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乡村宗教的孱弱
发布时间: 2016/2/18日    【字体:
作者:魏德东
关键词:  乡村 宗教  
 
 
身为宗教研究者,平时参访调研较多的,多是宗教发达地区,或宗教活动频繁的场所。因此在言说与写作中,涉及宗教事务,喜欢用“发展”、“繁荣”、“积极作用”、“灵性资源”等术语。2012年始,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一个宗教追踪调查项目,拟以县域和宗教活动场所为对象,对中国宗教做连续10年的跟踪调查。略微走街串巷后,我们便看到了中国宗教的另一面,那就是在很多地区,宗教的表现都很孱弱。
 
宗教的孱弱首先表现在活动场所的数量上。依据调查设计,我们以县为单位,每种宗教选择3个活动场所,五大教合计调研15个场所。结果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县才具有5种宗教,大多数县的宗教种类在3个左右,有宗教协会的就更少。就宗教活动场所来说,分布最广泛的是伊斯兰教清真寺,其次是基督教、佛教、天主教,道教的场所分布最为稀少。而就场所的数量而言,很多地方全县的宗教活动场所加起来都不足15个。以河北中部一个35万人口的县为例,有天主教堂4座、清真寺2座,佛教家庭活动点3个,基督教家庭活动点3个,道教场所为零。在全县的社会生活中,这样几个星星点点的宗教活动场所,更多是符号性的,即:这里是有宗教的;至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可以被忽略不计。
 
宗教孱弱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教职人员的稀少。在很多县,佛教、道教、基督教都没有专职的教职人员,一般是在家居士、平信徒负责。而天主教神父与伊斯兰教阿訇,经常是一个人负责几个宗教活动场所。在现代化与少子化的境遇下,宗教教职人员无论能否结婚,似乎都不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职业选择。这个事实正在对宗教的现状与未来产生影响,值得正视。
 
贫困是乡村宗教的又一重要特征。大众媒体上的宗教,很多时候都是“少林寺”式的,锦衣美食。在调研中,有一个问题是,您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排名第一的答案是经济困窘。很多宗教活动场所一年的资金流量也就几万元,一些新建的比较雄伟的,可以容纳300人以上活动的大堂,冬季就关门。一是里面很冷,二是参与宗教活动的人较少,在小屋子里面就可以了。大多数的阿訇、神父,月工资不足千元,有些地方的阿訇还要兼职做小生意。收入偏低无疑是影响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宗教事务局大力推动的一个工作是落实教职人员的社会保障。从调查的情况看,这一工作还任重道远。乡村教职人员大多数是农村户口,而且绝大多数是人户分离,也就是户口不在其所属宗教场所所在地。这样,大多数教职人员只能享受家乡的合作医疗,其他的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都很难落实。
 
依据宗教社会学理论,宗教的发展依赖于宗教供给。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在很多乡村,宗教供给都处于萎缩状态。所谓的宗教供给,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维系宗教的延续,很少有创造性的、有吸引力的宗教活动。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乡村宗教或许会出现萎缩的趋势。
 
参与乡村调查,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的现代化步伐。传统的乡村小道已经很少了,每个村庄都通了公路,汽车可以开到大多数农户的门口。几乎所有的村庄都有中心广场,有健身设施,有很漂亮的党支部与村委会,有整齐的宣传栏,有打击邪教的大标语。我们似乎可以说,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大多数村民关注的重心是发家致富;宗教层面的需求,有,但还比较微弱。
 
转自凤凰佛教,原标题:学者看乡村宗教的重要特征:场所数量少+贫困,2016年02月17日。
http://fo.ifeng.com/a/20160217/41551538_0.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对上海市某三自教堂传道人的访谈
       下一篇文章:澳门的宗教自由--马黑祐土地庙为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