性的最高权威圣座(SantaSede/HolySee)与一般主…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刘太刚 吴峥嵘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不由自主的世界良心——评《梵蒂冈的乱世抉择(1922-1945)》
       下一篇文章:新教宗的生平与首次讲话讯息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